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第1樂章:沒有做完的事 這是在2010年5月號英文版《讀者文摘》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五十四歲的卡文理(Lee Kravitz)被裁員了! 已是「過半山」(Over the hill)的年紀,再加上不景氣的市場,找工作的難度頗高,文理被「卡」住了,直到他讀到過去與親友的往來書信。於是,在太太的贊同之下,卡文理隻身雲遊四海,做他過去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拜訪許久不見的親戚朋友們。 首先,他去拜訪高中老師,那位老是投出問題球,挑戰他思考能力的「饅頭老師」(mentor)。老師對於他的造訪,驚訝又感動,三天的相處,「饅頭」一如以往,充滿智慧的言語,挑戰他對人生的思考。 數十年前,有位朋友借他600元美金,卡文理再次與他聯絡,親自把錢送還,表達謝意,即使他的朋友早已忘掉這事。 有位智障表姑,早已失去聯絡。他按?蛛絲馬跡的線索,找到這位獨自住在老人院的表姑,成為她十四年來惟一的訪客。 到修道院去拜訪當修道士的同學,與他促膝長談,兩人都再次確認自己的人生方向。 年老的阿姨,過去是認真的鋼琴家,與卡文理相處幾天後,又重新拾起多年不曾彈奏的鋼琴…… 這些拜訪旅程,一個個皆是學習過程,使他的人生更豐富美好。他也發現,過去因忙碌而「沒時間使用」的愛心、耐心與體貼又一一流露在他的言語行動中。 失業一年沒有金錢收入,但所得到的比金錢更豐厚。卡文理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是囿限於自己與家人,對周遭感恩與關懷,使他生活更多彩多姿。 現在,卡文理需要找工作,不過也許不致太困難。他把過去這一年的經歷寫成一本書──《沒有做完的事》(Unfinished Business),大獲好評,或許他已找到新事業。 第2樂章:不作逃兵 林哲明在某知名跨國銀行集團上班,感恩節前夕聽到同事間在流傳,公司出事了,營運可能有問題。聖誕節前,哲明抱?整理好的紙箱回家,銀行關門,全體員工「家裡蹲」。 他父母聽到失業的消息,滿臉愁容,倒是太太怡真露出笑臉鼓勵:「在家休息一陣也好,過去太忙了!」孩子也好興奮,因為每天都看得到爸爸。 原本想先在家休息思考一陣,但父母親見哲明在家就唉聲歎氣,要他認真找工作,也阻止小孩吵他,甚至抱怨怡真不夠積極,不為先生的前途著想。 三代同堂的日子,原是有福的安排,卻因父母對兒子的適度「關切」而帶來壓力。 「家裡蹲」的事實已是家中不能提起的話題,然而事事都跟失業有關,晚餐時父母親的歎息宛如低氣壓過境,黑雲跟著全家走動。 明哲受不了父母的壓力,草草接受一個外州的工作,把妻子孩子留在家中與父母同住。從此婆媳之間的關係,像齣正上演的韓劇,劇情錯綜複雜,明哲也變成裡外不是人的逃兵。 夫妻長期分開,婆媳不和,親子關係疏遠,難唸的經越來越多本。 哲明為家為妻為父母,終於決定勇敢面對。他先跟父母懇談,父母親終於了解對兒子有時會「愛之適足以害之」的現實,決定暫時回臺灣享清福,讓他自己做決定。 