請輸入關鍵字
我們從小就被培養,一切都要能,是社會成功者的形象。當我們發現自己深深不能時,轉向主耶穌吧!
真實的愛情,是上帝給人的祝福,願你擁有…
「上帝啊,讓我看見?,我就能相信。」真的嗎?上帝沒有讓我們的眼睛看見祂,因為最深體會的方式,不是用眼睛看到,而是內心深處的體會…
這是一段少有人知道,卻極為重要的歷史!「河馬教授」張文亮在近期出版的新書中,分享了自己從圖書館翻查資料開始,最終發現14位同是基督徒,也都為台灣帶來重要改變的「日籍農業專家的故事」。本篇分享為「台灣高等教育」打下重要根基的農業科學家柳本通義的一生;從出生至年老,柳本通義經歷了許多變動與挑戰,卻也因著
妻子要離世前,在病房輕聲對他說:「文亮,你把馬克斯威爾、牛頓的傳記寫出來,全世界的華人裡面,就只有你一個人能夠寫這個。」張文亮從未想到,過去「喪子」過程悲痛欲絕,產生欲輕生的念頭,而在妻子回天家後,又再度浮現。但這一次,他靠著妻子離世前的「囑咐」,以及上帝帶領他的「呼召」,一次又一次,勝過憂慮的死蔭
從約伯的朋友瑣法的論點中,可以看見一個三段式的固定格式。而我們的信仰會不會也淪成三段式的僵化?幫助人變成固定的程序呢?我們需要聖靈的更新,而非讓信仰淪成宗教式的僵化…
即使不偷、不搶、不打人、不殺人,上帝恨惡的「驕傲、狂妄、惡道、乖謬」這四種罪,經常烙印在許多的人、事、物上…
你們要吃飯,這不是廣告的台詞,是一段聖經的主題。為什麼在令人難過、失去盼望的時刻,保羅勸眾人都吃飯呢?
無論東方或西方,每日有成千上萬的人,透過靈異的方式,尋求慰藉。然而,合神心意的安慰者,必須避開這種靈媒、術士的安慰。因為強調似是而非的靈異經驗,末了卻使人遠離上帝...
主耶穌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不是強人所難,而是要我們信祂。信是交託給主,信主應許的,並把自己軟弱、不足的信,放在永恆之主的手中...
跟隨主,是向過去道別,離開過去擁有的,放棄過去熟悉的,憑信往前。我的網不易放下,經常纏住我的手,繞住我的腳,但我還是期待成為跟隨主,放下漁網的漁夫...
世界常用外在的事物定義人的價值,然而,耶穌用另類的眼光看待我們,那是天國的眼光...
在苦難的世代,面對苦難的人,陪伴者是何等需要。而陪伴者就像「戒子」,願意彎曲自己,與苦難的人銜接,成為支持者,他們是主給苦難者寶貴的恩典...
「等待」是一門很難的功課,因為生活在快速的世界,慢下來會讓我們開始焦慮、憂鬱。但上帝要我們慢,並等候祂...
試探往往出現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撒旦藉由試探,要我們在迫切的需要上,否認主。然而,在試探中,你相信神依然將我們抱在懷中嗎?我向主禱告:主啊,主權在你,我願順服?旨意,我需要你抱著我...
以利亞逃到曠野,坐在一棵羅騰樹下,向上帝求死。求死,是自認自己擁有生命的決定權,不,主才是我生命的決定權。求死,是自己定睛於黑暗,不信坐在死蔭幽谷的人,還可以有主亮光,不,還有主亮光,可以給我這可憐人。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