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王弟兄信上帝,開始就不是那麼信...」王建煊說自己是一般平信徒最好的榜樣,沒有神蹟式的經歷,靈命平實成長;但隨著年紀愈長,信仰的火卻愈燒愈旺。

監察院長王建煊的信仰沒有大風大浪,卻也平實幸福。

監察院長王建煊的信仰沒有大風大浪,卻也平實幸福。 (攝影/記者黃莉雯)

現任監察院院長王建煊,素來給人一種肅然起敬的感受。雖然有著「小鋼炮」、「王聖人」的外號,但談起信仰,王建煊就如同他所穿著的粉紅色立領襯衫,給人一種溫暖的親切感。

除了任職公務,王建煊與妻子蘇法昭平日積極投身助學、濟貧等公益,二人更簽署承諾身後捐出大體作為醫學研究之用,退休金也已捐出大半成立照顧年老無子嗣者的「無子西瓜基金會」。在他們身上,也許看不到信仰的大風大浪,但其生命中勇敢去愛的真性情,卻因著信,顯得格外清晰。

信仰之路 王建煊:現在的我,比妻子還火熱

年輕時的王建煊娶到成大中文系第一名畢業的才女蘇法昭,成為眾人欣羨的對象。

年輕時的王建煊娶到成大中文系第一名畢業的才女蘇法昭,成為眾人欣羨的對象。 (照片提供/蘇法昭)

敢言、具強烈道德家風格的王建煊,令人好奇其個性和信仰相遇後,有沒有被「厲害的」調整過?王建煊說:「我的個性幾乎所有都被調整過…」今年73歲的他說,靈命成熟了,成長自然愈來愈多,個性被調整是必然的。

王建煊強調:「靈命好不是指信主的日子有多久,有人10歲受洗,但活到60歲卻沒去幾次禮拜,什麼也沒做,靈命一塌糊塗。」

王建煊就讀成功大學時,跟著當時的女友蘇法昭上教堂,「蘇老師成長在基督教家庭,我岳父是信友堂的長老。」那時的王建煊,心裡明白未來的岳父母期待女婿是位基督徒,可以和女兒同負一軛。「我愛他們的女兒,就不要在這點上讓他們擔心。」因此,攻讀台大碩士時就在信友堂受洗。

信仰之路走了50多年,稱自己幾乎沒有叛逆期的王建煊,身上並沒有大風大浪或「神蹟式」經歷。「我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寫的信仰歷程,是一個很平凡的基督徒;如果真要說,就說平實是福。」走理性路線的王建煊,笑談自己也曾希望牧師的講道「最好像女生的迷你裙,愈短愈好」。但如今愈近晚年,信仰的火卻是燒得愈來愈旺。

「我覺得現在的自己,比妻子的信仰還要火熱。」王建煊說。

王院長辦公室一進門就能看見這幅聖經字畫。

王院長辦公室一進門就能看見這幅聖經字畫。 (攝影/記者黃莉雯)

別做信仰急猴子 以免成為「中輟生」

「不要擔心自己還沒有搞懂,信仰認真地慢慢走,就會像王弟兄那樣。一開始他也是馬馬虎虎,聽講道也喜歡愈短愈好。」王建煊歡迎別人用他做例子去鼓勵人,因為他一開始在信仰上也不算太認真。

「我的模式可能才是大多數基督徒的寫照。因為以我的理性來看,神蹟奇事的經歷有時給的信仰幫助並不大。」 「信仰是一步步帶的,有些牧師對待信徒像急猴子,人家才剛開始從幼稚園起步,一下子就想要他們去唸高中,有的信徒讀不下去就只好逃學,成了信仰中輟生。」王建煊強調信仰急不得。

信仰內化成力量 王建煊:神用講道裝備我

王院長辦公室中有不少信仰小物品,讓人感受信仰生活化的一面。

王院長辦公室中有不少信仰小物品,讓人感受信仰生活化的一面。 (攝影/記者黃莉雯)

