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責備

【在世界的鏡頭專欄】愛之深責之切?

愛之深責之切?   「責」不是責備與謾罵,責是讓孩子清楚深刻地看見自己生活的責任,看清楚自己生命的價值,不是一味的邊責備邊干預。   有時孩子犯了錯,都還搞不清楚事態的嚴重性,許多聰明有能力的菁英型父母就會一肩扛下幫孩子收捨善後。   雖然孩子犯錯之後免不了一頓責罵,但責備完父母就會使用金錢或託關係解決問題。雖然父母以自己的社會經驗將問題解決了,但到最後,孩子們就會與現實脫節而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加上多數都不需要為自己錯誤的行為負責,且都未付出代價,孩子們也會失去自我反省的能力,無法單獨解決面對問題,更因此失去自信。   孩子們就越來越精明,有的孩子學會用情緒去恐嚇勒索父母,有的孩子就整天足不出戶窩在家裡當啃老族。做父母的因為擔心孩子受苦不讓孩子吃苦,用盡一切心力給足了最好的教育環境,找了最好的老師,排隊安插最好的安親班、課輔班、美語教室、音樂才藝課程,在錯誤的期待中決定孩子的未來。再加上全力以赴瘋狂溺愛式的投入,最終的結果保證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如此一來,教養失敗其真正的原因就是父母自己……養出了一個看似聰明卻不懂得愛與責任的書呆子。   父母千萬不要剝奪讓孩子長智慧的機會,一個家的幸福絕對不是只由爸爸或媽媽創造出來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學習負上自己的責任,溺愛兒女就是插手干預家庭的幸福。 而孩子的責任是什麼?做父母就必須讓他們學會且負責到底,其過程就是學習紀律與順從。紀律是一種勇氣,順從是打從心裡的尊敬,這是一種家庭健康的人格特質。   歡迎講座邀約、專訪#親職教育、#親子關係、#教養 講座歡迎洽談, 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 # 內文節錄自《快樂教養:帶孩子找到自己的天空》   (文章授權/格子外面文化團隊)   作者/台灣鷹爸徐柏岳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泉源之聲專欄】我該做的不是更多,而是把主權交出去

今天最開心的事…… 接到樂的時候他說的第一句話:「媽媽!我交到新朋友了耶!」 然後不斷地敘述他們聊了什麼、開了什麼玩笑、一整個人還在興奮當中,笑個不停...。 在整個車上不斷地分享、回到家不斷地敘述,然後,走路的腳步似乎是在跳舞....。 我其實沒有在等待什麼,我想看到的,就是這麼快樂的孩子...。   為了這樣單純的願望,我們繞來繞去,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也不知道吞了多少委屈、發了多少脾氣、責備了多少自己…… 希望你的新生活,就如你今天這麼快樂、充滿希望、充滿力量。 他笑起來這麼的可愛,我都快忘了……   晚上,兩個孩子不知道想起什麼,突然說要先做功課! 一個自己把數學自修已經寫到第三單元,一個開始寫還沒教的國語習作,兩個人超級認真,叫他們去睡都不願意,一直說:「再等我一下」、「再等我一下……」 雖然最後媽媽我還是發了脾氣,因為睡眠比做這些重要,妹妹也已經很累了。 但是媽媽我看到孩子的主動,心裡好欣慰、並默默的祈禱:「神啊,請?幫助我不要把他們抓得太緊,學習把他們交在?手上,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就如今天開始這麼喜樂一樣……。」 我以後盡量不碎碎念,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暴怒,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只有需要的時候再伸手幫助。    我告訴自己,我要學習讓孩子去失敗。  我告訴自己,我不能害怕看他們跌倒。  我告訴自己,我要學習欣賞他們的獨特特質。  我只希望神賜我智慧,如何當一個有智慧的媽媽,如何當一個勇敢的媽媽。   這些年來,我真的覺得:沒錯,我承認做了很多、也很累。但那是因為我把神的主導權搶過來手上,也是因為我一直尋求人的幫助、信不過神的幫助。 我終於明白了。 我該做的並不是更多,而是要把主權交出去、交給神。   在教會夏令營的時候,看著他們的開幕典禮,我心想:我真的好羨慕一些父母,他們的孩子去到哪裡都被讚美,不用父母擔心,我的孩子能有這樣的一天嗎?他們是神所喜悅的孩子嗎? 當朋友的孩子被讚美的時候,朋友指著天空說:「不是我、是祂做的。」 那單純的舉動、真的令我感動。   反過來看看自己,孩子做不好、被批評時,就責備自己,嫌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多;孩子做得好、被讚美時,就好像自己的功勞、也沒有把榮耀歸給神。 一切好的、不好的,都自己獨吞,難怪這麼累,這麼容易自誇。   「神,我錯了……」   心裡想著這些事情,看著開幕典禮,突然心裡有一個意念對我說:「妳已經自己掌權太久了,現在開始妳要把它交給我,妳就放心看著我要開始做的美好的事,從現在開始我要親自來帶(領)他了。」 我才發現,原來是我握得太緊了。 所以我答應神:「我把主權交給?,我要享受期待?美好的旨意!」   孩子們,新學習開始了。爸爸跟媽媽盡力給你們一個新的開始,希望你們能好好珍惜、柔和謙卑,但要勇敢不退縮得邁向神的方向,我們一起走向那方向,好嗎?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沒有見過,耳朵沒有聽過,人心也沒有想過的。」(哥林多前書2:9) 因此、如果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看哪,新的已經來臨。   (文章授權/泉源之聲-台南聖教會)  作者 林韻綺姐妹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提摩太 凱勒專欄】每天都堅持的—是愛的行動

