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新冠疫情升溫,累計至今,本土個案已破270萬人,且歐美驚傳Omicron BA.4、BA.5亞變種,傳播力更強,未來疫情恐持續升溫。更棘手的是,許多確診者康復後,出現「長新冠」症狀包含記憶力下降、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腦霧、情緒憂鬱、呼吸急促、疲勞等,可能會影響日常活動,對此營養師提供「飲食撇步」,盼
新竹部落幾乎封村一個月,福堂教會牧師蓋努瓦旦指出:「族人大多靠打零工維生,長達一個月沒有工作,根本沒錢買食物和生活用品。幸而救助協會發起社區確診者關懷計畫,送來及時雨。」打零工維生的弱勢家庭,居隔日都是無薪日,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食物銀行,發動「Covid-19社區確診者關懷計畫」,籲眾人同關懷!
兒童確診數、中重症、死亡人數不斷增加,近期還陸續有兒童罹患「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為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引發家長擔憂。花蓮衛生局局長朱家祥接受本報專訪,向家長們分享小叮嚀;神召會台北神愛教會丸山陽子牧師也從屬靈層面,道出神的醫治大能,並於線上為孩子做保護禱告。盼雙管齊下,
近日傳出多起孩童確診後因身體不適而死亡的新聞,使得父母人心惶惶!該如何幫助孩子防疫?孩子確診後的就醫指標為何?如何照顧確診兒童?讓馬偕兒科醫師親自傳授秘訣。剛走過全家染疫及康復過程的戴裕霖醫師,在確診前的一個月,夫妻倆正經歷激烈的衝突,但因著此次確診,全家的關係透過禱告和好,且更加緊密!他也分享親自
全台疫情攀升處於高原期,且近日死亡病例也屢創新高。彰基醫學中心為迅速給予輕症病患及時治療,加開夜間及假日視訊確診門診,以縮短等待時間,快速精準區辨高風險者,盡早給予高風險確診個案抗病毒藥物,與警示症狀衛教,24小時待命為需要的患者服務,以降低病程變化的風險,端午連假期間亦照常視訊,彰基對抗疫情,沒有
今(6/2)台灣單日確診人數逾7萬,死亡新增144例;面對居高不下的數字,當聽到身邊有人染疫或居家隔離,我們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除了確認自己有無感染、為他們禱告,想進一步表達關心卻不知該怎麼做?高雄武昌教會從昨(6/1)日開始,發送300份裝有食物和物資的「防疫關懷箱」,透過教會牧養系統通報後發放,
5月中旬,基督徒藝人吳東諺與白家綺夫婦於臉書公布「幾乎全家確診」的消息;昨(19)日放上全家人的泳池戲水照,慶祝恢復健康,喜樂之情溢於言表。今(20)日,白家綺受訪分享,自己確診不打緊,但看著兩個年幼孩子高燒到40度、癱軟在懷裡,她既心酸又難受,天天與吳東諺一起向神禱告。一日,神開始「與她對話」,她
台東基督教醫院為收治輕中度產兒科確診病人的責任醫院,日前一名兩歲幼童反覆高燒,且肺部已有浸潤現象,主責照顧專責病房病人的東基院長暨小兒科醫師陳志成,幾經考量後,照會院內中醫科主任黃俊傑醫師,並投以中藥「清冠一號」治療,男童迅速退燒,也恢復了活力。東基表示,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確診幼童已有3例,皆有良好成
「不要畫錯重點,重點不在病毒或被關幾天,而是神允許此事發生,就要在這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裡,思想:神,我可以做什麼?」日前,台南「恩典之家」胡曉菁確診隔離,但其勉勵「這是一段更新的時間」,神會賜下新方式,幫助你面對同樣的環境。另外,「國際發光中華民國分會」理會長吳曼麗傳道日前也確診,但她滿懷喜樂,
國內COVID-19疫情日益嚴峻,確診者與居家隔離(居隔)人數遽增,政府公布的確診和居隔標準、資訊也不斷在改變,各地教會牧者同工、弟兄姊妹該採取什麼樣的防疫動作?別擔心,讓「防疫小幫手」幫助你,透過簡單自我評估,得到在疫情不同階段,所需的知識及解方。
台南聖教會主任牧師高敏智,於9日得知確診時,腦海中頓時湧現好多「怎麼辦」,甚至覺得「主啊!我應該是照顧大家的,怎麼是如此光景?」但隨即,內在平安、肢體豐盛的愛與協助,也傾倒而來,有感而發,每一個關懷,都好似神親自給予的安慰與鼓勵,上帝的話語也發出光提醒著他:「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信主前,洪萱雅一直認為自己活在黑暗深淵,只能無奈接受環境中磨難,當她讀到約翰福音8:12經文,「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得著生命的光。」彷彿耶穌堅定地發出邀請。洪萱雅回應:「神啊!我真的受夠這樣的生活了,求祢救我脫離這黑暗!」就在她開始對神認真後,發現神也對她認真!16歲時許願奉
當同住的家人確診,未染疫的其他家人,一方面自己不能出門,同時須照顧確診者,且不能與之接觸,該如何使自己免於被病毒侵襲,又可滿足確診者的需求?平時可以如何先做預備?「燕巢長老教會」主任牧師劉宜欣,在照顧染疫的家人一週後,其他家人、包括自己皆未被感染,特別錄製影片分享經驗,盼幫助大家:「在面對這樣的難題
染疫人數持續激增,昨(4)日,台灣新增2萬8千多起本土案例,許多人身旁都出現確診者,甚至自己也染疫。當疫情持續延燒,基督徒該如何應對?萬力豪牧師鼓勵,這個時刻,更要活出耶穌的生命!
