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編輯中心製圖)

讀經:〈哥林多後書〉第6章。

主耶穌為我們在十架上完成「奇妙的交換」,讓犯罪的咒詛、痛苦與死亡的刑罰都交給耶穌,祂卻把祂的義、永遠的生命與平安喜樂都賜給我們,我們感謝神這麼奇妙的救恩。但基督徒領受救恩之後,該有怎樣的生活與事奉呢?是否該有的生活,就只是記得來教會聚會?該有的事奉,就只是教會有需要就幫幫忙?聖經的教導是什麼呢?

一、我們不可徒受神的恩典!

1節:我們與神同工的,也勸你們不可徒受他的恩典。

「徒受神的恩典」,就是白白辜負了神的恩典,讓神的恩典在我們身上落了空!我們領受神恩典的人,要有個自覺,就是提醒自己不要辜負了神的恩典。

什麼是「神的恩典」呢?就是因著基督的救贖,神無條件地悅納我們、拯救我們!第2節這裡說,因為他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搭救了你。』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因著基督十架的犧牲,神竟會無條件地愛我們、喜悅我們、拯救我們,使我們離開黑暗的權勢,遷到祂愛子的國度裡,這就是祂給我們的恩典!保羅在此呼籲,我們領受了這麼偉大的救恩,也有一個責任,就是不要徒受神的恩典。

恩典與責任總是相提並論的

在神的國度裡,恩典與責任總是相提並論的。我們從神那裡領受了多少恩典,神也會向我們追討多少應盡的責任。領受恩典固然是白白得來,也歡歡喜喜;但領受恩典之後並不是無所事事等著上天堂,面對自己應負的責任我們仍要靠主恩典盡力去做到,並且要向祂交帳,祂也必定會追討。主耶穌在〈路加福音〉12:48說:「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主耶穌在〈馬太福音〉25章「按才授銀」的比喻中,有五千銀子的要賺五千、兩千銀子的要賺兩千,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件事。主給五千或兩千都是祂的恩典,但我們要另外賺五千或兩千來交帳就是自己的責任。若是領了一千卻不賺一千,只是無所事事,以為到最後把原來的一千銀子原封不動地再還給主,這樣可以交差,就要被責備為「又惡又懶的僕人」、「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馬太25:30)

那麼,我們應當怎樣行,怎樣事奉主,可以不讓神的恩典在我們身上落空呢?

二、在各樣事上表明我們是神的用人

3-10節: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忍耐、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勤勞、警醒、不食、廉潔、知識、恆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榮耀、羞辱,惡名、美名;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保羅在此以列舉的方式告訴哥林多教會,他在各樣患難與困苦中是怎樣執著主的託付,堅持忠心事奉,不但以此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也是為教會做榜樣。

對我們來說,我們也應當如此效法保羅,才能夠說,我信了主,沒有徒受神的恩典,沒有辜負祂深切的愛!

底下我們一一順著經文的思路來探討:

3節:我們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

正如保羅先前在〈哥林多前書〉9:23說的:「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保羅在此仍然是這樣強調,只是換一個說法而已。他說他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礙,就是不妨礙別人來信耶穌的意思!不管他做什麼,他總不要自己的職份被毀謗,因為人家若看輕他的職份,自然不會想跟他來信耶穌。所以我們知道,保羅其實最在意的不是自己的聲望,而是能否讓人來信耶穌。

我們基督徒在社會上、在工作職場上如何行事為人、如何說話做事,其實別人也是會看在眼裡的,我們若能多考慮這一點,不要妨礙了別人來信耶穌,這也是為了能夠對得起施恩拯救我們的主。

事實上,我們若絆倒人,妨礙別人來信主,這個罪是很重的,主耶穌曾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太18:7)這警告值得我們警醒。

4-8節: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忍耐、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勤勞、警醒、不食、……

保羅明確地指出,他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是在許多患難、窮乏、困苦時格外地忍耐沒有放棄,仍要繼續堅持主的託付而證明出來的,這些患難困苦更仔細地說,就是後面講到的「鞭打、監禁、擾亂、勤勞、警醒、不食」等,這些事情在〈使徒行傳〉第13、14、16、19章都各有詳細的記載。

對我們而言,似乎不用談到服事主竟被鞭打或監禁,哪怕是一件事弄得很不爽,或人家一句話叫我聽了受傷,可能就辭職不做了,就不想要繼續服事了!但保羅卻在這些患難裡甘願承擔,繼續堅持傳福音的工作,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

而且,愈是在這些困苦與許多不容易的當中,保羅不是如同深宮怨婦一般被苦毒怨恨所纏繞,他還顯出他美好的品格:廉潔、知識、恆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真實的道理、神的大能;仁義的兵器在左在右。這也反映出,保羅深知他蒙了何等大的恩典,不輕忽自己所領受的恩,並以此自勉,認為這樣的事奉,這樣的品格,才不徒受神的恩。

