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啟柏牧師。

陳啟柏牧師。 (攝影/記者洪敬義)

近年,中國興起「一帶一路」的經濟新策略,對於基督徒,該如何看待?或者在經濟方面,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7月15日,恩光書院舉辦了「基督徒對未來發展的遠景──從中國一帶一路與沈恩的經濟學理論說起」研討會,由美國波士頓基督教救恩堂陳啟柏牧師主講當中內容,並由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主任兼教授梁兆輝教授回應。

(攝影/記者洪敬義)

關於沈恩(Amartya Sen)的饑荒與自由

「出現在民主國家不論有多窮困,也不會沒有規模的饑荒。」這是沈恩的論調。

陳啟柏先簡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的生平,然後逐步講解他的經濟學理論,因其在印度成長經歷,令他致力在經濟學方面重點研究「饑荒」問題。在那論調上,執政的人在他人與獨立傳媒的監察下,資訊的靈通性會讓貧困的人得到及時與適當的照顧。因此他強調:「自由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和手段」。

基督徒如何回應沈恩的學說

陳啟柏以基督角度而言,我們應重新發現自由(Rediscover Freedom)與重新衡量我們的人生(Mismeasuring our lives)。

關於前者,他引用《路加福音》四章18-19節去說明:「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讓受欺壓的得自由……」聖經所說的自由是靈性及肉身都得到自由。另外,基督徒需關注的重點,就是自由亦包括「從罪的捆鎖中得釋放」。因為人的罪惡,即人的欲望,若用經濟角度去分析時看不到的。

他亦說,基督徒應重新衡量人生。雖然現今不少國家均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來反映其經濟發展。但他認為,GDP既不足以反映國民的生活品質,因為它無法量度自然資源、新發明及休閒等對生活很重要的元素。

一帶一路

陳啟柏指「帶」(陸)與「路」(海)包括洲際基建和鐵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基金和亞投行(經濟層面),及大學聯網(文化)。

不過他指出,「一帶一路」忽略「科技」與「年輕人」等元素:例如人工智能帶來對人的衝擊,人的工作將被科技取代;隔代矛盾尖銳化,科技令年輕人和社會的分歧愈來愈大;他又以15年後的美國作例,隨著科技的發展,能源例如用電的需求,亦將會增加。

他認為,與其投放金錢在基建等工業發展上,不如投放在醫療及教育等人文方面,因人總比硬件重要。

宣教前膽

「一帶一路在百年後會如何被評價,或如幾百年前英國人坐船前往中國宣教同樣的評價嗎?」

陳啟柏認為,「一帶一路」可以是一個傳福音的契機。他強調,這需以人文服務為主,並有高透明度;另外注意「一帶一路」國家有宗教自由的問題,與藉「一帶一路」需調整心態在哪方面。在扶貧的過程中,以這三部曲去進行:

首先是「授人以魚」,作短期性慈善的施予;然後是「授人以漁」,也就是教導他人如何持續地發展(長期),從而自給自足;最後一步,是「還民以清泉」,提供公義、自由的環境去發展經濟。

陳啟柏最後以四個可持續生活的要訣作總結:知足常樂、欠債還清、多重視人際關係,以及知天命而計算。他指「欠債」不只是欠人的債,還有樹、環境等天然資源;而「知天命」則指要有明確目標。

梁兆輝教授。

梁兆輝教授。 (攝影/記者洪敬義)

梁兆輝除了補充了沈恩其他資料外,他亦將「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劃」作一對照,他認為前者是「中國式馬歇爾計劃」,有可能藉援助他國來達致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亦為中國的產物提供一個市場,以外銷解決產能過剩情況。

對於自由,他亦引用了神學教授Roger Olson的觀點:放棄所有世俗文化所標榜的自由,並作神的僕人,向神順服。

▌HOT!!! 本周超熱門 ▌

結帳人潮大排長龍,客人的卡遲遲刷不過 神學生做了這件事,溫暖許多人的心

開創先河!美國白宮設立聖經研讀班 正興起屬靈覺醒運動

現在我有一個習慣,給歌迷簽名都會寫上「主佑」-浪子回頭張衛健

【有片】專訪/如何為基督贏得國家、使國家進入命定?慕約翰:我們需要處理「不同層面的黑暗權勢」

訪韓29專訪》宋逸民每次都禱告到流汗濕透 「我聽到一個話語:爆炸性的突破」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