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南新化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吳純芳,推出「庶民的敬拜」專輯。 (照片提供/吳純芳牧師;製圖/記者陳衿妮)

吳純芳認為,以聖經經文為敬拜歌曲的詩歌,能快速領人進入聖經,她因而開始嘗試投入詩歌創作的事工。一開始因為對台語一竅不通,先是以「國語」創作為主,後來漸漸採用「台語」創作,希望更貼近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

新化基督長老教會吳純芳牧師雖非音樂科班出身,因著個人興趣而自學,二十年來已創作數百首歌曲。

 

身為第一代基督徒的她,進到教會後深感進入另一個世界,有種「教會」與台灣環境、歷史、民族和文化距離感;因此,她開始嘗試以台灣本土生活背景為元素,創作台語詩歌。

 

因有「文化」的高牆阻隔,所以「宣教」很難一步到位!

她提到,目前台灣的詩歌,多是由外國敬拜歌曲「翻譯」而來;在敬拜時,難免有不同於台灣本土文化的氛圍。因著文化差異性,老一輩的台灣人較難透過詩歌,快速了解基督信仰內容。

 

比方:一個不懂台語的人,到了長老教會,可能需要先學會聽懂「台語」,才能理解「台語講道」,並有機會被基督信仰真理影響,而進一步選擇成為基督徒。在這整個過程中,因為有「文化」的高牆阻隔,所以「宣教」很難一步到位。

 

慕道友成為基督徒的過程,大多是先透過團契,才漸漸的接觸基督信仰與聖經。吳純芳認為,如果慕道友沒有文化高牆的阻隔,不需要另外去學習一套新的信仰理論,就能夠直接接觸基督教、成為基督徒、直接認識上帝,那應該可以為傳福音帶出更大的果效。

 

信仰的根本不只是一味「向外尋找答案」

回想自己在剛信主時,花了許多時間才了解「教會」與「基督信仰」。過程中,她跑遍全台新竹、桃園、台南、花蓮、台東,參加無數場次的國內外講員特會,也曾與德國、瑞士的宣教士一起生活,深入了解基督教的生活,只為了想找出「基督信仰」的答案。

 

吳純芳認為,不知道其他基督徒,如何走基督信仰這條道路?但是,一旦自己選擇了,就要走到底,也要走得深入。她花費大量的時間精神,委身在教會生活中的福音茶會、查經班、禱告會等事工服事,無論如何就是要從中找到「生命的方向」與「生命的答案」,這是她對信仰堅持的基本態度。

 

一路走來,很多人提供很多方法;但最後她體悟到,信仰的根本不單只是一味的「向外尋找答案」,更需要回到「聖經真理」與「禱告」中。

 

如何透過聽詩歌,就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

吳純芳認為,以聖經經文為敬拜歌曲的詩歌,能快速領人進入聖經,她因而開始嘗試投入詩歌創作的事工。一開始因為對台語一竅不通,先是以「國語」創作為主,後來漸漸採用「台語」創作,希望更貼近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

 

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加福音1:37

 

創作之初也不是那麼正式,只單純的想把聖經經文寫成詩歌,讓人在讀聖經時不會有「隔離感」產生。從一開始的隨興哼唱著,唱久了,就開始寫成詩歌。許多聽眾回應,她的創作跟以前聽過的詩歌完全不一樣。

 

如何能讓從來沒有到過教會的人,能夠透過自己寫的詩歌,聽過幾次後就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這是吳純芳創作時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造成許多人對教會產生距離感的,莫過於—會友在聚會中說太多術語,導致慕道友根本無法理解其中含義。吳純芳在接觸基督信仰的過程中,漸漸的理解了那些術語的意義。她認為,甫信主的人,若能一開始就接觸聖經真理,回歸到信仰的根源,必可帶來屬靈的生命更大的突破。

 

《庶民的敬拜》有濃厚的「宣教」、「醫治心靈」、「安慰心靈」的意味!

她提到,目前教會「宣教」策略,多是一對一的跟進,只能一隻魚、一隻魚慢慢釣。吳純芳希望每個接觸她創作詩歌的人,都會想來讀聖經和認識基督信仰;透過「詩歌」的宣教力量,可以就像「彼得的漁網」,一次捕魚就可以有滿載的收穫,達到「大量宣教」的果效。

 

她以大街小巷中,小人物的真實故事為創作題材;詩歌中充滿亞洲本土元素,流露出東方人內斂的民族性,容易讓台灣人產生心靈的共鳴與回響。她在詩歌中,強烈表達本土民族性,期許此方法能讓亞洲教會找到自己的根。

 

她提到,現在西方教會漸漸沒落,許多「傳統教會建築」都遭拍賣,轉型成為商業空間,使得其中象徵教會信仰的榮耀記號,已不復存在。期盼亞洲教會有機會被神興起,能回過頭來扶持西方教會。

 

《庶民的敬拜》原本要定名為《台灣心靈的敬拜》,創作充滿亞洲人的那一種情感、歷史、傳統與民族性等元素的結合,是一種類似心靈敬拜的詩歌。這張專輯,有濃厚的「宣教」、「醫治心靈」、「安慰心靈」意味。

點我試聽《庶民的敬拜》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