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9-20

「傳福音」是耶穌囑咐門徒的大使命,而基督徒該如何「建立教會」,讓福音廣傳,完成神的大使命,是基督徒被教導要去實踐的重點;但不可否認,也有隨之而來2000多年的「過時觀念」。前美國全福會會長張宜興牧師提出,基督徒是否以「新酒」和「新皮袋」思維,來看如何「建立教會」與「傳福音」!這是非常重要的。

 

「教會的建築物」是從第四紀才開始存在的

回顧歐洲國家,所謂「教會的建築物」,在第一、二、三世紀是不存在的。

 

一直到第四世紀,羅馬政府覺得,好像無論「如何的逼迫基督徒」,都沒有辦法影響到他們的成長;更棘手的是—基督徒都是在較為隱秘的場所或家中聚會,政府根本無法知道他們私下在做什麼。

 

張宜興說明,為了方便觀察基督徒到底在做什麼;因此,羅馬政府開始「不逼迫基督徒」、「不殺基督徒」,但要求他們就在各自所屬教會的這種形式建築物裡面聚會,不要繼續隱密的聚集在家裡面,這是為要方便觀察他們到底在做什麼。所以,「教堂」這樣的文化,就從第四世紀開始被發展出來。

 

「教會」這種形式的建築物,此「教堂文化」之所以形成?在最開始之初,是為要讓羅馬政府能「方便監督基督徒到底在做什麼」而形成。

 

反觀,耶穌一開始在傳福音的的時候,並沒有去「蓋教會」、「蓋會堂」;祂所使用的場地,都是沿用當時原有可運用的空間或資源,去建立「教會」、「肢體」與「ekklesia」。包括祂一次講道,讓幾千個人能聽清楚,都是運用當初「照著地形模式蓋出來的建築物」,讓聲音可以傳達到很遠的地方都還能聽得清楚。

 

「教會」的原文「ekklesia」,有「議會」的含義,它事實上是一個「政治團體的議會」。 (資料來源/信望愛資訊中心CBOL原文字典)

 

觀察不同體系所形成的教會

張宜興提到,從13歲時就進入到教會,覺得「建立教會」就是以一個固定的模式在發展。32歲時,大約是一個800人規模的教會理事;其任職教會理事時,需要管理教會財務的支出、收納,並監督錢的支出流向。

 

經過整理後,他非常驚訝,教會最大比例的支出竟然是「房貸」,其次是牧者與同工的薪資,在扣除掉教會基本的維修、更換、清潔的費用後,最後剩餘可以支持宣教費用的比例其實僅約剩下2-3%。接著他又發現,多數的教會,其實也大多是這個狀況。

 

「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6:19-21

 

他表示,《聖經》中提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當教會真正用在「宣教」事工上的經費比例並不高時,是很難將神所囑咐「傳福音的大使命」傳遍天下。

 

「教堂」這樣的文化,就是從第四世紀開始。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從不同體系所形成的「教會」來看不同方式的運作

因著在教會中的服事,張宜興觀察出教會現有的「運作方式」與「模式」是不太行的;而他在偶然的機會中聽見一位亞洲華人牧師的分享後,意外的找到出路。

 

那位華人牧師分享了該國家中,兩個地區不同的教會,過去的運作模式。

 

【A地區教會運作模式】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馬可福音10:29-31

 

A地區教會運作模式,選用馬可福音10:29-31的教導,為福音撇下房屋、弟兄、姐妹、兒女、田地;如同經上所記載,他們在傳福音的過程中,不斷受到逼迫。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經濟上最重要的就是有人耕田,但這群弟兄姊妹認為「得著福音的人」就會「得著復興」;於是,他們硬是行出這句教導的生命——他們不管田地的耕種了,也放下父母、妻子、兒女,去外面到處傳福音。

 

而因著他們選擇了這樣的傳福音運作模式,結果他們無論傳福音到哪裡,「貧窮」就跟到哪裡。這也造成了,當地的政府不明白他們的「宗教信仰」到底是什麼樣的思想與思維,會讓他們選擇拋家棄子,一天到晚出去傳教;因搞不懂他們,所以就一直逼迫他們。

 

【B地區教會運作模式】

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他們同業,就和他們同住做工。—使徒行傳18:3

 

B地區教會,發現A地區教會的傳福音模式,會不斷的受到逼迫,是行不通的。於是,他們採取了保羅傳福音的模式,以自有的「一技之長」自給自足,並且與同業的人同住做工。保羅不仰賴福音為生,他跟使徒一樣本身就有一個「事業」、「技術」,他是自己賺取生活費與其他的開銷。

 