同時,他也向妻子道歉,願意作個有擔當的丈夫,請妻子再度全力支持他。 明哲目前在銀行上班,但若是再度被裁,一定會慢慢思考,不作沒有計劃的逃兵。 第3樂章:化妝的祝福 何士傑是位年輕優秀有為的年輕人。名校畢業,娶得美麗賢慧的妻子,兩個兒子活潑可愛,而他一畢業就被有名的「李曼兄弟」證卷公司網羅,成為高薪的華爾街菁英。 2008年底「李曼兄弟」倒閉成為全球頭條新聞,何士傑與同事們都成無業菁英人士。 那陣子華爾街風聲鶴唳,倒閉與被收購,有工作的人緊張,沒工作的人心慌。世傑這時反倒非常慶幸自己是無產人士,同事中有人住豪宅開名車,面對龐大的貸款欲哭無淚。 士傑與太太一同做數字管理,發現沒有收入,少數的存款只能暫度幾個月。於是先把一部份存款分別出來,那是停損點的數字,無論如何要守住底線。為了節省開支,把租用的公寓退掉,搬到郊區與父母同住。 郊區的小房子內,住著已退休的父母、年邁的祖母,如今再加上士傑一家四口。原本念私立小學的大兒子,轉到郊區念公立小學,教育經費減至最低。 八個月後,士傑終於找到工作,雖然薪資大不如前,但總算可以再自立,也搬出父母親家。七口人同住,每天大家面對面,總有磨擦誤會,但回顧過去八個月,士傑滿心感恩。 感謝上帝,當初沒有盲目追隨同事,也去買棟豪宅來把自己綁在貸款中。 感謝上帝,當初沒有發瘋買名車代步,否則就成為開名車無屋的待業菁英! 感謝上帝,與父母同住的日子,更深體會他們全心的愛與支持,使他與父親常有機會談心,兩個孫子也與爺爺奶奶建立美好的關係。 感謝上帝,四代同堂,何等福氣,祖母在士傑搬出後不久過世,士傑永遠記得祖母晚年含飴弄孫的喜樂笑容,這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這次的經歷,士傑從中學習腳踏實地的重要、家人支持的祝福、面對環境的必須,及未雨綢繆的好處。 第4樂章:迎接曙光 麗琴是所謂的「內在美」,獨自一人帶兒女在美國求學生活。先生周擎天原是台灣某外商公司經理,麗琴在家相夫教子,是快樂的「英英美代子」(台語:意指在家閒閒沒事幹的妻子)。來美國後住在華人眾多的城市,每月靠著擎天匯過來的家用,在這城裡過小康生活。 擎天離開外商公司與朋友一同創業,麗琴從「美代子」變成「周董夫人」,麗琴為擎天感到驕傲與欣慰,感謝上天賜她一位有能力的丈夫。 好景不常,擎天打電話說投資失敗,沒有收入可以匯款,就此斷了音訊。麗琴的生活從此變天。 首先,她與孩子搬出高級公寓,找棟小公寓棲身。朋友帶她申請救濟金、領糧食券。開車只會開直路的她,因為人生的臨時大轉彎,現也只能開車經過九彎十八拐到倉庫去當鐘點工。 麗琴堅持一個信念,希望孩子的世界安穩幸福,所以沒把父親無法支持他們的情況,照實透露給兒女知道。麗勤辛苦工作,兒女卻不明白家境已不如往昔,手機、書籍、衣物一樣都沒少。不曾理財的麗琴,慣性刷卡消費,債台高築。 臺灣的母親萬里迢迢來美國探望寶貝女兒,見她這番狼狽光景,傷心又憐惜。兩母女在廚房烹飪談心時,心靈閃出一道曙光;麗琴擅烘焙,蛋糕餅乾都做得精緻可口,何不在家烘焙賣到華人超市去?! 母親溫柔地把家境困難的真相告訴孫兒女,要他們與麗琴站在同一陣線上,當她最大的幫手,同時也帶他們禱告,祈求上帝的引領,大家同心攜手走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擎天終於又與麗琴連絡,長期在外成為流浪商人,創業夢醒、身心俱疲的他,倦鳥知返,要與家人團聚了。 