「主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萬人都得救。」(彼得後書3:9)主愛每一顆靈魂、每一個人的生命。 我在美國念書時,學到一個俚語:「Don't even think of it.」(想都甭想!) 很多事情,想都不應該想,連存一絲念頭都不行,如:學生不能有作弊念頭、醫師不能有放棄任何病患醫治機會的想法(根據「醫師誓言」:「我願意盡我一切力量尊重生命,妥善加以維護」)、父母官不能訂立任何有傷人民生命的政策、在陰暗處不能有想強暴弱小女子的衝動…。 這都是成為「人」的基本信念。 所以新冠疫情初起時,英國首相強生(Alexander Johnson)宣布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我心中十分悲切─他已違反「政治倫理」了。 「共存」的理論基礎是達爾文演化論:讓病毒與人類自然交互作用,達到適者生存的平衡。換句話說,不適者就給他自然淘汰,這是何等殘忍的念頭啊;任何人都應該「Don’t even think of it.」連想都不該想。英國首相或疫情指揮官(想必是流行病學專家吧),應該盡全力去「搶救雷恩大兵」才對啊! 「清零」有可能嗎?「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讓我以歷史(證據)證明人類,尤其是一群相信神的人,他們是如何信靠神,發揮永垂不朽的人性光輝:保護每一個人的生命、疼惜每一顆靈魂。 天花是人類歷史上至為惡極的流行病,它橫行全球3,000多年,致死率為30%、造成數億人口死亡(約當時全人口1/10),令人聞之毛骨悚然,既使強大帝國都對它束手無策。 被譽為「疫苗之父」的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原為牧師世家之子,看到人們為天花所苦,便棄家庭傳統而學醫,他依照中國人古老治病原則,在一孩子身上實驗疫苗的可行性,終於發明了人類第一支疫苗,最後他大力宣導,普及全球,終將天花撲滅、是人類抗疫史上最偉大貢獻。 曾是「瘴癘之島」的台灣,過去每年「瘧疾」罹病人數高達百萬(當時人口只有3百萬人),有時死亡人數多達萬餘人,令台灣人驚恐。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Patrick Manson)在台灣開始他的醫學之旅;因他的建議,人們解開瘧原蟲傳染途徑之謎,而設定抗瘧疾之策略。 二戰之後,台灣執行聯合國的「根除瘧疾」計畫(Malaria Eradication Program),而後在立志為「科學牧師」的「中國農村復興運動委員會」主任沈宗瀚,帶領一班有志基督徒如顏春輝等人的努力下,完成了台灣抗瘧使命,是為亞洲第一個抗瘧成功的地區,立下滅瘧範例,台灣滅虐新模式深獲聯合國讚揚,並普及到全球,是為台灣醫學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在這一段段輝煌傲世的歷史中,我們看到基督徒領袖們帶領全人類,上下一心成功抗疫,這些神兒女們在專業上盡心擺上,以及橫貫其中神的恩典與作為,為對抗瘟疫立下一個個「清零」典範。有誰能說「清零」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共存乎?「Don't even think of it.」;清零才是我們應該持守的信念。 (文章授權/潘榮隆)(註:請參考拙著,發表於2021年10月期及2022年1月期《宇宙光》雜誌之文章)
…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路加福音9:48
…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路加福音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