王建煊說現在雖然70古來稀,但想當初「出道」很早。「才40出頭就當上經濟部次長,當時是青年才俊又是個基督徒。」因此開始有人邀他講道。「面對信仰領域的演講讓我很緊張,但也就去了!」他形容自己一上場膽顫心驚,但是就這樣愈講愈多,最高記錄是曾經在美國5個禮拜,連續講了58場道。「可能比一般牧師的經驗還多些。」他說。

「我現在看來是神的帶領,神用這樣的方式裝備我;準備講道時,讀得資料和準備的東西愈多,靈命就愈成長,因此道講得就愈順,膽子也就愈大。」王建煊覺得這是教學相長。

除了講,他更覺得透過這個良性循環,主耶穌住在內心的感受也愈發地深刻。「感覺信仰一開始只碰到我的肚子或皮膚,但現在是進入內心了。」這種生活化的信仰比喻,讓人聽了不覺莞爾。

大陸信仰見聞分享 基督、耶穌誰是哥哥?

擅長講小故事並且連結《聖經》真理的特質,只要接觸過王建煊或讀過他書的,都不難發現這個特點。「我的反應和連結的能力,是神給的恩賜。但我講的只是小米稀飯、蔥油餅,教會牧師講的才是牛排、主餐。」他站在平信徒的角度分享生活經驗,內容顯得更平易近人。

王院長分享最近正在看的《烏腳病之父-王金河的故事》,上面滿滿都是重點劃記。

王院長分享最近正在看的《烏腳病之父-王金河的故事》,上面滿滿都是重點劃記。 (攝影/記者黃莉雯)

王建煊分享真實發生在中國大陸,但在台灣看來卻是很不可思議的信仰故事:有位鄉長的兒子禱告得了醫治,因此村子裡上百人也都信了主。「福音很興旺,但沒有人跟進、造就,」結果出現了一個對話。有人說:「基督是哥哥,耶穌是弟弟。」馬上就有人反駁說:「不對吧?我看到的耶穌基督,所以耶穌是哥哥,基督才是弟弟!」

四、五年前,王曾在上海名人街上遇見一位老太太,問他「你信的是耶穌,還是基督?」她說「我也是信耶穌的,這和你們信的基督教有什麼關係?」如今談起,仍讓王建煊記憶「猶驚」。

「信仰,要幫助人跟上去。」神蹟或小故事幫助人信仰入門,但是接下來就要繼續造就跟進,否則就不妙了。

不過他也提醒:「台灣不要有屬靈的驕傲,中國的熱心真的比我們強多了。」中國教會過春節初一到初三,很多都一連辦九場佈道會;反觀台灣過年,週報上打的字是「適逢春節,聚會暫停。」相比之下,真令人汗顏。

勤於筆記 記錄生活 感恩愈顯多

白色沙發旁的加利利海濱景色,為王建煊前往聖地旅遊時的攝影作品。

白色沙發旁的加利利海濱景色,為王建煊前往聖地旅遊時的攝影作品。 (攝影/記者黃莉雯)

能講道,能出書,書中各樣小故事引人落淚有時、大笑有時。「怎麼有那麼多故事寫?」王建煊歸功自己20年來累積的習慣,除了大量閱讀,也隨身記錄。他拿出口袋裡的筆和紙,「有感動就記下來,寫滿了就訂在一起,需要靈感時就可以派上用場。」勤快的筆下功夫,是王建煊著書的關鍵。

除了紙筆,現在他還多了台數位相機,書中相片幾乎都是他自己拍的。監察院的辦公室裡還放大了一張他在以色列加利利海的攝影作品。

講話透澈,不喜歡客套話的王建煊認為做人「誠實和榜樣是最重要的」。遇到婚喪喜慶場合,他總要抓住機會傳福音,「是基督徒,就要抓住機會傳福音,但不要長篇大論。」話如其人的王建煊,也許有時真的「烈」到讓人受不了,但這份力道就如同光與鹽,也許很烈,但卻能夠讓這個世界不失其味,有正直與光明相伴隨。

「想要勸別人,自己沒有榜樣是行不通的。」 王建煊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