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麥克(左三)於2007年結婚。蕾貝卡在他最困惑時幫助了他,一起禱告、認識神。 (照片來源/truthwinsout)

今年41歲的麥可‧格拉茲(Michael Glatze),出生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Tacoma)。20歲認定自己是同性戀的他,曾是一名活躍的同運人士,並是知名同性戀雜誌《美國年輕同志雜誌》(Young Gay America)的編輯;然在10年以後,麥克不但結婚,還成為一名牧師,在懷俄明州(Wyoming)的一間教會牧會。

2007年,麥克結婚,並於美國媒體WND(World Net Daily)刊登自身故事,分享認識上帝後的改變。「我希望我能分享我的故事…我很強烈感受上帝把我推到這個位置上是有原因的。即使在過去那些最黑暗的日子-半夜的Party、毒品上癮和各種東西,每當我問自己『為什麼我在這裡?我到底在幹麻?』上帝的聲音總是在那裡。」

在靈性追求中,麥可漸漸認識神,明白「神不想要他這樣子生活」,他也改變成為一位異性戀者。

其故事,很罕見的選為好萊塢電影的拍攝題材-《我是麥克》(I AM MICHAEL)。第一線明星-金球獎最佳男主角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星際爭霸戰》男星沙查•昆圖(Zachary Quinto),以及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的姪女艾瑪•羅勃茲(Emma Roberts),演出麥克從「前同志」到異性戀者的掙扎。

這部電影於2015年的「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播出,之後僅在不多的戲院播映,今年1月推出DVD。對此,麥克表示,「我們不確定電影會怎麼演出我們的故事,但我們禱告上帝可以使用這部電影。」

電影《我是麥可》。 (照片來源/I AM MICHAEL)

麥克的父母親分別在他13、19歲時過世。他形容自己從小就對「自己是誰」感到困惑,並提到同性戀的生活形態對他來說是「相當容易親近的」。「我對『慾望』(desire)的困混,以及發現我自己被男性所吸引…讓我將自己歸類於所謂的同志。」當時麥克14歲。

20歲公開出櫃,之後10年,他成為同性運動最活躍的倡議人士之一。但其內心充滿掙扎,直到30歲,才甘願承認、同性戀的生活形態不是「好的」

麥克22歲成為「美國年輕同志雜誌」的編輯,得到許多獎項和認可,包含美國重要的LGBT平權組織平等論壇(Equality Forum)授與的「全國楷模獎」(National Role Model Award)。他登上多個雜誌封面,被視作未來青年同志運動的領導者。他甚至為了同志平權這個議題,製作了一部描述美國同志青年的生活紀錄片《Jim in Bold》,於各地巡迴播出,亦得到多個獎項。

他說,這本雜誌的內容大部份都傳遞與「貞潔」相反的議題,「這本雜致對外面的一切都只有傷害,只是沒有那麼明目張膽的情色成份,所以比較被人接受。」

麥克的生命轉折出現在2005年,他受邀至哈佛大學的甘乃迪論壇(John F. Kennedy Jr. Forum)演講。

這場演講,也邀請到一位過世同性戀者--馬修•雪柏(Matthew Shepard)的母親。

馬修•雪柏是美國相當有名的一起刑事案件,1998年,被發現遭人虐待致死,審訊過程有證人指出,馬修是因同性戀身分而遭仇恨同性戀人士鎖定,為一起「仇恨殺害」。之後的好幾年,馬修的故事被編成舞台劇和書籍,成為「恐同症」(homophobia)受害者的象徵,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甚至在2009年簽署了以馬修為名的仇恨罪條例,當時社會引起一波爭取同性戀者權益的呼聲。

然13年後,美國同性戀作家史提芬.希門尼斯(Stephen Jimenez)卻撰寫了一本書《馬修的故事》(The Book of Matt),在數年內訪問超過100個與事件有關的人,包含馬修和被告的朋友,發現此案並非社會一面倒認為的「仇恨殺害」。書中記載許多證人指出,兇手和受害者並非互不相識,甚至有過性關係,兇手亦有濫用藥物的習慣--案發當天,在兇手見到受害者以前,已經因需要用毒、情緒暴躁的毆打了3個人。史提芬強調,連案件的檢察官都表示,這是一起藥物犯罪的案件。

僅因馬修住院時,只是在馬修躺於病床的那幾天,其2個朋友聲稱這是仇恨犯罪,才在同運團體的推波助瀾下,成為「無辜同性戀者遭素未謀面的『恐同人士』虐死的慘劇」案件揭開,馬修不但是癮君子,也有販毒行為,而這些,都在挺同主義激昂的社會氛圍下,沒有在法庭上呈現出來。當時,毒品是很嚴重的問題,也普遍氾濫在部份同性戀者之間。