最後保羅以七個「對比句」,來表達這個世界是怎麼看他,以及神與他是怎麼看他自己。前面一開始提到的「似乎是…」,都是從屬世的角度,從世人的角度來看他,是虛假的表象;後面講到「卻是…」,都是從屬靈的角度,從神的角度來看,是真實的景況。這些強烈的對比,也反映出我們若真心跟隨主,要對自己的信仰認真,我們所要走的路是這世界所不能理解也容不下的:

(一)似乎是誘惑人的,卻是誠實的;
保羅傳福音很有果效,所到之處常帶領很多人來信耶穌,但卻被敵對者說他是誘惑人的(徒19:26),但保羅說他是誠誠實實在傳基督的福音,沒有絲毫虛假。

(二)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
以哥林多教會常有人質疑他做使徒的資格而言,他如何被主呼召成為基督所委派的使徒這件事是不為人知的,當時在大馬色的路上主向他顯現,也沒有多少人在場可以見證(徒9),保羅是沒有像彼得他們那樣跟主生活整整三年,沒有人會質疑彼得他們做使徒的資格,但會有人質疑保羅。不過,保羅成為基督所親自委派的使徒,卻是教會裡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是人所共知的。

(三)似乎要死,卻是活著的;
保羅在路司得城外被人家用石頭打到昏死過去,「以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但保羅卻站起來,勸勉眾人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所以保羅所遭遇的患難,在人看都以為他是死了,但事實上他還活的好好的!

(四)似乎受責罰,卻是不至喪命的;
保羅遭遇這麼多挫折,有時會被人誤會他是受到上帝的責罰(不然這麼多倒楣事怎麼都被他遇到了?特別是主張成功興旺發達是神祝福的記號,持這樣論調的人更容易這樣看他);但保羅卻蒙神保守,在一次次患難困苦中全身而退,沒有喪命。

(五)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
保羅開拓了很多教會,許多教會的問題在他身上他似乎因此煩心憂愁,但事實上他在信心裡凡事交託倚靠神,卻是重擔卸下常常快樂的!

(六)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
保羅在世人眼中是窮到一無所有的,名下的財產是空空如也!但因著他的事奉,卻是教許多人成為在神面前富足的人,很多人因著保羅所傳的福音與神和好了,重新經歷到上帝的愛與恩典,心裡不再貧窮,是靈裡富足的人!

(七)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世人所追求的「五子登科」保羅可能都沒有,所以在世人的眼光來看他是一無所有;但事實上保羅卻是樣樣都有,因為上帝就是他的產業,他有上帝就什麼都有,上帝擁有一切也統管萬有,若上帝真認為他有需要,只要上帝批准了,就一定會為他預備的!所以他可以說「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以前美國有位相當知名很受歡迎的牧師叫金貝克(JIM BAKKER),他曾是全球最大福音傳播網的總裁,常教導人如何追求金錢,甚至出書談「如何致富」,因為他宣傳的福音就是「神要叫你富足、神應許你永遠富裕繁榮」的虛假福音!後來他在監獄裡悔改,寫了一本書「我錯了」(I WAS WRONG),書裡自承他其實鮮少花時間深入研讀聖經,也對他所發現的真理感到心痛不已,並寫信為自己過去傳講錯誤的信息向大家鄭重道歉。

對照保羅以上的話,我們益發肯定「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才是表明神僕人真正的記號!我們若隨從世俗的潮流,以世人所追求的富足成功(要開名車、要住豪宅)來認可神的僕人,便是與聖經的真理站在對立面,不再忠於神了

三、以坦誠寬宏的心胸來接納彼此

11-13節: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

「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是當時希臘人講話的習慣,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便是「推心置腹、開誠佈公」。保羅雖然與當時的哥林多教會出現了裂痕,但他的心卻沒有封閉起來,也不跟他們玩心機,反而仍然一本初衷樂意和他們溝通,真誠相待,和他們推心置腹,這樣的生命是值得我們羨慕的!保羅不但告訴哥林多教會自己會用寬宏的態度來對待他,不念舊惡;同時要求他們也應當這樣用寬宏的心來對待他,不要心腸狹窄。

事實上,一個人屬靈的生命是幼稚還是成熟,其中有個指標便是看他待人的態度如何,尤其是彼此關係緊張甚至出現裂痕時,是用寬宏的心來包容,仍然可以開誠佈公推心置腹?還是心腸狹窄到不能接納,無法繼續相處在一起?