如今麗琴的手工烘焙生意已做出口碑,擎天幫她備料送貨。糕點甜品,小兵立大功,成為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長路漫漫,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都極需要修補與重新建立,但漸行漸親近,全家正往蒙福的方向進行。 本文出自真愛家庭雜誌第55期(2010年10月) 更多真愛雜誌精彩內容→https://www.familykeeperss.org/untitled-c1fie (文章授權/台灣真愛家庭協會) 作者/吳信惠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每到中秋,我就會想起我的奶奶,以及她那個「不回老家,不吃月餅」的堅持。她從三十歲到七十歲,爸爸說從來沒看過奶奶吃月餅,直到戰亂南遷四十年後,她終於回到北方的老家探親。而我永難忘記,奶奶從老家返台的那年中秋,她吃了月餅,但卻悲傷地嘲笑著自己四十年來對「團圓」的想像,為著錯過四十年的美味懊悔不已。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了什麼叫「失望」,曾經奉為圭臬的卻在一夕之間破滅。 我不清楚回到老家的奶奶,目睹家破人亡後,遭遇了什麼傷心挫折,但讓一位七十歲的長者,放棄了自己一生的堅持,那是多麼大的打擊呀! 換個場景,昨天我在路上遇見一個嚎啕大哭的小孩,襖熱的天氣與肝腸痛斷的嘶吼,真令人感覺他這麼小的年紀,究竟遭遇了什麼如喪考妣的悲劇,我駐足仔細聆聽了一下他們母子的對話,明白了原來是他有一個玩具滾到了馬路上,剛好被一台機車輾過,這孩子因此彷彿失去了全世界! 不論是一生的堅持一夕破滅,或是心愛的玩具瞬間碎裂,我深深感覺,人的心其實沒有想像中堅強。 於是,我在夜晚遛狗的時候,向天父禱告:「?是我的避難所,我的保障,?是我所倚靠的。?用自己的羽毛遮蓋我,而我要投靠在?的翅膀底下,因為?的信實像盾牌,像堅壘。使我不必害怕黑夜的驚恐,或是白日的飛箭;也不必害怕黑暗中流行的瘟疫,或是在正午把人毀滅的毒病。」 我的奶奶已逝多年,路上嚎啕的孩子我也不會再與他相見。但是我願你——我的粉絲或朋友——能從天父那兒,得到每一天所需要的保護。 新的一週,就算烏雲罩頂風強雨急,一輪圓月仍舊高懸於天;正如在每個生命的失望與風暴中,天父完全的保護,也從不離開。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夥伴,早安: 每到中秋,我就會想起我的奶奶,以及她那個「不回老家,不吃月餅」的堅持。她從三十歲到七十歲,爸爸說從來沒看過奶奶吃月餅,直到戰亂南遷四十年後,她終於回到北方的老家探親。而我永難忘記,奶奶從老家返台的那年中秋,她吃了月餅,但卻悲傷地嘲笑著自己四十年來對「團圓」的想像,
你剛發完一頓脾氣嗎?你好焦慮、恐懼,常常空虛沮喪?撒但不斷向你射出火箭,我們不是與屬血氣爭戰,是與空中掌權的惡魔爭戰,你需要信心的盾牌,滅盡惡者一切的火箭,問題是,你的盾牌夠大嗎?
