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因著題目,吸引來自不同教會與家庭背景的信徒父母彼此分享,有位單親母親帶著自己的一位小朋友出席。

因著題目,吸引來自不同教會與家庭背景的信徒父母彼此分享,有位單親母親帶著自己的一位小朋友出席。 (圖片來源/搜狐母嬰)

教會內常引「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這句話,但見香港時下不少孩童、青年近年選擇自殺,令父母、牧者、導師、前輩感到心痛。由出生到幼兒、小童到少年,究竟我們如何可令身邊的小孩健康成長、享受生活、珍惜生命,使其不會以為死路就是當行的道?思道平台前陣子舉行有關教育兒女的交流會,吸引不少信徒父母發表意見。

當晚由袁蔚然弟兄擔任主持,為大家的意見與分享作總結。

當晚由袁蔚然弟兄擔任主持,為大家的意見與分享作總結。 (攝影/記者洪敬義)

我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俗語有云「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當晚的交流會,有幾位家長的「家經」卻反轉了當中話語。

「我認為跟兒女的關係,先要陪伴他們,因關乎一種生命質素,並且是用生命來回應時代的一種方式。」常出席交流會的執事自言跟女兒的關係本來一般,在於彼此想法和價值觀不同。女兒在美國留學時,父女關係反而比以前好。他指,因面對面衝突的機會少了。

女兒回港後,彼此關係更好了。在於女兒找到爸爸以往寫的文章、著作。「藉著我以前寫的東西,她在字裡行間感受到爸爸的所想所感,從而改變了對我的觀感。」

「當我每次見到我兩位兒子吵架,我便感到很煩躁。」因個性不合而與丈夫離婚,病因生了小孩而患上產後抑鬱的子雯分享說,個人性格,加上還要照顧兩個小孩,使她手足無措。

「有一本書教人如何教導自己孩子,令我學會如何將管教的事交托給主去做。」看書的習慣,加上產後信主去教會,令性格較負面的子雯產生改變。藉聖經教導,遇到母子或者兄弟吵架,她選擇自行入房讓自己冷靜,然後看聖經。一小時後,她出來並以聖經教導兒子。「雖然之後他們常嫌我又以聖經去說教,但看出聖經的教導,他們有慢慢記在心上。」

「我喔,都沒怎教過我兒子,從小看他走路都『跳跳紮』便是他的健康人生。」國強表示,從小讓兒子自理生活,高中以前也少讓兒子到外面補習。但他亦感言,只有問道他的學業,兒子便感到緊張、有壓力,不過很快就學會自我疏導。此管教方式,讓兒子早於14歲受洗。叫國強安慰的是,太太離世前一年,眼見兒子找到心儀工作。見兒子能開心生活,國強知道,太太離去是沒憂心的走的。

而提供教會場地的牧師、師母,亦滿意子女的成長,以往跟舊教會的關係,沒想過當中亦令他們有所成長:在於在教會裡面看到不是之處,便有「不學」的念頭。師母很感恩分享,教會一次露營,兒子除為牧師充當總負責人,更代為處理青少年問題與關係。

如何幫助人家的小孩?

關於這題目,在場為人父母的,亦各有一套想法。

「我想自尋短見的年輕人,都是因為得不到期望的愛。」回看自己中學後經歷過離婚,但顧念到所生的兩個小朋友而打消自殺念頭的子雯,有感而發而說出這話。她與師母都認為,這方面大可不用孤軍作戰,既可易子而教,或者幾個家庭之間同時交叉支援。

主持人袁弟兄從小時常幫忙湊小孩,對於和小孩的相處,分享心得時說,可滿足小孩簡單的願(期)望,而非由無權的小孩去滿足大人(有權)的期望。他亦同意藉教會或所認識的家庭中擴大網絡,繼而互相支援。

阿力則認為,父母有困難應向教會尋求協助,這對升中的兒女有所幫助。更重要是,教會肢體若有心教導孩子,別人是看得見的,繼而願意留在教會裡。

此外,子雯認為小朋友要對自身負責,父母可從中給予意見,但最後的選擇權與是否接納,都由小朋友決定。國強補充,小朋友的責任,是自小培養的。

喬治則將目光再放遠來分享,認為責任是從錯誤中學習。在社會凡事要求做滿分而零犯錯的風氣下,他會勸新入職的同事可以慢慢做,就算錯了、可重來。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年輕人真的要學會「不懂則問」。

總結

現今教育子女的方式,父母既需要空間避免過於鞭策子女;而子女亦需要空間,從犯錯中得以成長。

大家認同每個家庭間建立一個連結網互相支援,同時因應現今社會風氣,避免當上怪獸家長。主持袁弟兄認為,這是一道曙光去提醒為人父母者。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因此我們的伺服器必須更有效率,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HOT!!! 本周超熱門 ▌

福音動畫引發千萬人回響》你可能傾盡所有追求想要的 卻錯過神更美好的禮物

今入獄服刑 康希牧師:我接受未來的日子將會如何,並且心有平安

如何聽見神聲音 五步驟明白上帝心意

最平凡卻最美麗的低調婚禮 在眾人和上帝祝福裡完婚 Rain:她是我最棒的禮物

不要輕忽你的夢 夢境帶來的四種意義

【加入今日報LINE群 成為轉化社群媒體勇士】

逾萬讀者都喜歡看,24小時陪你用「新聞」看見「基督視野」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