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路加福音15:4)。

 

近代的管理學,愈來愈依靠數字;工作的成效,由數目顯示;甚至教育的成果,也完全看量化的數據,這是很大的危險。人若只看數字,將看不到實情;數字呈現廣義,看不到個別。人若追求數目的滿足,無意中會將數目當偶像,為數目的多巔狂,數目的少焦慮。

 

數字不能反應實情,例如國家常用「失業率」,判斷經濟市場的好壞,其實失業率,無法呈現失業者的痛苦。對一個男人,失業代表價值的失落,自尊的打擊,社會的疏離,能力的不受肯定。失業或低薪,使他無法照顧家,那不只是一個人的痛苦,更是一家人的痛苦。失業率雖低,若是普遍低薪,痛苦率將高。痛苦率難以量化,我們不要被容易量化的誤導。

 

國家領袖、行政首長,不要滿足於數字的調查,要接觸市井小民、農夫、漁夫、流浪漢與窮苦者,才能感受到冰冷的數字,沒有呈現的溫度。數字是項指標,但絕對不是最好的指標。我們不要落入看數字的多少,來判斷成效的陷阱。我們要有不受數字束縛的自由,不為數字拼命的恩典。

 

耶穌有一百隻羊,少掉的一隻,那不過是百分之一的損失,統計上是極不顯著。九十九隻不是比一隻重要嗎?但是耶穌在乎那一隻迷失的羊,這是天國的經濟學--不以九十九隻為傲,講救回一隻的恩典。我們要以上帝為標竿,合祂心意的數目會跟上。而非追求自己所要的數目,要上帝為我推動。

 

我學生時代,我的輔導陪伴我四年,每周見面。我經常稀奇他為什麼不去幫助更多人?祇花時間陪伴少數人。值得嗎? 他沒有回答。但是我在他身上,看到耶穌在乎一隻迷失羊的愛。

 

扭轉時代的關鍵者,是少數。中流抵柱,不求多。同學,上帝給人的救恩,永遠是個人,不是群體。幫助少數的人,多數的自然會跟上。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