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胡老師,為什麼你們要對我們這麼好?」被關懷的社區居民感動詢問。他們是社會角落的一群人,有些連家人都不願意來探望,但這群志工不僅定期前來探訪,還免費送便當。「我真的很感恩,妳這樣對待我們這樣不起眼的人。」信奉其他宗教的居民表示,也有人看見他們身上不一樣的愛:「妳們的愛沒有交換條件,白白給!」
根據2021年安聯人壽(Allianz)發表的「區域性老年年金報告」指出,預計到2050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比重,將從16℅攀升至35℅,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人口變化也可能間接影響教會會友結構。如何關顧高齡長輩,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台灣照護預防指導者協會」於台中及各教會合作設立3個長輩據點,執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32)
「自從爸爸被鬼附身,晚上像似變成另一個人,到處尋求傳統信仰的幫助,卻都『無解』...」火把教會徐葦傳道說。自父親過世後,他開始對傳統信仰產生懷疑,進而在當時的女友的幫助下,認識基督信仰,心中疑惑才得到解答。中年之後為照顧病痛母親,他放下事業,卻聽見神說,「孩子謝謝你服事我。」自那天起,他服事母親就像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若照護時間拉長,再孝順的子女,都不免生出厭煩、無力、無奈之感。隨著高齡化情形加劇,許多長輩在年老時出現失智、失能等狀況;照顧年邁家屬,成為現代人的挑戰之一。戴雨金卻因著基督信仰,有不同領受,他說,「用心思照顧父母親,會有很多精彩的畫面!並且神會為你帶上華冠,非常開心你的作為
許多已婚人士坦承,在婚姻的旅程上,他們都曾因姻親長輩(公婆或岳父母)的評論而感到受傷;華人社會裡,婚姻不單是個人的決定而已,有時更是家族寄託期盼的所在。或許,身為姻親的你會認為「我比對方更了解自家人,都已經認識一輩子了!」但在發表種種言論之前,請先止步思考:「這些話語,有屬天的智慧啟發對方嗎?還是,
「大媳婦好強勢...完全沒把我們放在眼裡。」「當時想說要找個能旺夫的,怎麼知道女方家庭比我們還慘…」「她是眼瞎了嗎?」跟長輩一家人吃飯,聽著長輩太太說道她四個孩子和他們的對象...
許多年長者因生理上的衰退,導致自信心下降,然而在「活泉愛鄰」的長輩們,不僅常出外表演、參加比賽,甚至組團飛出國、進行文化交流!在執行長高琪雅的鼓勵和堅持下,許多長輩一再突破自我,大呼:「我人生的下半場太精采了!」如同家人般的革命情感,持續為彼此人生寫下一篇篇感動故事......
嘉義基督教醫院「嘉義縣居服中心」18日舉辦「歲暮之人相見歡,共享肴蔌迎虎年」活動,呼應其平時與嘉義縣各長照資源,緊密結合的成果,分區與在地長輩設宴圍爐,並邀請受居家服務、送餐的獨居長者,用「線上視訊」的方式參與,寫春聯、包水餃、圍爐餐敘,防疫也防寒!
過年倒數計時中,你準備好面對長輩親友關心、婆媳相處、夫妻爭執、妯娌比較等人際考驗了嗎?當接收到令人感壓力、不友善的言詞時,應如何化解、饒恕他人及釋放自己呢?蕭維真心理諮商師,以專業心理、聖經屬靈角度,提供分析及建議,幫助大家智慧相處過好年!
得憶園失智社區據點自2018年7月營運以來已邁入第四年,今年新增了許多新成員,2021即將邁入尾聲之際,20日舉辦「得憶賜福感恩會」,揮別2021年疫情陰霾、迎接新年新氣象;大夥兒回顧今年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彰化縣衛生局長照科督導楊雅慧蒞臨現場,與長輩們同歡,欣賞得憶園長輩精彩演出、為他們鼓掌,也歡迎新成員加入這個大家庭,並藉此慰勞所有參與的長輩、家屬、志工及工作人員。
「謝謝你『疫』起有愛!」18日,台中重慶教會成立的「台中市愛鄰社區服務協會」,於新天地舉辦「疫起有愛」募款感恩餐會,現場約有880人參與。創會理事長、主任牧師李麗珍表示,雖今(2021)年疫情較去年擴散,此次參與的人數卻更甚以往!協會19年一路走來,真實經歷只要有「愛」,就有奇蹟。
午後的公園,常看到長者身邊有異國臉孔的陪伴者,過去被稱為「外勞」,近年來被喚作「移工」;他們有時像是一群面孔模糊的群體,即使全台灣有近69萬外籍看護,外籍工作者的需要與權利卻時常被漠視。如今,福氣教會透過共生計畫,嘗試撕去「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標籤,認為雙方休戚與共,是相伴相生的「共生關係」,也是和長者生活最親近的「親親」。
人一生都會追求、趨向快樂,到了某種年紀,又會特別積極地追求長壽。想要成為喜樂長壽的人其實並不難。有個長達5年的研究,追蹤超過400個人,發現通往「快樂長壽」的秘訣之一是…
誰喜愛生命,愛慕長壽,享受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找並追求和睦。 -詩篇34:12-14
誰喜愛生命,愛慕長壽,享受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找並追求和睦。
-詩篇3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