哥林多教會生命的光景如何?保羅在前一卷書已指出:「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林前3:1)所以,面對彼此的裂痕,他不但用寬宏的心胸來面對那些反對他的人,他也呼籲教會應當要用寬宏的心來包容他,離開心腸狹窄的光景。因為,人際關係從破裂到修復是需要彼此都有寬宏的心才有可能,也只有用寬宏的心來包容,才能表明我們沒有辜負神的恩典──因為基督也曾這樣恩免了我們所虧欠祂的債,用寬大的心來赦免我們!

四、信與不信不要同負一軛

14-18節: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最後,保羅也指出基督徒在生活上一個很重要必須遵守的原則,就是「信與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為了說明這原則的重要,他一連提出五個質疑: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這些都是在引證為何「信與不信的不要同負一軛」這重要的原則。

首先我們要先釐清什麼是「同負一軛」?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不要同負一軛,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夠與他們講話,不要理他們,要跟他們劃清界線,若是這樣,我們根本無法在世上生活。

但「同負一軛」該做何解?從原來的出處〈申命記〉22:10「不可並用牛、驢耕地。」,牛、驢本是完全不同的動物,他們的秉性習慣都不同,要同負一軛來一起耕田,一定會產生很多問題。因此我們可以引申,「同負一軛」就是共同承擔一個使命,為同一個目標理想而攜手合作努力奮鬥的意思。

當然,保羅這裡講話的背景是勸誡哥林多教會不要沾染當地外邦人偶像崇拜的習俗,但在應用上,卻不是只能用在宗教方面而已。無論是事業方面,基督徒要找人合夥開公司創業,或是戀愛婚姻方面,要結婚共組家庭,都可以廣泛適用。

若不同心如何能同行?

試想,基督徒和未信者若合開一家公司,彼此價值觀不一樣,怎能同心大展鴻圖?基督徒要誠實,不能欺騙客戶;非基督徒覺得有錢賺比較重要,「反正出事了再說,也未必會被抓到」,這怎麼合作下去呢?一定會有很多問題的!

同理,基督徒和未信者彼此價值觀不同,怎能結婚共同為建立幸福美滿的婚姻努力呢?光是禮拜天是要去教會做禮拜還是全家出去玩,有錢應該要奉獻還是先存起來再說?彼此看重的就不同了!這樣的婚姻注定是吵吵鬧鬧相持不下,不然就是妥協讓步,把真理犧牲掉。

五、結論:不可徒受神的恩典!

基督徒應當明白,我們從神所領受的恩典,雖是白白領受的,卻是「重價的恩典」,而非「廉價的恩典」!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白白得來的就不珍惜,不痛不癢沒感覺,這是我們一般人的通病,要注意避免。

二十世紀初德國信義宗神學家潘霍華在《追隨基督》一書中,對現代教會流弊有一針見血的批判,該書劈頭第一句便這樣指出:「廉價恩典乃是我們教會的死敵,我們今天正是為重價的恩典而戰」。「廉價恩典」首先是指不需悔改的赦免──認同教義,抓緊罪得赦免的應許。但既然罪得赦免,死後可得永生,便可安心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仍可照舊遵照世俗或自己喜歡的標準而行。其次是付上便宜代價的恩典──例如以為定時參加教會崇拜及事奉等,就可交差,但對聖經中不合己意的教訓則得過且過。

相反,「重價恩典」則是作主耶穌基督門徒,必須要付上沉重代價,「活為主活,死為主死」。「因為當基督呼召一個人來跟隨祂,是呼召他來為基督死!」

所以,為了不辜負神的恩典,不要讓神的恩典在我們身上落了空,我們應當:

(一)在各樣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特別在患難困苦許多挫折臨到時,我們不退縮,仍要忠心地服事神、堅持做主工。

(二)以坦誠寬宏的心胸來接納彼此,因為基督也曾這樣寬免了我們所有人的債。

(三)不與世人同負一軛,立志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因為我們要作祂的子民、祂的兒女,祂要作我們的上帝,作我們的天父。

▌HOT!!! 本周超熱門 ▌

一個破碎的生命,39年得不到母愛,最後發現唯有「上帝」才能填滿一切

禱告多年,父母終信主 鄭秀文:我們必須先用信心為他們祈禱,持續的祈禱,不要輕言放棄

最平凡卻最美麗的低調婚禮 在眾人和上帝祝福裡完婚 Rain:她是我最棒的禮物

【劉曉亭專欄】基督徒聚會太多,不好?

《回家幕後專訪製作人》這些藝人,我們的恩賜,要擺在祭壇上 宋達民:經歷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的神蹟!

【為今日報臉書按讚 成為轉化社群媒體勇士】

逾百萬讀者都喜歡看,24小時陪你用「新聞」看見「基督視野」

● 手機立即加入:(點我)
● 掃行動條碼: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