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7月初新上任的聖光神學院院長陳吉松,

坦言對於再次重掌院長一職感到深具挑戰。

 

赴美研修回台的他,將以何種新視野推行神學教育?

對於停滯多年的杉林鄉校地發展,又將如何重新啟動?

談及聖光未來,陳吉松已有清楚藍圖。

神學教育和教會不能脫節

神學院不可與教會脫節。

神學院不可與教會脫節。 (照片提供/聖光神學院)

「神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健康的教會!」陳吉松表示,歐美有許多富麗堂皇的教會,會眾卻非常稀少,因為當地神學教育多關在象牙塔裡做研究,和教會實際發展嚴重脫節。不願台灣步上這樣的後塵,聖光往後的神學課程與教會發展將更緊密連結。

陳吉松認為,神學院擔負兩個層面的任務:栽培全職工人,以及在職工人。栽培全職工人是傳统神學院的主要任務,不可忽略;可是,教會內約有70%上班族,也是神學院不能忽略的族群。他決定恢復職場宣教的在職進修課程,讓聖光成為孕育帶職宣教士的搖籃,延伸觸角到各個領域;在職的兄姊可利用每周兩個晚上時間進修。8月27日將在台北及高雄兩地招生,並於九月中旬開課。未來也對外將開設家庭、婚姻等課程,幫助牧者與弟兄姐妹自我進修。

看見大學與企業建教合作日趨頻繁,透過企業出資金,學校研發技術的模式,建立彼此緊密的關係。他認為,神學院與教會間的關係也當如此,因著這個概念衍生成立「育成中心」的想法,將神學教育與教會實際連結。

如未來計畫開始「個別指導」的課程,並進行恩賜調查,針對神學生未來將投入的服事禾場及環境,以及實際可能遭遇的困難、需要等給予意見;另外,神學生到教會實習,牧者的意見也將納入考核依據。

杉林校地第一期計畫 建宣教村、退修會營地

陳吉松上任後的另一項挑戰,就是8.2甲(約2萬5千坪)杉林鄉校地建設,日前已召開會議,底定校地規畫的輪廓,盼能盡速完成這項浩大工程。第一期計畫除了要興建教學、行政區及圖書館等空間外,還預計建設「宣教村」和「退修會營地」。

杉林鄉校地第一期規劃底定。

杉林鄉校地第一期規劃底定。 (照片提供/聖光神學院)

打造宣教村,是希望提供亞洲宣教士安息年時使用,藉由優惠的住房服務及進修環境,讓宣教士可以在此安靜幽雅的環境將服事經驗與心得編寫出版成書,協助後進的宣教士熟悉其宣教工場,並拓展神學生神國宣教視野。此外,因南部缺乏退修會營地,所以將不同類型、規模及多功能的營地納入興建規畫,未來可外借不同單位使用。

初期建校計畫預計需要2億資金,挑戰度確實很大,陳吉松還開玩笑說,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募過那麼多款項,唯能倚靠、交託上帝,也期許弟兄姐妹能以代禱和奉獻支持。

提出「IIIID」五大神學發展方向

陳吉松院長提出未來5大神學發展方向。

陳吉松院長提出未來5大神學發展方向。 (照片提供/聖光神學院)

針對台灣未來神學教育發展,陳吉松統整出五大方向,期許聖光和神學生能朝此目標邁進:

一、國際化(International):鼓勵神學生積極拓展宣教、牧養的國際觀,如與國外短宣隊合作,或派遣學生到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短期實習。

二、本土化(Indigenous):除了拓展國際視野,還必須徹底落實認識本土教會、文化與社會變遷的挑戰與衝擊,提出適當對策。

三、整合性(Integrative):跨領域整合是時下大學熱門的課程設計,有助學生系統化學習,培育多元領域的能力。陳吉松也想將這樣的概念應用在神學教育,將原本支離且學術性的學習,整合實踐與人際課程教導,讓所學更能適用於教會。

四、有趣性(Interesting):運用網路科技、多媒體教材,提升課程的「有趣性」,帶動學習的果效,新校區也將增設多媒體設備。

五、辨別力 (Discerning):要有辨別學生恩賜的能力,「喜歡」與「勝任」是兩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將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才能成就卓越的事工。

聖光神學院有一口號-前進聖光、接軌世界,「接軌」確實很重要,因為今日的神學生通常是明日教會的牧者,唯有當神學的「教」與教會的「行」緊密連結,教育才不會落入紙上談兵,復興浪潮將更快速降臨!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