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在改變的時代中,重新發現「宣講」的力量。

台灣神學院蔡慈倫教授為國內少數鑽研講道法的女性基督教學者。

台灣神學院蔡慈倫教授為國內少數鑽研講道法的女性基督教學者。 (攝影/記者黃莉雯)

「傳統的講道法,是透過演繹法把不同的磚塊疊起來,築成一面牆;新的講道法則像一棵樹,以歸納法把主題用不同的情節呈現出來,更具有生命力且貼近生活。」蔡慈倫教授顛覆一般人對教講道法都是老學究的刻板印象,以專業又敬畏主的態度,分享講道法新趨勢。

如同一門藝術,「講道學」自1970年開始獨立成為一門課,「以前只把它當作修辭學的一種,把聖經詞句詮釋出來、不失原意即可;但如今它是門藝術、是溝通,不只詮釋經文,還要詮釋聽眾。」曾牧會二年、在美國德魯研究學院攻讀9年,現今任教於台灣神學院的蔡慈倫,點出新舊講道法的最大不同。

新講道法:一個焦點、一個功能

前來參加者大多為牧師傳道人,懷恩堂樂民館幾乎座無虛席。

前來參加者大多為牧師傳道人,懷恩堂樂民館幾乎座無虛席。 (攝影/記者黃莉雯)

講者有沒有辦法用2至3句話,就把講道重點說出來?蔡慈倫對在場近200位來自台北、嘉義、台中、屏東的牧者們提出挑戰。「如果沒辦法,那麼可能連你自己都還不清楚要講的內容是什麼。」

她表示,講道就是要點出一個清楚的動機,「一個焦點、一個功能」是新講道法的最高指導原則,不要讓過多的焦點模糊了聽者的思緒,「讓聽的人清楚領受後,他們可以做出回應。」「寫講章是一趟旅程」,蔡慈倫描述講章預備如同尋找真理的過程,講道者要帶領聽眾進入真理的實際運用,才是成功。

「傳統講道法,比較適合套在教導類的主題上。」因為太著重教導,傳統講道除了一開始就開宗明義把主題挑明,失去新鮮感外,重點條列式有時也落入了「重點和重點之間有時毫無關連,只是用最有系統的方式把所有重點組織起來而已,重點太多聽者並不容易記,也無法把聽到的各樣重點運用在生活上。」當人們和經文產生距離,信仰生活化就顯得困難。

傳統講道法,是把固定的型式套在不同的主題上。蔡慈倫說,對真理的詮釋若只有一種方式,實在太可惜了!以「苦難」主題為例,其複雜性就無法以幾個要點陳述完全,「往往把生命議題或基督教的信仰過於簡化。」型式不變的教導模式,就算每次主題都不同,也很難有新鮮感。

「就像你每次都穿黑色衣服,就算自己知道款式不一樣,但在別人眼中看來其實都是一樣的。」用衣服顏色來比喻,蔡慈倫的舉例很鮮活。

新講道法 給聽道者一個會向前移動的故事

蔡慈倫教授新書《當代基督教講道學》24日由校園書房火熱出版。

蔡慈倫教授新書《當代基督教講道學》24日由校園書房火熱出版。 (書封提供/校園書房)

講章要動人,要具備「動力、整體性、高潮,以及想像力、故事、意象(image)的使用」,講道中的主題若不連貫,邏輯之間沒有相互幫補,很容易就被會眾發現。在新的講道法趨勢中,講道者絕對要發揮對聖經的想像力,讓講章成為一個能推動人向前進的故事,如此才能吸引人。

但不論講道方法再多變,絕對不能忘記的是「耶穌和福音,永遠是講道中的最高潮。」蔡慈倫提醒。

此次由校園書房主辦的校園牧養更新研習會,邀請9月剛出新書《當代基督教講道學》的蔡慈倫博士,以「新‧講道法」為題在台北懷恩堂樂民館分享,除了闡釋最新講道法的理論與實際外,還介紹了「故事性講道法」與如同拍電影手法的「四頁講章」講道法,有興趣更多了解可上校園書房官網。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