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不少人的新年希望中,都有「維持身材曲線」,但,要想面對滿桌美食不發胖,「事先規劃行程運動」可能是較治本的方法。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林佳青接受專訪指出,過年我們常規劃與朋友吃喝,其實也可以相約運動、散步,有助維持健康體態,並記得於吃喝時,懷抱感恩的心,不僅是榮耀神,也較易萌生「節制、珍惜」態度!
什麼是健康?定期運動、吃高蛋白食物,就是健康生活嗎?對基督徒而言,可能不僅如此!臺北市真愛健康協會秘書長謝龍年表示,「真正的『屬天健康』,是聆聽神的話語,神怎麼說,就怎麼做,藉此得著身心健康!」
新冠疫情升溫,累計至今,本土個案已破270萬人,且歐美驚傳Omicron BA.4、BA.5亞變種,傳播力更強,未來疫情恐持續升溫。更棘手的是,許多確診者康復後,出現「長新冠」症狀包含記憶力下降、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腦霧、情緒憂鬱、呼吸急促、疲勞等,可能會影響日常活動,對此營養師提供「飲食撇步」,盼
端午連假(6/3-5)將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0日宣布,6月1日至30日仍維持現行防疫措施,但放寬特定9種情況下免戴口罩;除此之外,27日起,開放未接種滿3劑的民眾可去健身房,只是運動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並和其他人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統整6月防疫措施,於9種情況下可免戴口罩,另返鄉期間,雙鐵車廂及
清明假期將至,身為基督徒,「祭拜之物」是否可吃?這個問題常困擾著基督徒,或讓身邊的慕道友越看越迷糊。心欣城市教會主任牧師黃偉南以「舌尖上的愛心」比喻,透過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教導點出:決定我們能否站立在神面前的不是食物,飲食並不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
「今年,一定要瘦下來!這個月,要減去3公斤!今天,不能吃超過2000大卡!」你常對自己信心喊話,期盼改善生活嗎?優先考慮「健康」是一件好事,但身為基督徒,我們當如何在「健康」與「真理」之間,走得平衡呢?
自明(2月16日)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放寬宗教防疫措施。先前於春節期間禁跑攤、禁飲食、禁提供籤筒供盤及容留人數限制等措施,皆予取消,但有幾點仍須留意。
過年將到,又到了大啖美食、大魚大肉的時刻!每年農曆春節不僅是親人團聚的日子,家家戶戶更像比「廚藝大賽」般,使出畢生絕活,讓餐桌上每道菜色都佳餚可口。但小心,千萬別吃上火!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院區營養師簡若庭,分享10個飲食小撇步,教你這樣吃最健康!
今(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COVID-19新增確診有130例,含本土個案82例及境外移入48例。目前疫情主要仍集中於桃園、高雄二地,部分零星個案則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各新增1例。
過年和家人團聚,美食當前,如何在歡樂與健康間取得平衡?本報專訪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建盛,以專業知能為讀者分享,過年常見的腸胃道疾病成因、治療與預防,及健康飲食通則、慢性病友飲食注意事項;同時教導「倒金字塔」正確飲食習慣,和根治惱人胃病的重要秘訣!
目前台灣疫情趨緩,各地聖誕節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中,緊接著又是春節返鄉、返國潮,然而隨著Omicron確診案例急速攀升,防疫絲毫不得鬆懈;除了外在防護措施,自身抵抗力亦為重要防線,營養師提醒,從平日的睡眠和飲食就能做起!
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詩 122:6) 你有曾經去過以色列旅遊嗎?對於以色列文化,又有認識多少呢? 透過旅遊部落客,約阿咪的解說,一起來認識吧!
靈、魂、體是連在一起的,當靈裡不夠飽足,魂和體會感受得到,就算吃飽、睡飽、心情不錯,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同樣,當身體累的時候,靈和魂會受影響...
近日台灣疫情穩定,行政院與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部會討論後,今(28)日宣布11月2日起鬆綁防疫措施,包括KTV唱歌不用戴口罩、開放搭乘台鐵或高鐵飲食等;雖世界在疫苗、治療上取得進展,但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委員會表示,COVID-19危機離結束,還有一段很長的路。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