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丁松筠有2個弟弟,大弟丁松青同樣成為一位神父,與他一起待在台灣近半世紀。

丁松筠有2個弟弟,大弟丁松青同樣成為一位神父,與他一起待在台灣近半世紀。 (照片來源/丁松筠臉書)

光啟社副社長丁松筠神父(Father George Martinson S.J)今(31日)上午因心臟病發過世,享年74歲。

民國56年來到台灣的丁松筠,除了是天主教神父,也是英語教師、電視節目製作人、演員和主持人。他多才多藝,以「Uncle Jerry」(傑瑞叔叔)的名字出現在光啟社和長頸鹿美語的節目中,這位高大外國人說著中文、面露親切微笑的模樣深映在許多人心中,他的突然逝世讓許多人措手不及,相當不捨。

台北總教區司鐸程若石神父透過臉書貼文表示,丁松筠在端午連假期間病逝,移民署原本預計將在明日授予丁松筠台灣身分證,現在卻等不到了。但,他耕耘、陪伴這塊土地逾50年,在大家心中早已是正港的台灣人。

丁松筠個性不喜拘謹,多才多藝喜愛接觸人群。他說自己最喜歡唱的歌是「燒肉粽」。

丁松筠個性不喜拘謹,多才多藝喜愛接觸人群。他說自己最喜歡唱的歌是「燒肉粽」。 (照片來源/丁松筠臉書)

從美國到台灣,「我是美國製造,台灣加工。」丁松筠說。(影片來源/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

丁松筠生於美國聖地牙哥,24歲落腳新竹傳福音,一待就是50年。他和弟弟丁松青(Barry Martinson)被稱作「大丁、小丁」,丁松青也是一位神父,同樣奉獻一生給台灣,在新竹五峰清泉部落服務原住民40多年,且創辦第一所山地托兒所「聖心托兒所」,替外出工作的家長照顧孩子。

丁松筠從不會一個中文字到會講、會寫又會唱,他積極融入台灣社會,主持和演戲都難不倒他。台灣人可以透過英語教學節目、廣告或戲劇看見其身影,可說是台灣人最熟悉的明星神父。

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由光啟社和長頸鹿美語共同製作的《傑瑞實用美語》系列之外,他也以人道關懷的角度,製作以泰北難民為主題的紀錄片《殺戮戰場的邊緣》,得到金馬獎肯定,也頻繁參與各樣公益活動。

藉由大眾媒體潛移默化的力量,達到服務與奉獻社會的初衷,一直是他的希望。

丁松筠愛留台灣50逾年,在許多台灣傳播界的重要場合皆有機會見其身影。左上為丁松筠的利瑪竇扮相;右上為《傑瑞叔叔說美語》飾演郵差;左下為丁松筠與孫越和張小燕合照;右下為丁松筠在光啟社50週年慶上與崔苔菁合照。

丁松筠愛留台灣50逾年,在許多台灣傳播界的重要場合皆有機會見其身影。左上為丁松筠的利瑪竇扮相;右上為《傑瑞叔叔說美語》飾演郵差;左下為丁松筠與孫越和張小燕合照;右下為丁松筠在光啟社50週年慶上與崔苔菁合照。 (照片來源/數位傳播經典人物館)

2月13日,移民署親臨光啟社歡迎丁松筠成為台灣國民。接受訪問時,他多次提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從50年前到台灣的第一天就有這樣的感受,這裡的熱情,讓他成為這塊土地的一份子。

「剛來的時候,親戚朋友都在美國,有時候還是會有一點想家。但這裡不會讓我覺得我要回去看家人…不管是教會或其他團體,都把我當作自己人。」丁松筠打趣說道,「我會慢慢忘記我是外國人,有時候我真的會照鏡子,想說:我怎麼還是外國人?」

「有一次我在外面的游泳池,有一個人過來,我是那時後唯一的外國人。他就問我:你是一個人來嗎?我就告訴他,我怎麼會是一個人來,這裡到處都是人啊──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啊!」對他來說,不管哪個種族或信仰都是他的家人。「這個是我的地方。」

初來乍到,他對台灣很陌生,卻受到許多台灣人的點滴幫助,「大家教我很多…台灣是我的第二個父母──在美國製造、台灣加工。」

每次提到台灣,都可以看出他對這塊土地的愛。他提到,台灣的風景真的很美,但卻沒有什麼美得過「台灣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跟台灣人比較,一個外國人在這裡生活50年,我要想很久、才能真的想到一個不太愉快的經驗。」這裡人的熱情、包容性,讓丁松筠和他每一位來到此作客的朋友大感驚訝,「我覺得這是最美的地方。」

每年,他都要參加好幾場輔仁大學的同學會,那些都是他教過的學生,敬重他、喜歡他。過去為了備課,他每堂課都會唱一首歌,同時也為了精進自己的中文,「我知道我有很多地方不如台灣人,我的中國字寫得不好看,中國字看得很慢…我希望我能夠懂更多,學更多。」

總是覺得自己應該更了解台灣文化,他告訴自己要「活到老學到老」,「我希望我90歲的時候可以寫書法,看一些比較深的小說…這是我的希望。」丁松筠笑著說。

▌HOT!!! 本周超熱門 ▌

焦慮來襲? 10節經文安撫你的心

反同婚男「絕食請願」逾130小時,身體狀況處危險邊緣 盼蔡英文接受「同婚危害」陳情,傾聽庶民心聲

15位大法官中,仍有獨排眾議的聲音──黃虹霞與吳陳鐶的「部分不同意」與「不同意意見書」

裘佩恩:同婚釋憲後,接下來的戰場是「反歧視法」、「性別平等基本法」

4件事,讓你在職場更容易傳福音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