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黃國倫牧師強調,父母若要教導孩子走「當行的道」,那就必須自己先知道什麼是人生當行的道路。 (攝影/記者陳衿妮)

由高雄牧者合一主辦、中華天父的心協會協辦,「下個世代的爭戰–重建家庭祭壇為主贏回未來世代特會」於12日邀請心欣城市教會黃國倫牧師擔任講員,分享「家庭價值觀:父母的使命」。

「專家」搞不定的,「聖經」都搞定了

 

從小就渴望有美滿婚姻的黃國倫,在研究所讀的是「家庭婚姻」與「兒童心理學治療」,後來又去讀神學院。透過在不同領域的學習,神讓他可以從人的身體、心理、靈魂多種角度來看家庭婚姻。

 

與師母剛結婚時,他正在讀研究所。當覺得學習的內容不錯時,就回家用在師母身上;那段日子,他每天回家都像變了不同的樣子,幾乎沒有一天是一樣的。

 

大家雖然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普遍都不曉得該怎麼「處理」或「帶領」。就像他,已經很認真的去讀研究所,也拿到碩士學位,還是搞不定自己的孩子。

 

在校期間,他曾向教授詢問:研究所所學的各家各派論述中,到底哪一個才是正式的、真正對的、完全實用的?結果,教授回答:「這個答案是取決於『你喜歡的是哪一派理論』,並沒有正確答案

 

直到有一次,他去到國外的一間教會觀摩,發現那間教會的孩子都乖得不得了,只有自己的孩子完全不受控制。於是,他向那間教會的長老請教如何教養孩子,受邀到對方家裡。

 

可預期的,他的孩子到了長老家裡不只頑皮搗蛋,還到處衝撞亂跑。他只能尷尬的在旁邊直說道歉,本來期待對方會說:「沒關係啦,每個小孩子都是一樣調皮的」怎知長老竟很直接的說:「你都沒有在教小孩嗎?」讓他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更加嚴格管教小孩。

 

接下來,他發現長老家不會刻意將玻璃杯這類的危險物品挪開,就讓杯子放在原來的位子,而期待孩子不會去碰撞到;這種「理論」,對學過各家各派教育理論的他來說,很難理解其中的道理與邏輯。長老問他:「你知道有關《聖經》中說到『教養孩童』的事情,是怎麼說的嗎?」他當下的反應是:「喔~《聖經》中有說嗎?

 

確實,現在進入21世紀,關於孩童的教養觀念已有很多「最新」、「最先進」的研究跟理論,有誰還會想到參考已有幾千年的《聖經》中所提到的「古老」教養方式!大家幾乎都是一窩蜂的看最新研究報告、學習教養的最新方法,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這世代最好、最優秀的人才。

 

長老對他說:「你真的需要悔改」接著又解釋:「現在很多的教科書或是研究報告,往往不超過10、20年,就會被社會淘汰,教學的理論是一套換過一套。但《聖經》就只有這麼一套,永遠都不會過時,也保證永遠都適用。」要他看過《聖經》中關於孩童管教的教導之後,再去找他。

 

回家後,他跟師母翻遍《聖經》中所有關於孩童管教的教導,開始發生一個極大的改變。

 

青年敬拜團帶領敬拜。 (攝影/記者陳衿妮)

 

從聖經中,終於找到最有效的教養孩子的方式!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

 

黃國倫首先提到,箴言中強調的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的關鍵是—你是否知道,什麼是那「當行的道」?

 

當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聽話、不接受管教,跟「學校」抗議教育已經走調,或責怪「教會主日學」為什麼沒有幫忙把孩子教好;但卻忽略了,教養孩童其實是「父母的責任」。

 

現代人普遍認為孩子「還小」,等「長大一點」的時候再教導他們,但這跟《聖經》中所提到的教養方式恰好相反。聖經中教導,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教養他走當行的道,他就「到老」也不會偏離。

 

「當行的道」,是一條我們都沒有走過的路!

 

身為父母的你該思考的是──如果連做父母親的人,都不知道什麼是「當行的道」?那怎麼會知道「孩子當行的道」該往哪裡走?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知道「孩子長大神要叫他做什麼」,那怎麼能引導孩子的人生走向正確的方向呢?

