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籃球體育事工總幹事蕭銳志曾任職《突破少年月刋》總編輯,可說是能文能武。

籃球體育事工總幹事蕭銳志曾任職《突破少年月刋》總編輯,可說是能文能武。 (攝影/記者王志宏)

在廣東話的俚語中,「講耶穌」代表「說話沉悶」,或者是「沉悶地傳教」,所以信徒邀請他人返祟拜或佈道會,對方可能以此為拒絕理由。

當然,祟拜或佈道會也可以精彩!現今,傳福音有很多種途徑,包括創意牧養,是藉助籃球和各種康體活動。

在香港,成立於1987年的籃球體育事工(下稱籃體),就從事這類事工,早前其創辦人兼總幹事蕭銳志推出《創意牧養全攻略》一書,將多年經驗與大眾分享,日前他接受本報專訪,娓娓道出創意牧養的種種。

讓受眾有共嗚

「福音訊息,例如人有罪,神愛你等等是大方向,如何推廣?」

牧養的失敗,可能是講者與聽者的頻道南轅北徹,未能連接。講福音的方法,未必是受眾所喜好的,所以無法接收福音訊息。在傳統的佈道會中,講訊息、唱詩歌和講見證等,也未必是受眾印象最深刻的部份,最深刻的,可能是帶他前來者的好見證,信徒活出基督的樣式很重要。

「耶穌的牧養也不是平鋪直敘,而是透過生活化,多互動,提供更立體的訊息,較能做到發人深省的效果。」

活水和電解水

創意佈道內容,以「生活化」為主,如耶穌在井旁談活水。

在球場上,蕭銳志則請運動生理專家講水,像是比賽時飲什麼水?為何要電解水,普通鹽水成不成?這些可能會是打球人士想到的問題,再引申至生命的活水,「讓福音訊息再不是老土的說教,而是化為可經驗的信仰反省。」

不過只是在球場上,很難做到有系統的牧養,包括沒那麼多時間和機會去完整解說福音訊息,所以更加需要教練與學員建立良好關係,讓學員信任教練。「(談話內容)未必是教練成功的地方,可能是他在閒聊期間談及自己的失戀等失敗的事,較能拉近與學員的距離。」

蕭銳志指出,創意牧養包括籃球事工、生存遊戲,以及其他康體牧養,「從遊戲中說明信仰,集合佈道、以及門徒訓練於一身。」讓慕道者以及其他信徒都會印象深刻,這些,需要有創意的形式,以及度身訂做的訊息

以生存遊戲體驗耶穌

緊張刺激的生存遊戲,讓學員們肩並肩作戰,由出生入死,至出死入生,導師的講解可以由殘忍的戰場,講到耶穌的犧牲,也可啟發思考耶穌在30歲起傳福音,為何在嬰孩時來到世界?並且要被追殺?以及耶穌到底講過什麼訊息等。

真實的生存遊戲,是電動不能取代的。「珍貴之處包括被擊中有痛的感覺,痛才知道自己的存在。」也會出意外,可能包括骨折或流血等,是因不聽從導師指示,任意而為的惡果。而,「生存遊戲的團隊合作,互動掩護來完成任務,為主作工也是如此。」

追求個人成長

現下的年輕人,可能不愛說話,也不愛運動,也受不了比賽壓力,更需要透過參與創意牧養的遊戲,來追求個人成長,當中有4F:Fact(事實)、Feel(感受)、Find(發現)和Future(將來,有智慧去應付將來的事)。那是把人生模擬濃縮成一些事,在陌生的情景,在玩遊戲後,再有小組交流檢討,訊息包括接納不是太出色的隊友,人要互相幫助,並不要互相怪責等等,這些訊息若只是從導師口中說出,未必太能感動人,透過遊戲則另當別論。

「施比受有福」的遊戲

這是一個由蕭銳志開發的信仰啟導桌上遊戲,啟發世人放下執迷。

玩法是要把多個膠槐併合成正方形,數人一組,可以數組同時進行,每組根據組員人數而獲得N份膠塊(N是組員人數),每份膠塊約4至5塊,可組成一個完整正方形。由於組員收到的膠塊是混亂後而來,所以各人以手上的膠塊,是無法組成完整的正方形,需要和其他組員合作來完成任務,不能主動取別人的膠塊,卻可以逐一傳給右手邊的組員,每次一塊。

組員間不能說話,但能透過手勢和文字卡來溝通交流,也會有一位導師從旁協助。要完成併合正方形並不容易,過程會有很多挑戰,也會啟發不少的思考。

打球、生存遊戲和其他康體活動,除了是遊戲,也可帶出信仰的啟發,為福音效力。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