我在服事早期就意外地發現了這一個實際的洞察。身為牧師的一個要求就是,要和很多若非如此就不會選擇當朋友的人去做朋友,醫生和諮商師富有同情心地與人進行個人交談,但那只發生在辦公室和工作時間的嚴格範圍內;而牧師卻與他所牧養的人一起生活,他們探訪群羊,在餐廳、公園和人的家裡與人一起吃喝玩樂,同時和他們談論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   當我還是一位年輕牧師的時候,立刻就感受到這方面的衝擊,發現這呼召我要過的生活是多麼地不同。我像每個人一樣,完全讓我的喜歡和感情來決定:我要花時間和誰在一起。直到那時為止。然而,當我搬到維吉尼亞州的霍普威爾(Hopewell),帶領了一間教會以後,我在會友中遇到了很多人,若我是為了其他工作而搬去那裡的話,我是不會試圖和他們當朋友的,這不是說我不喜歡他們,只是我和他們沒有親近的感覺,沒有那種當你想和某人花更多時間在一起時,你會感覺到的「火花」。   然而,作為他們的牧師,若任何人需要在淩晨3 點和我講話,我都要奉陪;若他們要去醫院,我要陪伴;若一家人的兒子跑了,我也要發動車子出去幫忙找;我到他們家裡去坐過;參加過他們孩子的畢業典禮;一起去闔家野餐;我把心事說給他們聽,他們也把他們的說給我聽;這就是當牧師的意思。特別是在一個小鎮的小教會裡,我蒙召要對很多在情感上對我並沒有吸引力的人,做出各種愛的行動。   而這改變了我,我和凱西到教會才幾年,有一天,我們突然意識到了這點。我們在週間有一天假,正在商量要怎麼過,我想到了教會裡的一對夫妻,於是提議去拜訪他們,或者讓他們來我們家。她大吃一驚地看著我說:「那是為了什麼呢?」這對夫妻幾乎沒有朋友,他們有很多個人問題,讓他們無法吸引人,甚至彼此都無法吸引。凱西當然明白需要探望他們、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但是今天是我們的休假,而花時間在這對夫妻身上,當然是事奉「工作」啊。   有一刻,我對她的吃驚感到震驚,然後當我明白是怎麼回事時,就笑了。我已經在這對夫妻身上,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思慮和情緒,幫助他們去梳理生活。簡言之,我已經在做各種愛的行動—傾聽、服事、同情、責備、饒恕、鼓勵、分享。而經過這一切之後,我意識到,我變得真實地喜歡上他們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是因為我很聖潔和屬靈嗎?不,一點都不是。是因為我踩到了魯益師所說的那項實踐原則。就是即使當我不喜歡他們的時候,我也已經在愛他們,而結果就是,我的情緒緩慢但堅定地,追上了我的行動。如果你不放棄,反而是繼續堅持愛那不可愛的人,他們對你來說,就會逐漸變得可愛。   我們的文化表示,愛的感覺是愛的行動的基礎,當然這也可能成立,但更真確的說法是,愛的行動會前後一致地引導出愛的感覺。兩個人之間的愛,到最後一定不能只簡單等同於情緒,或者只純粹等同盡責的行動,婚姻之愛是兩者共生的複雜混合。但說了這些話以後,很重要仍然還是要注意:這兩者(情緒和行動)之中,我們最能控制的是後者,我們可以承諾每天都堅持的—是愛的行動。     (文章授權/提摩太 凱勒臉書專頁)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