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曾經是唯利是圖的方達賢,真心悔改歸主後,開設嗎哪餐廳,它同時也是福音社區中心,服務教會或印傭等不同團體。

曾經是唯利是圖的方達賢,真心悔改歸主後,開設嗎哪餐廳,它同時也是福音社區中心,服務教會或印傭等不同團體。 (攝影/記者王志宏)

「2015年9月開業至今,還未收支平衡…」位於香港新界大埔的嗎哪餐廳創辦人方達賢如此說。但這家店不是一般的餐廳,不一樣的地方之一,是其周日不營業,變身為「社區中心」,包括將場地借給教會或服務印傭的福音團體…等不同機構使用。

「開設嗎哪就是為了傳福音!」另外開了數家餐廳的他,在開設嗎哪後,因為經營不善、以致餐廳相繼倒閉,少了支援福音事工的資金,早前也因其他生意仍有負債。

到底大埔嗎哪有著甚麼樣的信仰故事?在苦難中如何堅持榮神益人的工作?聽方達賢娓娓道來。

看見靈魂需要 一切由印傭事工開始

「(當初)開設嗎哪就是為了做印傭事工。」開嗎哪前,方達賢一直從事餐廳生意,也有聘請印尼員工,只是當時的他對待員工頗為惡劣,但真心悔改歸主後,生命產生改變,活出的好見證,讓員工著實感受到,多番交流後,更有兩位員工歸入主名下!

「其實印尼女工離鄉別井工作也很辛苦,而且有強大的經濟壓力,包括要照顧3個家庭:自己的、自己原生的和丈夫原生的!」於是方達賢有感動,要為在香港的印尼女傭「做點事」。

但要親身向印尼女傭傳福音,對他而言有技術上的困難,首先,作為男性不大方便,且不懂印尼語、加深彼此溝通障礙,於是想到培養2位信主員工,向本地印傭傳福音。

「現時嗎哪的位置,是我以前其他餐廳的食品加工場,忽發奇想,也可以轉型為餐廳,並且在此有服務印傭的事工。」只是沒想到那2位信主員工要回到印尼,讓沒有事工經驗的方達賢得另外想辦法,也想過聘請印尼宣教士從事有關工作,但因資金短缺而無法實踐。

神祝福,事工項目不斷擴張! 經歷收店,卻有正面看見

於是他向本港不同服事印傭的機構叩門,起初對方大都冷淡回應,但恩典的是,終能成功在嗎哪舉辦活動,像是甜品烹飪班,也有向印傭唱詩歌的時間。「看到她們唱詩歌,一半人是信徒,另一半不是,雖然她們唱印尼文我聽不懂,但表現融洽,感覺不俗。」

起初嗎哪的事工以服務印傭為主,及後更觸及邊緣青少年,由社工引進、產生交流;也有教會在此舉辦福音活動。「借出場地給教會或福音機構,基本上是不收費,即使有也很便宜,像是教會舉辦老人家的聚會,由我們提供食物,3小時每人只收30港元。」

目前進而加入食物銀行事工,「我曾在一個佈道會,自己講完見證後,牧師呼召時有20多、30人信主,突然想到應該為主多作工,於是想到食物銀行,並且成功和機構合作,正在進行。」

嗎哪的事工頗多,只是餐廳本身營業額卻未理想。方達賢本來另外開設數家餐廳,但在開設「嗎哪」後,相繼因經營不善而倒閉,他不只沒埋怨神,反倒有獨特領受:「因為沒了其他餐廳,我可以專心經營嗎哪,也是美事。」

嗎哪餐廳前身是食品加工場,店面面積還不小。

嗎哪餐廳前身是食品加工場,店面面積還不小。 (攝影/記者王志宏)

經歷與股東分道揚鑣的挑戰 不變的堅持:餐廳一定要做上帝的工

福音事工屬美事,但同時,餐廳有營業額壓力,方達賢也要向2位股東交代,於是其提出3項因應方案:

一.嗎哪放棄事工,做一間正常營業時間的餐廳。

二.方達賢接受一筆小額款項後,離開嗎哪。

三. 2位股東接受一筆大額款項後,離開嗎哪。

然而,方達賢的事奉心志未熄滅,他既不願意經營一間沒有上帝事工的嗎哪,也不願意轉身離開;但現實是,其尚有債務纏身,理論上無力提供所需款項,還好,母親願意伸出援手,經過交涉,把2位股東的款項下調,其離開後,方達賢可繼續經營有主事工的嗎哪。

恩典滿溢、榮神益人事件不絕

雖目前餐廳收支未平衡,但發生許多榮神益人的事,讓方達賢感到不應放棄,包括收到捐款作嗎哪裝修之用;也3位基督徒成為義工,他們做完早餐才到外面上班,每天工作十多小時極為辛勞,仍甘心樂意;另一恩典是房東減租,「雖然房東也是信徒,但談到減租,(他)起初也不大願意。有一個星期天,他忘了這裡沒營業,想上來吃東西,誰知就見到事工,可能深受感動,第二天就致電告知,可以減租一成!」

出現在別處開設福音餐廳的機會 恆切禱告交給神引路

作為有福音事工的嗎哪餐廳,坊間對其事工有不俗評價,並有教會想在教堂開設餐廳,交由方達賢營運,但他暫時未答應,畢竟其心志仍在嗎哪,由於現有不少機構或教會借用場地辦活動,若是停止營運,將對有關機構產生影響。但最終前路如何,方達賢都交給神,一直恆切禱告,相信必有祂美好帶領。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