「生活中充滿艱難」,身為作家、丈夫和父親的史帝芬.阿爾特羅格(Stephen Altrogge),提到自己過去三個月裡面孩子陸續生病,大小事情與困擾紛沓而至,自己的抑鬱症仍纏身,整個生活好像烏雲壟罩,日子過得灰灰暗暗的,沒有看見一絲陽光乍現。他說:「生活很艱難,日子好苦,等候主盼望得釋放、平安與喜樂的日子似乎遙遙無期。」
詞:蔡頌輝(Andrew Chai) 不是我要,不是我好,是?用真理把我心光照,讓我看到,今世有永恆榮耀,吸引我到這條路上奔跑。 雖有阻擾,困難不少,有滿足歡笑,有灰心煩惱,但我知道,?恩手永遠可靠,必率領我成就最終目標。 這是我的呼召,不論天涯海角,直到天荒地老,我都為它燃燒。
詞:蔡頌輝(Andrew Chai) 不是我要,不是我好,是?用真理把我心光照,讓我看到,今世有永恆榮耀,吸引我到這條路上奔跑。 雖有阻擾,困難不少,有滿足歡笑,有灰心煩惱,但我知道,?恩手永遠可靠,必率領我成就最終目標。 這是我的呼召,不論天涯海角,直到天荒地老,我都為它燃燒。 無論代價有多高,誘惑有多少,不管結局來得或遲或早, 把?手抓牢,穿越那風暴,奔向?懷抱。 蔡頌輝牧師/詩歌創作:《我的呼召》/Youtube (文章授權/蔡頌輝牧師)
你為「未信主的家人」禱告多久了呢?信主超過10年的妻子,每天持續不斷地為丈夫禱告,不論教會舉辦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都硬著頭皮邀約,即便丈夫沒有好臉色、態度冷淡,她也從不放棄。多年過去,直到「一場風暴」襲來,丈夫的態度忽然改變了…
目前南台灣最大教會之一高雄靈糧堂,主任牧師駱世雄牧師作風格外低調,雖投入國度事工不遺餘力,卻鮮少於教會外的公開場合上台露面,為人謙卑虛己。今分享他的信主和服事歷程,見證上帝在他生命中,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翻轉,有苦難也有歡呼,期能藉此敞開的生命分享榮神益人。
年輕傳道夫婦陳星光和蔡英妮,育有一女,自然恩愛的互動,讓人不禁戴起墨鏡,以防被「閃瞎」,怎能想得到七年半前,兩人曾處在痛苦的互動模式中,一度面臨嚴重的離婚危機…
「聖經中喜樂是聖靈的果子,它的反義詞不是憂愁、憂傷,而是苦毒,痛苦、狠毒,不是大家所擔心的憂鬱。」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系系主任、萬芳醫院精神科督導施以諾博士認為,若輔導陪伴對象有精神異常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不必要的標籤化,應當關顧其人而非只是病況。
現代人因工作環境、經濟問題等因素,提倡不婚、晚婚主義者不乏少數,已婚族群則容易因孩子教養問題、夫妻間相處不和睦而產生摩擦,許多人會問:到底神賜給我們這份「美好禮物」的意義在哪裡?為何會說「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我們生命會經歷一些事,所以我們的心中會期待有神蹟奇事發生。有時這些風暴會出現在婚姻中、人際關係中、財務、家庭、工作等,當我們身處風暴時,我們會呼喊:主啊!求?施行神蹟。」馬文牧師指出這是許多人的生命經歷。
「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地保守我; 在他亭子裏,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 將我高舉在磐石上。 現在我得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 我要在他的帳幕裏歡然獻祭; 我要唱詩歌頌耶和華。」(詩篇27:5~6) 祂必暗暗的保守我,我們看不見祂,但是在每個風暴中,祂都沒有缺席,祂在現場,暗暗的保守我們。
1997年,林義忠拼命和上帝求復興,隔年就有一個去到天堂和地獄的女孩到他的教會。她「轉達」耶穌的話問林義忠:「你真的想要復興嗎?如果要,我要你做什麼你都要做。」此後各種妖魔鬼怪、雞飛狗跳的事出現在教會,更為難的是,上帝要他立刻換掉教會的會計,首個任務就是「整理帳務」。
因為渴望被愛,最後成了雙性戀者,進入婚姻後不以為然,直到「開關」再次開啟,才因信仰意識到誘惑的掙扎。
今日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派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作戰,或是出入,那時我的力量怎樣,現在我的力量還是怎樣。 -約書亞記14:11
今日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派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作戰,或是出入,那時我的力量怎樣,現在我的力量還是怎樣。
-約書亞記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