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妻子要離世前,在病房輕聲對他說:「文亮,你把馬克斯威爾、牛頓的傳記寫出來,全世界的華人裡面,就只有你一個人能夠寫這個。」張文亮從未想到,過去「喪子」過程悲痛欲絕,產生欲輕生的念頭,而在妻子回天家後,又再度浮現。但這一次,他靠著妻子離世前的「囑咐」,以及上帝帶領他的「呼召」,一次又一次,勝過憂慮的死蔭
原來,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拉丁字根:Ri-重新,nascere-出生,合起來就是「重生」之意。此際,神的福音已悄悄地種在他的心裡當李立仁久久注視畫中頭戴荊棘冠冕的憔悴年輕人,「眼角一滴淚」深印在他腦海中,心生疑問:「到底什麼叫做重生?」
很多人問:「那麼多台大教授,為何只有你寫這麼多書?」他總回答:「因為我(當時)想自殺!」台大教授張文亮,曾因失去雙胞胎兒子陷入嚴重憂鬱,甚至真的跑去墳場要尋死...特別感謝生命中的「祂和她」,分別用「一句話」,把他從低谷中救拔出來。妻子告訴他:「文亮,你喜歡歷史,但以前都只講給我聽,這樣好了,你把它
「我的孩子有自閉症,是我的錯嗎?」、「他有躁鬱症,我該怎麼辦?」、「其實,我想過帶著孩子自殺」…許多自閉症、過動症及躁鬱症孩子的父母,心中時常出現類似的負面思想。難道有這樣的小孩,是「罪」嗎?台大教授張文亮提醒陪伴者:「不要在這時候懷疑自己,我們與這群孩子在同一艘船上,這是神對我們的呼召,也是神給孩子的帶領…不要憂鬱,不要失去信心,主耶穌會給我們,有信、有望、有愛。」
當我們為主付出,憑著愛心奉獻時,總會有一小部分的人單純跑來「揩油」,這時要趕走也不是、要無限付出也不是,該怎麼辦?台大教授張文亮提醒,要用智慧,並憑著真理和愛心設立原則,「你要一邊帶著兵器,一邊帶著鋤頭!成為一個『基督徒』,在這個世代要一個人當作兩個人用。」
少子化、晚婚、高離婚率……是眾所周知台灣正面臨的嚴肅社會問題之一,然而事實上,背後主要成因其一,是多數人害怕無法兼顧家庭與工作。這只能是二選一的課題嗎?或許你可以聽聽榮獲國際獎項的台灣研究,提出怎樣的因應呼籲與解方?
「護理是一種科學,是一種看顧的藝術,是上帝的法則。」-南丁格爾一生對待信仰和專業的態度,深深地影響張文亮教授。9月12日下午,貴格會合一堂舉辦「紀念南丁格爾生辰200週年講座」,邀請台大教授張文亮分享,他沒有學過護理,也不了解護理,卻在1994年時,抱起倒在血泊中的太太,走上研究護理之路。
一場疫情打亂全世界,讓許多人看見,其實世界比想像中還要脆弱。即便疫情結束,仍會持續發生無法預測的天災人禍,而個人生命也會經歷面臨生命中各樣風暴。身為神兒女,面對職場、生活、家庭等方面,該如何「超前部署」人生?
台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陳琪芳教授,從小生活在傳統信仰的家庭,雖然家的隔壁就是教會,但是她卻沒有真正接觸到福音,翻了別人分送的聖經,她也不理解裡面的內容,但當她進入大學時有了契機進到教會。
被學生以5顆星推薦、評為「用愛在上課」的台大戲劇系教授鍾幸玲,以前絕對不是這種讓人感覺溫暖的老師,以前學生看到她就「逃」,是一個看重分數、律己與他人的嚴師。即便外在擁有令人稱羨的成功,卻是一個對人沒有愛、內在破碎害怕的人。她一生注定離不開戲劇,因為連信主過程也非常「戲劇性」。現在就讓我們來聽她娓娓道出,這段美麗的奇遇。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