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400多年前,荷蘭宣教士將基督信仰的福音種子,撒在了台灣平埔族中的西拉雅族人心上,扎根發芽;400多年後,耶穌心中所在乎的宣教大使命,在西拉雅族後裔莊介齊和戴沛吟夫婦的心中,開花結果。他們一家人,決定領受與四世紀前相同的跨文化宣教呼召,成為國際宣教士,定意要將福音種子,送到海外未得之民的族群中!莊介
蕭永望、張文虹夫妻赴日本宣教,面臨確診、疾病侵擾,還有三個年幼孩子的需要,有天張文虹不禁在上課時流淚:「要忙這麼多的事情,無法專注學語言,跟我當初的期待差太多了。」但挑戰中,全家人仍不斷見證神恩典「夠用」。此外,他們更道出日本的福音困境,盼基督徒為日本守望代禱。
台灣有400萬的客家族群,信主比例僅約0.5-0.6%;全球共有8千萬的客家族群,總體信主比例尚未達1%客家族群可謂全球華人最大的未得之民。而「客家興起」音樂事工盼藉客語詩歌創作,吸引年輕世代歸向主。多年前,神賜給劉志忠弟兄一個異象:「客家興起、客家真光、客家歸神、客家傳神、客家榮神」,並成為接下來
你能想像自己生活在一個完全聽不見福音、沒有一個人聽過「耶穌」的地方嗎?身處在台灣,我們很難想像在宗教不自由、政治環境緊張的地方,要怎麼樣自由的敬拜上帝、認識真理。但,這些地方離我們並不遙遠,其中的人口甚至佔據了全球近三分之二。福音很難傳進這些地方,即使是致力於傳福音的宣教士,也僅有其中3%的人,專注
23日,「2022中區宣教博覽會」於台中思恩堂,由台中市教會發展策略聯盟(策盟)主辦,台灣華福、台灣洛桑協辦,UMOT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執辦。此為近幾年最富規模的宣教博覽會,共有18個差傳協會、書籍攤位共襄盛舉,且宣教工作坊與宣教講座同時並行,為鼓勵會眾參與、了解宣教,更推出攤位賓果闖關,連成兩條線
近期地震、天災、人禍不斷,加上全球疫情肆虐,種種跡象,得見「末後的世代」來到、離耶穌再來的日子近了。然反觀這世界,還有「20多億未得之民,卻僅有1%(福音)資源!」針對未來宣教,眾牧者疾呼:「不做宣教士,就做宣教事!」盼望眾基督徒,手牽手、心連心回應大使命。
感謝神的恩典!今日報本(12)月12日迎來第11周年,誠摯感謝本報專欄牧者們應邀分享祝福,將所有榮耀歸給神!
「台灣愛穆小組」異象,在幫助基督徒對穆斯林有「從零到一的認識」,用多元、輕鬆、創意的方式,循循善導弟兄姊妹認識世上最大的未得之民群體(19億)。29日,在線舉辦「台灣印尼事工」對談,邀請到五位資深同工分享,吸引近百位聽眾在線聆聽。原來,印尼朋友這麼可愛、離我們這麼近,而且是神所送來的大禮!
從來沒想過海外跨文化宣教,姚清元弟兄自覺「不夠格」。心裡深處知道神在全地都有迫切的需要。他只敢小小聲的回應神,神卻帶他們一家四口到北印度,一待就是5年。他特別從印度飲食,細碎泥狀的深度調和中,領受跨文化宣教的秘訣。
金門,一個時常被提起,也時常被遺忘的離島。人們偶爾會路過,也許旅遊住上個幾天,但是移居長住?難以想像。2019年初,崔剛牧師短暫停留金門,禱告時清楚地感受到上帝的嘆息:「誰肯為我來?我能差遣誰呢?」
台中市教會發展策略聯盟協會(簡稱台中策盟),昨(4)日假「潮港城國際美食館」,舉辦「MOVE宣教分享會」,會中邀請到「MOVE差會」松慕強牧師、陳維恩牧師及「舊鞋救命」創辦人楊右任弟兄,就目前台灣面對跨文化宣教的核心挑戰,包括:如何有清楚的工場端機制、宣教前的實戰教育及各階段的執行策略等,做出現況及實務上的分享,盼與眾教會同以精準策略和實際行動,關切相關議題,齊心回應大使命!
當牧師、宣教士、禾場使徒這三人相遇,會激盪出什麼宣教火花?iM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Radius Asia總幹事陳維恩牧師和舊鞋救命創辦人楊右任弟兄,三人擁有不同的經歷和背景,取得共識後決定成立MOVE跨文化事工體,願更多有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人,投入大使命的行列,前往未得之民之地種下福音的火苗!
什麼才是神的旨意?為何走在祂的旨意中仍遇到一連串困難?陳逸勇原為電腦程式設計專業,但因著神的帶領而進入他從未涉略的農、牧業,沒想到竟經歷不少讓人跌破眼鏡的事。
一個「跨文化的宣教課程」,卻願意讓27位全修生與學員,原本還在探索自己的命定時,就勇敢回應神的邀請並加入祂的大使命,成為台灣跨文化宣教的「基督精兵」。 跨文化宣教學院第一屆的學員林曉芸姊妹說,心裡對於宣教事工很有負擔,所以起初報名跨文化宣教學院,就盼能受更多的裝備和了解在前線宣教禾場的勇士們,
跨文化宣教神學院於2018年3月3日第一屆起跑後,歷經兩個學期的裝備,在資深前線老師們培育和訓練下,學員們奉獻的心志愈發的被挑旺起來。 跨文化宣教神學院M2M Cross Culture Mission Seminary(簡稱跨宣MCCMS)。主要的異象是「為基督贏得未得之民,將福音傳於萬族萬
一直都是大眾所關注、關心的「同性戀」議題,光是討論的切入點就有百百種,可以從性別的探討進到醫學、科學的研究,還能涉及教育問題及家庭現況,甚至還延伸到社會運動,觸及政治與法律…等。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滿有恩典和真理。我們見過他的榮光,正是從父而來的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福音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滿有恩典和真理。我們見過他的榮光,正是從父而來的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福音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