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在研討會開始前,主持梁大輝老師先帶領參加者為輕生學生默哀。

在研討會開始前,主持梁大輝老師先帶領參加者為輕生學生默哀。 (攝影/記者洪敬義)

從2015年新學年開學日(2015年9月1日)起,在香港就讀小學、中學及大專院校的學生,接二連三發生自殺事件,至2017年4月7日,已有65名學生選擇輕生,打破香港歷年學生自殺人數的紀錄,亦引起香港社會的廣泛關注。

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於6日晚舉行了「和平之子及坐言起行計劃之『自殺還是他殺?!』」研討會——從神學、教育、社區連結多角度,期待拆解香港學生的絕望呼喊。

與會者及講員專心聆聽女高中生的自白。

與會者及講員專心聆聽女高中生的自白。 (攝影/記者洪敬義)

與父母意見相左、同儕間的比較 令香港女高中生倍感壓力

研討會開始,由一位女高中學生訴說自身情況,與會者及講員均專心聆聽她的自白。

女學生以錄音聲帶向大家先講述來自家停的壓力:父母均希望她讀商科,因見許多商科出身的人,至少能月入4萬港幣(約新台幣16萬元)。但她仍以自己的興趣為先,選擇就讀文科。雙方均不願在學業取向上作讓步。她多次形容「家是避風港」,不懂為何在家仍要承受壓力?

父母拿孩子作比較,同學與同學之間也常存在著爭競,她除了倍感壓力,更覺得無所適從與不滿。跟朋友之間的話題亦從「憧憬理想」,變成「想辦法生存」。對於香港教育,她認為既忽略了學生的創意,亦缺乏了對學生的品格教育。

張銳輝先生引用不同報告、意見書及資源手冊,帶出香港現今教育狀況。

張銳輝先生引用不同報告、意見書及資源手冊,帶出香港現今教育狀況。 (攝影/記者洪敬義)

教育制度是否造成學生輕生的原因?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張銳輝先生教書超過廿載,他自言初執教鞭時,有較多時間能夠與學生踢足球,或者學生較常到教師辦公室與他聊天。不過,廿年後因忙於工作,以上的情況已不復見。

他認為,在廿一世紀的教育環境,香港教育制度仍沿用7、80年代的舊模式,犧牲了教學質素與學生,亦因為行政工作量與日俱增,與學生相處時間更少。

張銳輝引用世界衛生組織的預防自殺的支援模式,由老師識別出學校中較有危機或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再由社工、臨床心理學家作個別支援。

但實際上,老師的教學及輔導工作已佔4成工作量。編制上中、小學至少7年未有檢討,教師看顧學生人數增多、每周授課節數有26節;加上資源提供每年都不穩定,導致教師團隊長期難以留任外,亦難以建立長期的師生關係。

香港駐校社工亦長達16年未有檢討相關情況:中學駐校社工每周只有四天留校,每天只能面見三名學生,個案學生每周最多只能會面一次。小學甚至沒有駐校社工。

而香港教育心理支援不是每間都有,一位教育心理學家卻得負責多至10間學校,平均兩星期只能有一天到校。

這樣看似理想的香港學校環境中,張銳輝問,香港的教育支援制度,什麼時候才能夠從資源緊拙中的困境中出現轉機,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龔立人教授以神學角度如何協助學生走出困境。

龔立人教授以神學角度如何協助學生走出困境。 (攝影/記者洪敬義)

生命是旅程

龔立人教授認為聖經的教導,是以如何將生命聖化,從而如何活出潛能,及如何享受人生。

「我們並非去追究責任,如何阻止他們自殺也不是重點。」龔教授想轉換角度去看這不幸事情,從而帶出三個問題:

去了解為什麼他們會活得不快樂?活得不充實?

如何藉著基督信仰,去了解、體會學生內心的艱難處?如何以基督的盼望、創造力去支持他們活下去的力量?又如何活得豐盛?

如何活出學生多元豐富的可能性?

龔教授從這些問題帶出三種答案:從生活技能上去應對問題。當中包含評估問題所在、如何控制他們的情緒、如何解決當中問題。他提到,生命教育不是「生涯規劃」。要回到學生自己的主體性,協助他們如何思考與分析。

至於第三個問題,他以跟一所學校的交流作例子。校長有見校內學生自知沒有升上大學的能力與成績,想為他們注入一股衝勁。但龔教授提出反建議,除了部份較有資質的學生,可推薦較好的高中升學外,對在校學生應培養他們多元智能,從而找出他們興趣、及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他感到現今香港的學校就像自建一道防火牆,自顧著吸引學生入讀而著重一些校內學生成績、成功升上大學比率的數據,而非真正關懷學生的需要,忽略了對學生的多元發展。

伍桂麟先生在發言前,會上亦安排了一位母親以家書讀白。這位母親因女兒自殺,重新去看自己以往跟女兒的關係,繼而正面去看待女兒的離去。現今以自身經歷,去幫助同樣因兒女自殺的家長,一起同行。

伍桂麟先生在發言前,會上亦安排了一位母親以家書讀白。這位母親因女兒自殺,重新去看自己以往跟女兒的關係,繼而正面去看待女兒的離去。現今以自身經歷,去幫助同樣因兒女自殺的家長,一起同行。 (攝影/記者洪敬義)

對生死、冷漠 有更好的回應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遺體防腐師、小白花行動發起人伍桂麟先生說,一次唸醫學系的女學生跳樓自殺,引起醫學系的同學不斷的猜疑,繼而互相指責。

他發現醫學系的學生與社區、同學、家人的連結都很薄弱,雖然大多是高材生、被視為「成功的例子」,但他們一路以來的情緒與不快,卻鮮為人所知。

自殺事件後兩天,他帶來一塊留言板,讓同學與職員為逝去同學留言,並帶走在場提供的小白花。漸漸地,這留言板變成一個打氣的園地,能從中留意到同學們的情緒,同學間有時也會針對不快的事寫上心意與意見,讓系內的同學就算素不相識,都藉著留言板的一張張小紙張,能彼此關心。

「為何硬要魚去學爬樹?」主持人張大輝老師引用研討會開始時那位女同學的一句話作總結。盼能對學校的定位問題(是與學生同行?還是忙於補課、做行政或辦活動工作?)、成功的定義(追求成績?在多元智能發展都要爭先?有某種卓越便是成功?)、父母的真正期望(口中說沒期望是心底話嗎?)作出深切的反思。

主持梁大輝老師。

主持梁大輝老師。 (攝影/記者洪敬義)

 ▌HOT!!! 本周超熱門 ▌

福音動畫引發千萬人回響》你可能傾盡所有追求想要的 卻錯過神更美好的禮物

今入獄服刑 康希牧師:我接受未來的日子將會如何,並且心有平安

如何聽見神聲音 五步驟明白上帝心意

最平凡卻最美麗的低調婚禮 在眾人和上帝祝福裡完婚 Rain:她是我最棒的禮物

不要輕忽你的夢 夢境帶來的四種意義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