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德國

【以斯拉專欄】堅守永恆的盼望

奧地利的精神醫學家弗蘭克博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為身為猶太人而被關在德國奧斯威辛集中營,飽受苦難。   戰後,他將自己的心路歷程,以及在納粹統治下死去的六百萬猶太人的經歷,寫出《尋找生命的意義》這本舉世聞名的書籍。他在書中談論盼望的奇妙力量:   「在集中營裡,那些放棄希望的人,身心日益衰弱,最後死去。但那些永不放棄的人卻能夠倖存,他們不僅鼓勵身旁陷入絕望的人,還企圖帶給他人盼望,雖然自己遭受酷刑,卻能身心健康地繼續活下去。」   他見證盼望的偉大力量,就是在死亡的恐懼籠罩、極度絕望的情況之下,只要懷有盼望,人依然能活下去。   那麼,盼望的根據在哪裡?難道是虛無飄渺的嗎?不是。盼望是神白白賜給辛苦人生的禮物。   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1節:「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起初,神為我們所計畫的是,一切都豐盛和充滿盼望的伊甸園。然而,自從仇敵撒但誘惑第一位代表——亞當犯罪之後,苦難就臨到世人的生活當中。 亞當在撒但的挑戰之下落敗,直到第二位代表——耶穌戰勝了撒但的挑戰。在馬太福音第四章裡,耶穌以神的話語堅決抵擋撒但的慫恿,拒絕了肉體、眼目、今生驕傲的三大誘惑,並且以「十字架上受死」這超乎想像的方式,徹底粉碎撒但企圖偷竊、殺害、毀壞世人的詭計。   從此,我們面對任何挑戰,都能拿出耶穌基督這張「盼望的王牌」來得勝。耶穌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可見,我們盼望的根據就是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恩,那堅定不移、永不動搖的盼望。 在基督教兩千年歷史上留下美名的眾多基督徒,之所以能以世人無法抵擋的信心,來忍受艱難的患難和逼迫,就是因為他們對救恩懷有堅定不移的盼望。 五十年前,我開始在毫無盼望、遭社會遺棄的貧民窟牧會。我在那裡深深體會,比外患更可怕的就是內憂。1930年代,美國正逢經濟大恐慌時期,羅斯福(F. D. Roosevelt)總統說:「我們該懼怕的就是恐懼本身。」他如此鼓勵人民,終於克服經濟大恐慌。   我也發現,真正令人陷入絕望的不是外在的環境,乃是「我沒有辦法」這種深埋我們心底根深柢固的絕望思想。   因此,我向深陷恐懼、失敗和絕望泥沼的人,傳遞盼望的福音。我目睹無數人聽了耶穌基督十架寶血的盼望福音,就從疾病、貧窮和絕望中站了起來。所以,我現在仍會放膽傳揚這盼望的福音,並且深信現今教會的使命也是宣告盼望、傳遞盼望的信仰。   親愛的弟兄姐妹,當人生向你們發出挑戰,千萬不要退後。如果那是必須面對的挑戰,請正面對決,並以更剛強得勝的態度來迎向挑戰。   文章摘錄整理自《邁向嶄新的開始》/趙鏞基 https://www.pcstore.com.tw/ezra/M51153267.htm (文章授權/以斯拉出版有限公司)http://www.ezra.com.tw/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張文亮專欄】在不公平的待遇,體會工作的價值不是為了錢

1979年,我在臺灣大學研究所畢業。畢業前,我有兩個工作機會,台北市某德國代理商的工作,月薪15,000元。中壢某研究環境污染的單位,月薪7,600元。我家住台北,我選後者,每天通車往返,因為幫助環境,是我學生時代的夢。   當年,公司聘兩位。經過試用期,我們成為正式員工。六個月後,公司發布升遷名單。是他,不是我。我未去打聽不獲升遷的緣由,但是心中還是難過。   不久,那位同仁有更好的工作,離職前往農業改良場,擔任公職。公司要我完成對方未完成的工作,去政府單位簡報。我不太高興,還是努力完成。但是公司主任,對我沒有感覺,認為這沒什麼,是我該做的,我還是擔任原職。   半年後,公司主任換人,新的主任一來,就連升我二級,擔任環境部主管。以後我的責任更大,壓力更多,薪水升到12000元。更重要的是,我有機會走遍台灣各大、小河流,看了許多污染的現場,幫助許多的農夫、漁夫,這遠超過薪水所給。   當年的選擇,我沒有因一時挫折,憤怒離開,我才有機會成為保護環境的專家。以後三十多年,我遭遇許多的困難,遇到幾個更惡的主管,但這也是體會上帝保守的機會。看到一路上修理我的,一個個下馬,或是官司纏身。   原來惡人當權,不會久。權力來去,不過是一場流水席。他們下台不是因著我的緣故,但是我看到結果,實在驚訝,又敬畏主。我一直學習信靠主,也學習不當惡主管。   我一生所作的工作,不是我完成什麼,而是在上帝手中,使我完成祂起初給我的感動。 只有將拼圖拼完,日後,我才看清每一塊拼圖的意義。   同學,我為每一塊拼圖感謝主,雖然我曾困惑其意義。沒有這困惑的一塊拼板,我還真不行。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