在審判過程,被告採用許多理由為之辯護,試圖用同性戀恐慌防衛(Gay Panic Defense)來辯護。他們用此解釋自己為何犯罪,並強調僅是想搶劫、沒有謀殺意圖。負責此案的檢察官指控,其中一名被告假裝自己是同性戀者、騙取馬修的信任,再對他搶劫。但事實並非如此,被告與馬修早就認識,並有過性關係。 (照片來源/wiki1wiki2)

這場演講後,麥克開始發現一些自己從來沒想過會發現的事--「我正在帶領一場罪和腐壞的運動。」他決定離開具毀滅性的同性戀生活。「對我來說,『同性戀生活』是一種靈性和心理上的死亡。」並強調,「這是許多人感到恐懼和受苦的解答--他們必須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我懷疑我到底在做什麼?我的生命到底正在帶出什麼影響?」不管什麼時候、當他覺得自己做的好像是錯的,「我只是反覆告訴我自己--生活就是這樣子。」

回首那段充滿混亂的時間,「我明白沒有人可以回答我的問題和疑惑,我轉向上帝…開始發展一種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當他決定離開同性戀雜誌,在辦公桌電腦打下自身想法,並用一句宣告作結束--「同性戀(生活方式)等同死亡,我選擇生命。」離開前,他在電腦螢幕留下這句話,「看到的人都很震驚,覺得這根本是瘋了。」

2007年,在離開同性戀者身分1年半後,麥克一字一句寫下自己離開同性戀生活的心路歷程。他知道這會讓許多過去認識他的人大感驚訝,而他生命中劇烈的改變,始於其內心對上帝的追尋。也在同年10月26日,他與帶領他認識神的女孩--蕾貝卡結婚。

在其自白中表明提到,同性戀者的性行為純粹只為「情慾享受」,而那永遠不可能讓人滿足。「那是神經刺激的反應,而非自然、正常的方式。『正常』指的就是正常,叫做正常是有原因的。」他表示,同性戀的思想透過某種強調是「自然」和「情慾」的方式來影響孩子,「這摧毀了的心靈,混淆、影響他們的性別發展。我當時沒有發現,直到我30歲。」

麥克與妻子蕾貝卡。 (照片來源/truthwinsout)

因為心中那股追尋真理的渴望,「我開始向內追求,耶穌基督一次又一次引導我,只要單純相信祂。」麥克認真禱告,才發現,「同性戀的生活形態讓我看不見真實的自己,我們沒辦法看見事實。」錯誤的生活形態,教導身在其中的人「同性戀的情慾不但可以被接受,甚至是好的。但卻沒有任何一個同性戀的的情慾,是與縱慾分開的。」

麥克發現,除非能真正愛自己,否則再多的情慾也沒辦法滿足自己。「同性戀的生活形態阻止我們向內挖掘,停在表層的滿足。因而看不見真實的自己-上帝所創造的自己。」

他提到,自己對性向的懷疑、與內心的不滿足有關,直到一次跟上帝禱告,「我想要明白上帝要我做什麼,我發現上帝不想要我繼續在同性戀的生活中。讓我知道這不是我的身分,異性戀才是。」

麥克進一步說,同性戀者的性行為無法帶來滿足,因為那是純粹從情慾出發的享受。並強調,同性戀者就和一般人一樣渴望真愛,「但心靈和生活若被放縱的慾望圍繞,心靈被困住,沒辦法感受到真愛。」

麥克也提到,上帝對很多同性戀者來說是敵人,「因為這不斷在提醒這些人『他們原本的樣子為何』,人們卻忽略這些聲音。」並表示,「我明白為什麼有些時候基督徒如此讓人害怕,因為他們某種程度上提醒了我們的良心,因為我們都有良心。那告訴我們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上帝在我困惑、失落、害怕、孤單和沮喪時來到我的生命。祂告訴我透過禱告,我沒有什麼需要害怕,並且我已經回到了家。」

「我的確相信同性戀生活形態是有瑕疵、錯誤的,一種扭曲的狀態,某種可以被完全恢復的狀態。」而麥克的改變,也讓人想起另一位知名同性戀雜誌出版人-夏琳‧可蘭(Charlene Cothran),同樣也是在信主後改變了性傾向,並且給了其雜誌新的使命,「我們終極的任務是為基督贏得靈魂,透過向身旁的人實踐上帝的愛。」

麥克感性說道,「我愛神,我愛我的生活。每一天我都為著還能呼吸而感恩。我不是要嘗試把這些東西強迫貼到誰的臉上,我只是想表達清楚--我能擁有一個好的生活,榮耀神的生活,是因為祂已經在我生命成就大事,無數的恩典難以計數。」

2017年釋出的《我是麥可》電影預告片。當中描述許多關於同志接觸信仰時,會遇見的各種掙扎。(影片來源/Zero Media)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