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本報到建道神學院市區校園與潘智剛老師作訪問。

本報到建道神學院市區校園與潘智剛老師作訪問。 (攝影/記者洪敬義)

走訪了三間教會關於青少年事工的狀況後,在本篇新聞,採訪建道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系講師潘智剛老師,為香港青少年事工作宏觀性的探討。

青少年事工教育

潘老師在建道神學院亦對四個不同年齡階層(長者、成人、少年、幼兒)作教育事工。對於青少年事工的教育,潘老師較著重經驗學習與身份教育這兩方面。門徒訓練代表了這兩面的教育,這並非課程、查經與頭腦認知,而是在於生命教育。如聖經中的撒該,他捨棄其稅吏職位與財富來跟從耶穌,就是生命教育的例子。

他認為教會對青少年事工接觸點反應較慢或不敏感,需要空間為著青少年參加人數減少作出反思;聚會元素能否掌握到青少年的心態,而青少年有否當中的經歷,這樣正是出於經驗學習。聖經亦有記載,耶穌亦因應門徒的特性,來因材施教。

對於有神學生有志向青少年事工,學習一些技巧,活化青少年週會外,他強調神學生們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以自己的方式去牧養,而非單單複製老師的一套而作事工。

另外亦應效法耶穌,以青少年作中心的教育,並以小組作牧養。對應青少年的成長掙扎,幫助他們迎向挑戰。

青少年與教會的分歧

潘老師坦然未能確切去回答關於青少年在教會流失的問題,因為大宗派、獨立會堂、學校合作都各有不同情況。

不過他感言,我們不應該以教會作本位,並非等待教會的房間什麼時候作招待,或導師什麼時間有空,反而應該是以青少年作為本位,主動去親近、關心對方。

另外亦不應該墨守型態,應該轉換形式作事工。他舉例可帶領一班青少年做飯,做飯不過是一個媒介,重點是如何跟青少年在同住的日子裏與他們結連。

潘老師藉此一問,我們有多了解牧養對象到底需要什麼?

對於基督家庭家長亦容許子女少回教會的看法

潘老師亦坦言常跟家長接觸。他對家長首先一問:帶孩子回教會的目的是什麼?

他指教會的好處是,家中欠缺兄弟姊妹的獨生兒女,在教會之中能夠學習怎樣與朋輩相處;另外是信仰亦能夠培養青少年的EQ(情緒指數);更重要是,教會有一種安全網保護他們。

否則,家長有意無意地不斷延後子女與人相處的機會,往往令子女日後的生活與事業上有所影響。故此,牧者與教會,亦需要跟家長合作,才可令子女在教會有所成長。

對於堂校合作的看法

關於堂校合作的拉扯問題,潘老師認為在於學校校長的配合。若果校長較著重信仰方面,減輕老師在舉辦活動等負擔,另外給予更多空間老師與學生聚會,堂校合作會更為理想。

潘老師粗略估計,在全港約有三分之一是基督教學校的話,那表示還有三分之二的學校可作福音禾場。關於堂校合作,香港教會仍有空間對學校牧養,但需量力而為。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HOT!!! 本周超熱門 ▌

總統今接見16位牧者代表 楊寧亞總結:不是「修民法」或「立專法」的問題,核心問題在「婚姻家庭」 

無與倫比的愛與勇氣 抗癌美少女戰士Dora 

這個臉書粉絲團默默行善! 「不到5天」清空81歲阿嬤滯銷的高麗菜 

有債務還要奉獻嗎? 

連恩尼遜演出電影《沉默》 與「蜘蛛人」安德魯加菲爾德齊讚上帝的愛

【加入今日報LINE群 成為轉化社群媒體勇士】

逾萬讀者都喜歡看,24小時陪你用「新聞」看見「基督視野」

● 手機立即加入:(點我)

● 掃行動條碼: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