B地區教會在當初的那個年代,照著當地人的需要來開工廠、公司。他們開工廠所聘請的員工,故意有95%不是基督徒。並刻意在每週星期五提早下班1、2個小時,邀請他們自願留下來的人,來參加聚會、敬拜、查經、禱告;當這樣的模式持續經過兩年後,往往95%的員工,都會變成基督徒了。

 

他們不斷持續複製這樣的模式,如果到另一個地方,有市場需求時,就又會去那邊開一間工廠、公司;以這樣的循環複製,他們在每一個小城鎮中,往往就有5、6間不同的公司。他們所到之處,不只增加了當地的就業率,也帶動了當地的稅收,因此所到之處,政府都非常的歡迎他們,也不會對他們有任何的逼迫。

 

他們每次去到一個地方開公司時,如果有任何「教會事工需要的支出」時,大家就把錢拿出來奉獻,再以這些奉獻款去開另一家公司,且按照奉獻的比例,大家都在新公司裡佔有股份。大家都是非常開心喜樂的拿出錢來奉獻,去做神的工作,建立神的國。

 

他們不只站立在「工商/經濟山頭」,也對「政治山頭」有極大的負擔。他們很早就開始教育下一代,一定要進入「政治界」,也期待在政府中能有高比例的基督徒,能夠來影響「國家政策」的決策權。
 

張宜興牧師(右一)。 (照片來源/張宜興牧師)

 

只有「新酒和新皮袋」的思維可以帶來突破

張宜興從19歲開始加入華人全福會,約在32歲當上美國全福會會長。他因著精通中、英文,而同時參加華人全福會與美國全福會的聚會;其指出,之所以有機會被選為會長,是因他開始接觸美國分會時,就積極在華人全福會與美國全福會之間做一些連結。

 

當時美國分會已經越來越沒落了,多數分會都僅剩10-15人在聚會。當美國分會透過事工連結,看到華人分會聚會時都約300多人,並且呼召時都會有30-40人出來信主,而感到大開眼界。

 

美國全福會這才驚覺華人分會的興旺與復興;後來他們的高階決策者,詢問張宜興是否可以來擔任會長一職。

 

他在當會長之前就已經看出美國分會「不成長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一直懷念著30-40年前的榮景。在之前,美國分會每次聚會都是幾百人參與,會友在做見證的時候,也都感到非常光榮。

 

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美國分會的「聚會方式沒有改變」,甚至「變得宗教化」。聚會時跳靈舞、說方言,過於強調這類屬靈的彰顯,造成新朋友不只搞不清楚狀況,也很不習慣;這導致新朋友都留不住,在此惡性循環下,他們也變成不去邀請任何的新朋友。

 

他接任會長後,開始做出很多改變,將所有被外邦人看起來是「屬靈活動」的宗教活動模式,全部挪掉。保留了全福會聚會時,三個人可以起來做五分鐘見證的傳統;又加上一般商會中,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分鐘換發名片自我介紹的機會,來吸引人願意參加聚會。

 

結果在短短一個月內,他的分會從10幾人增長到40幾人,且又在很短的時間內分出去「其他的分會」。在這樣增長的過程中,卻面臨到分會中較年長的會友不適應「新的聚會模式」,而要求改回原來的「老朋友的聚會模式」。

 

張宜興認為,這就是「新皮袋」與「舊皮袋」的衝擊,若改回舊有的聚會模式,這樣美國全福會就不再是一個「福音站」了,會變成只是基督徒去參加的「俱樂部」。

 

之後他選擇離開美國全福會會長一職,接著以之前推動的新模式,與一小群同心合意有相同思維的人,出來成立一個基督徒的商會。在他來台灣之前,這商會成長得非常快速,很快的變成三個分會。

 

他強調,只要教會願意「更新舊皮袋思維」,不在被侷限於過去「舊有運作模式」,且需要有「針對市場與文化變化的敏銳度」;知道在「新的世代」,要帶來「新的酒」與「新的恩膏」,去為擁有「新皮袋」來做準備,就有機會可以快速增長。

 

在兩千年前,耶穌傳福音都是利用現有的資源,不是去蓋一個教會。兩千年後,在上述的B地區教會,也完全不用錢去蓋建築物來當作教會,而是用現有的工廠、職場空間、家裡,以家職場教會的模式來運作。

 

他表示,如果教會還停留在要「蓋教會」,而不是運用現有資源的這種概念下,勢必是無法迎接突然來到的大復興。到時候,若一下子數十萬人、百萬人歸主,卻還堅持要蓋教會來容納這些人,速度上一定是來不及的。

 

因此,跳脫出「蓋教會」的模式,更新「舊皮袋」的思維,才能迎接大復興的來到。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