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我相信耶穌,但我信任祂嗎?但願我們不只是「信」祂,而且「信任」祂,並放手交給祂!
被癌者患者稱為「盼望醫師」的李羲大博士,也是抗癌鬥士。雖然他比病人更懂得診斷病況,卻用信心正面宣告神的應許。藉由感恩讚美,他感到病痛銳減,甚至還稱之為「特效藥」...
平日健康開朗的楊昱琪,毫無預警罹患罕見疾病,必須每星期到醫院輸血,才能維持生命。醫生預告,僅剩半年壽命了,她難過地寫遺書給2個年幼的女兒,為身後事做準備。即使進行手術後,以為一切將好轉,因身體的排斥反應,又進入3年痛苦的臥床生活,一度消瘦到35公斤,似乎看不到苦難的盡頭,經濟狀況亦每況愈下,還得面對
「她沒有抱怨,沒有哭泣,安靜接受所有治療」王玉香的女兒巧喻,在大學時罹癌,病危中仍用盡全身力氣比出得勝手勢,至死忠心。當女兒回天家,王玉香在停屍間,向神痛哭8小時,「這麼好的人,為什麼要把她帶走?」但痛苦中,卻領受到她跟耶穌一樣得勝,應該要喜樂歡慶...
中華祈禱院(苗栗禱告山)創辦人戴義勳牧師,帶著「以禱告復興台灣、復興全地華人」的使命,服事這一代人40餘載,2022年4月23日下午3時,就「睡了」。據中華祈禱院23日的發文表示,他在沒有任何病痛下,如同安睡般,被接回天家。苗栗禱告山於1981年成立,在戴義勳跟隨主的帶領下,如同以賽亞書2:3所描述
2021年5月,Covid-19疫情升溫,台灣知名餐飲業熄燈無數之際,神卻賜下滿滿恩典,帶領「台中森cabie早午餐店」老闆張湘楹,改以創意的新營運模式,甚至,創下了父親節蛋糕組合「單周破百組」的亮眼佳績,安然度過疫情危機。「農夫靠天吃飯,我真的是靠神吃飯!我靠自己真的是做不到,我真的是上帝養的!」
「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弱女子,如何能有這樣的胸懷、務實的策略,成就一個這樣的奇蹟?是『愛』,讓一個弱女子,變得堅強,且成為巨人!」已故基督徒作家劉俠女士,於1982年創立「伊甸基金會」,至今邁入40週年。2月8日,為劉俠逝世19週年,其生命仍生生不息地影響這個社會。一生忍受疾病摧殘的劉俠,曾自嘲,自己的
宋士芳、郭貞決心要為神編排,以聖經故事為主軸的京劇,然過程中卻遭遇重重挑戰,高齡80歲的宋士芳摔斷腿骨,腿部劇烈疼痛,差點危及性命,又感染蜂窩性組織炎,郭貞在手術房外,帶著擔憂,來到神面前不住禱告…
陳淑蘋曾深受蕁麻疹困擾,就連「冬天寒流來,都不能蓋上棉被。」跑遍醫院,卻都無藥可醫,直到神的大能,醫治其疾病。坐在下方,聆聽見證的人,是萬華區最弱勢的低收入戶,當聽到福音信息時,許多人深受觸動,決志信主。
「今年父親過世後,我不敢再拿起筆。」因父親李永明牧師而開啟寫作之路,李如玢鼓起勇氣,提筆寫下對父親的思念。以《你還能留下什麼》一文,榮獲雄善文學獎佳作,紀念父親一生忠心愛主,「爸爸雖然什麼都忘記了,但神的話卻都記得。」
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讓我們透過【今日禱告系列】成為代禱者, 為有需要的家人、朋友、肢體禱告, 相信必蒙神垂聽,一同經歷主的大能。
第三代基督徒—林淑慧傳道,重新認識聖靈後,禱告就成了她的盾牌。在經歷「莫名大出血」的生命救治,兩度急診及加護病房的病危通知中,虛弱的她竟意識清晰聽見主耶穌說:「妳還有事還未了!」
「我內心相信神,沒有任何的懷疑,也不會害怕死亡,但是我不知道,(疾病)何時會結束,彷彿看不到盡頭,非常無力…」黃郁茹姊妹回憶,當她罹患COVID-19後,不停地咳嗽,幾乎無法呼吸,連站著都很虛弱,甚至出現「久病厭世」的心情…,但神的作為,完全超出乎其想像!
18日晚間,台南聖教會邀請到天韻合唱團副團長、女中音王玫姊妹,用詩歌分享生命故事。面對兒時家暴陰影帶來的一身多病,王玫說道:「上帝彷彿讓我用『信心的旅途』這首歌,為自己的生命宣告,我後知後覺地意識歌中真正的意義:『當我們還在黑暗與莽撞中,看似沒有信心,但神自己放下的信心仍是有功效的。』這信心會像自動
想像你22歲,內心充滿理想,人生正準備要啟航時,卻突然間遭遇重大的打擊,從一個身體健康的人,變成每日只能依靠輪椅代步,面臨生命驟變,有人可能會想要結束生命,或是深感未來毫無盼望。吉爾伯特.譚(Gilbert Tan)卻並非如此,因著信仰,他喜樂地分享,「我沒有遺憾。」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