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你是否曾疑惑:為什麼我到教會這麼多次,卻感受不到神?「矽谷生命河靈糧堂」主任牧師劉彤,12月4日透過東方博士朝見耶穌的歷程,講解「屬靈追求不可少的四件事」,讓我們檢視自己,是否有哪幾點忽略了?
約翰福音11章40節記載,耶穌在復活拉撒路前,對著眾人說的話:「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以賽亞書40章5節也談到了「神榮耀的顯現」,「耶穌說: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上帝要我們看見祂的榮耀,這聽起來很棒,但我們到底要「怎麼樣看見」?
聖經中多處提及瞎眼者得看見、瘸腿患者得行走,長大痲瘋病人被醫治等故事,這些對於追求實事求是、眼見為憑的醫護人員來說,可謂天方夜譚。「過去坦白說,我自己做醫療工作,對於『病得醫治』這點是半信半疑沒見過坐輪椅的人會突然站起來。」直到一次,前往泰緬地區的短宣行程,15天內與團隊走遍無數村莊,沒水沒電的異域
當你的期待沒被滿足,事情不如預期發生,得不到想要的事物時,該怎麼辦?
今年高三畢業生可能是近代臺灣史上,命運最為「特別」的學生,他們「生於SARS、畢業於COVID-19」,也是舊課綱最後一屆;在「無法重考」的壓力下,「選填志願」顯得格外重要。淡江大學洪英正老師提醒考生「一定要禱告」,依據過往輔導經驗提出「選填志願必勝4招」及「家長必做4件事」。
台灣疫情日趨嚴峻,人心惶惶如末世,除了COVID-19病毒本身傳染的威脅外,「人心的恐懼」的傳播與破壞力更是遠勝病毒威脅。在每天的新聞畫面中,充斥因為沒戴口罩、因為疑似確診者足跡...等,引發諸多不安與揣測,也讓人性更赤裸裸地被呈現。光合教會林銘敬傳道以彼得前書4章中「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呼籲彼此相愛、不發怨言。
人生不一定要創業,但一定要有「創業精神」,基督徒更是;每個基督徒都是開創家,並非單指開創事業,更是開創人生。人若不開動,神也不行動,只要出發點是日日與主同行,為神而做,祂也會一路「微調」這條開創之路。
20多歲的年輕男女,特別重視自己的外表:吸不吸引人?身材比例好不好?因而沉迷於過度追求「完美體態」的泥淖中,無法自拔。該如何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身體?這4點幫助你建立正確觀念。
2020即將走入尾聲,這個對全球每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一年,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盤點今年所見所學所反思的,檢視走過的路,拆毀我們所設的偶像,重新把神放對位置,調整自己腳步和心態,然後帶著盼望,展望2021年。
箴言16章18節嚴厲講到「驕傲的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特別是世俗主義當道的世代,時常欺哄我們不需要上帝,靠自己才是最好的方法。
從事諮商近20年的艾利森.庫克(Alison Cook, Ph.D.)博士說,要成為一個更有自信的人,就要面對心中的恐懼、自我懷疑與不安全感。這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然而卻是一條能讓生命更完整的旅程。愈認識且學會接納自己,滿足且欣喜接納自身樣態的信心自然會產生。
這是許多現代人掙扎的問題:生活與工作該如何平衡?但這其實是一件很弔詭的事,兩者都是人生無法缺少的要素,卻又彼此參雜在一起,要達到平衡實在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
千萬別用這句話來測試妳的婚姻:「如果他真的愛我,就應該…..」妳認為另一半應該做到某些事,才能達到妳對他身為丈夫的期待嗎?有不少人在婚姻中期待過高,但這不是要我們將就低標,而是要看清楚實際狀況,用智慧面對現實。
無論在外多麼溫柔有禮,回到與外人共享的生活空間裡,我們真實的面貌就會展露出來。如何好好與室友相處,一直是相當困難的課題,基督徒期盼自己從家裡到家外都活出神的愛,不一定要耗費太多的爭吵和眼淚,有這些方法可以做到…
要把你豐收的五穀和初榨的新酒獻上,不可遲延;要把你頭生的兒子獻給我。 -出埃及記22:29
要把你豐收的五穀和初榨的新酒獻上,不可遲延;要把你頭生的兒子獻給我。
-出埃及記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