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隨著時代發展,大眾使用網路的習慣不斷改變,互聯網中的軟體平台,也正日新月異持續變化。在台灣,較多人使用的平台為Facebook、Instagram以及YouTube,國外則常使用Twitter、TikTok、Snapchat等更多樣化的社群軟體。美國浸信會出版社(Baptist press)網站專欄
列王紀上、下卷有40章,記載著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共約40位王的故事,年代大約是中國的元朝至清朝。當中,任何一位國王的精采故事就能拍成一部戲劇,聖經為何卻花費寶貴的篇章,記載「無名小女子」的故事呢?王天佑牧師表示,基督徒不要只想在地上,而要在「天上」留歷史!這名女子能被記載,有一關鍵:幫助一個人認識
從小叛逆、思維理性、辯才無礙的張振哲牧師,在成為傳道人之前是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任職於埔里基督教醫院,幫助人恢復身心的自信與健康。兒時一直跟著奶奶四處拜拜,參與台中大甲各式廟會活動,他,認為信仰不是仙丹,並疑惑著:人生的未來,要去哪裡?從未想過自己的人生,會跟基督教有關,會信耶穌,更別說成為牧師..
曾在服事中遇軟弱而灰心嗎?這表示:你很正常!因每位服事者都有軟弱,但何時軟弱,何時就得剛強,「軟弱」是上帝操練我們信心的祝福,邀請你來看看以下見證。服事近40年的阮勳牧師,憑獻身前十多年社工、業務和公司管理經驗開拓教會,雖會友日漸成長,教會也順利建堂,但同時也遇到極大困難,家庭險些破裂;不過,這軟弱
外觀圓潤、討喜的「橡皮玩具」,真能夠用來傳福音嗎?!它究竟有什麼魅力?美國田纳西州的斯普林菲爾德浸信會(Springfield Baptist Church)正用獨特的「工具」向社區居民傳福音--黃色小鴨!更令人訝異的是,不僅社區居民獲得祝福,連「會友」都被提升了!
從1993年7月1日牧會至今,彭彥禎牧師已於廈門街浸信會服事近30年,明(2023)年1月1日將在教會大堂,舉辦「榮退感恩禮拜」。今年才剛慶祝完教會70、71雙週年慶,彭牧師內心僅有滿滿的感恩:「一切是與上帝同工,也是教會同工與會友,幫我、陪我完成這近30年來的牧養。」
「非常多信仰的堅持,因為信仰不會讓我們脫離聖誕的核心價值!」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2022年花蓮幸福聖誕城盛大開跑,於昨(19)日於縣府前石雕廣場,舉行開城點燈儀式,展覽為期16天,截至明年1日。
綿延100公尺的遊街隊伍,在夜色中播放優美的詩歌,有人吹號角、揮舞旌旗;有長輩騎腳踏車掛著「耶穌愛你」大字,以及兒童們穿直排輪,向路邊鄉親大聲道祝福「耶穌愛你」、發福音單張,多數民眾皆熱情友善回應!12月16~17日,由屏東眾教會聯合舉辦「幸福平安月.遇見大貴人」,昨(16)日晚間,來自25間教會4
2日晚間,花蓮博愛浸信會舉辦「聖誕愛・發光」點燈儀式,門口高達8米的藍色聖誕樹,成為市中心最新地標,此外聖誕佈置以博愛街為中心,延伸到舊鐵道商圈,讓所有在地居民都能享受溫馨聖誕。
你多久買一次衣服呢?在「快時尚」風潮下,人們常添購新衣,架上也有許多教導穿搭學問的書籍,透過「穿搭」來改變給人的印象。事實上,信仰中也有類似的「穿衣學」,湯智翔牧師分享,基督徒須脫去及必備的各2種「衣服款式」,期幫助大家常「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即便面對風浪,因有神的同在,內心仍有平安。
取得國內外2個神學院博士學位,40歲進入全職服事的洪季興牧師,多年來,進入醫院投身關懷癌末、安寧病者,陪伴病人和全家走過生命末期。面對每一個都不容易的難關,他常自問:「若是耶穌會怎麼做?」洪季興分享,無論任何宗教信仰,排解家庭糾紛是主要工作,盼使病者得以安寧。因深知,做在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
烏克蘭官方發布,為俄烏戰爭犧牲的曾聖光弟兄追思禮拜將於11月14日當地時間下午2時(台灣時間晚上8時)在聖彼得與保羅教堂舉行,曾聖光的母親、姊姊及妻子都將出席。俄烏戰爭於2022年2月24日爆發,轉眼間已交火將滿9個月的時間。隨著戰線延長,烏國城市造受更大的損害,也有更多人民與戰士於戰火中不幸逝世的
「全台教會就像一家人!」楊寧亞牧師榮退,不僅為台北真理堂「內部」聚集,更有全台跨宗派、教會齊祝福。各教會牧長們,紛紛上台分享楊寧亞對自己的種種幫助,而靈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更哽咽說:「我們不是兄弟,是雙胞胎兄弟!」神透過楊寧亞牧師,在全台帶下許多的合一工作,及推動重要的國度性服事。看到現場景象,楊寧
家中三代行醫,曾行醫8年的哈爾濱醫師張同凝,為愛來台,成為第一代新住民新娘,卻脫下醫生白袍,換上圍裙袍,從手術檯轉戰料理檯!她將家鄉好手藝,結合醫學健康知識,透過七彩餃子傳揚福音;學習主耶穌給人食糧,期能將哈餃子,好吃到讓人笑哈哈且高喊「哈利路亞」!將「五餅二魚」的主耶穌,送給人!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
「關鍵100─晨更禁食禱告會」,今(30)日邁入榮耀第8日,實體與線上超過26間教會,其他教會也見證,一起晨禱的人倍增!林慶忠牧師說,關鍵100天,如同百日維新,晨起求告神,「實體」同聚教會禱告,讓祭壇的火,不因科技「方便之門」而熄滅!
基督徒常說,「教會是彼此相愛的大家庭」,那我們「家」的「未來」在哪裡?且環顧現在許多教會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當下一代逐漸凋零,很多人不禁反思,「還有未來嗎?」
誰喜愛生命,愛慕長壽,享受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找並追求和睦。 -詩篇34:12-14
誰喜愛生命,愛慕長壽,享受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找並追求和睦。
-詩篇3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