 

黃國倫最近在教會分享約書亞記時發現,當百姓要過約旦河的時候,約書亞要百姓「跟著約櫃」走。其中,「跟著約櫃」這句話中也隱喻了,神一直都是走在我們的前面、帶領著我們的。

 

約書亞說:「看哪,普天下主的約櫃必在你們前頭過去,到約但河裡。」—約書亞記3:11

 

他解釋,當時百姓們所走的路,是一條從來都沒有走過的路,是「跟著約櫃」而向前走的。非常稀奇的是,箴言中提到的這條「當走的道」,也是你我「從來都沒有走過的」。很多時候當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走」,是因為那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走過的;而我們「習慣走的路」,都是大家覺得安全的,並且走過的。

 

但我們「覺得安全的路」,往往「都不是當走的路」。這條「當行的道」,不但我們沒有走過,我們還需要讓孩子去嘗試「這一條連我們都不知道的路」。

 

許多父母非常關注孩童教養問題,而參加此特會。 (攝影/記者陳衿妮)

 

教育孩子的藍圖是什麼?

 

黃國倫分析,父母需要有「教育孩子的藍圖」來堅固孩子的核心價值,才能給出正確的價值觀,以至於孩子的認知能清楚到一個地步,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在哥林多後書中5:14-15提到,「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所以,這個「當行的道」就是「跟隨主」。

 

身為父母親的人必須明白,「教養孩童」是父母的「責任與使命」,不能把這個使命丟給其他人。所以,教養孩童不是只讓他去上補習班、學才藝、選好的學校而已;你心裡一定要有一個藍圖,不然無法教育你的孩子。

 

這個藍圖是「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這表示,「人的目標」應該是「向著神而活」、「為著祂活」;不再是「為自己活」。

 

每個人都想用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黃國倫表示,他主持過無數追思禮拜,發現每個人都想用「成就」證明自己的價值,但卻很少人思考,單單因為你信十字架、接待祂且傳揚祂的名,就足以證明你是「神的兒女」,而這就能成為你「生命的價值」!

 

在每場追思會、告別式上,幾乎都是歌功頌德般在證明「躺在棺材裡的那個人是有價值的」:他是某某公司總經理、他賺了多少錢、他擁有多少企業來證明「他是誰」,但當親友離開追思會,要封棺的時候,至親的家人在死者的旁邊,往往真正想說的心裡話,都是跟「他的身份」一點也沒有關係的事情。

 

人的一生,用盡最大的力量,都是想要用「自己手中所做的事情」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也很自然的將這樣的價值觀帶給下一代,且為了希望孩子可以有所成就,把自己無法完成的目標都投射到孩子身上;這將使得孩子的價值觀產生偏差,遠離「當行的道」。

 

與會的會友一起低頭為家庭禱告。 (攝影/記者陳衿妮)

 

人往往把「神給的禮物」,「當作神」在看待

 

黃國倫認為,很多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點,而有各式各樣的期許,這讓孩子走上「父母希望他去走的路」,並不是「他當走的路」,將使孩子「找不到人生的出路」或「不會為主而活」。

 

他強調,教養孩子使他走「當行的道」的概念是—神一定是我們的中心,我們的價值觀是圍繞著祂。如果,你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與方向?就算你有穩定的聚會,或再多的禱告、服事,都只是在服事你自己;不會對你的生命帶來什麼改變。

 

人還有一個最大的盲點,就是常常把神賜福給你的那一個東西,變成絕對的;那個東西往往「取代神」,變成「你的偶像」。例如:神賜福讓你事業成功,或讓不孕的妳有了孩子,但這些祝福到最後成為你的一切,也變成你遠離神的原因。

 

人其實很可憐,當有缺乏時,就跟神呼求將祝福;當神把祝福賜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又把「神給的禮物」,「當作神」來看待。

 

所以,孩子若沒有看見「父母親活著就是在為神而活」,就永遠不會有正確的價值觀,他將看不見你所服事的上帝,也沒有辦法進入狀況。

 

教養孩子,要從「父母悔改」開始

 

人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超過在乎「上帝怎麼看我們」;同樣的,你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的孩子」,也超過在乎「上帝怎麼看你的孩子」,這使得我們一直活在壓力裡。一個人如果沒有習慣「圍繞神」,那他的「世界」與「價值觀」將完全失喪。

 

黃國倫強調,教養孩子要從「父母悔改」開始;因基督徒的很多價值觀,其實跟世界沒有什麼兩樣。所以,我們需要悔改來到上帝的面前,認知到生命的一切價值,其實有上帝就夠了。

 

人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我要有做什麼有價值的事」或「擁有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但你在追求的這個價值,其實透過十字架的救恩,神早就給我們了。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看見,那你的孩子是不會跟隨主的,當他長大離開你的時候,也就是離開神的時候。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