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宣告破產,許多檯面下隱藏已久的經濟地雷接連引爆,如同骨牌效應般,一個接著一個應聲而倒,引發舉世震盪的金融海嘯,其他各國經濟深受其害,哀鴻遍野!

三年後,全球的景氣春燕尚不見蹤影,卻又面臨可能陷入二次全球經濟衰退的恐慌之中,歐洲希臘的國債危機,幾乎就要拖垮整個歐元體制,許多專家擔憂,若不能妥善處理,其影響可能遠超過雷曼效應…

許多人心中不禁要問:曾是世人眼中最強的兩大經濟體:美國和歐盟,為什麼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加速崩毀中?在以下的專題報導中,將從全球經濟發展趨勢與實際數據分析,找出背後不為人知的關鍵因素!

溫英幹博士對基督教信仰與國家經濟發展關係進行分析研究。

溫英幹博士對基督教信仰與國家經濟發展關係進行分析研究。 (攝影/記者吳佳玲)

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及元智大學資深客座教授的溫英幹,擔任美國冠冕財務事工美國華人外展事工主任,曾發表專題演說,分析基督信仰與經濟發展之間的正向關係。

世界經濟主力國 多基督教國家

溫英幹在分析中指出,目前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共有33個會員國加上歐盟,幾乎涵括所有先進(工業)國家,與幾個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另外加上「金磚五國」,成為主導世界經濟最主要的勢力。

在OECD內部代表先進國家的發展援助委員會(DAC)共有23個會員國,外加歐盟。其中只有兩個不算基督教的國家,就是南韓與日本,卻都深受基督教影響。南韓全國基督徒人數超過30%,是後起的基督化國家;至於日本,雖然國內基督徒人口不多,但今日的強盛根基於明治維新時代的改革,承襲西方(基督教國家)的政治制度、社會典章,進而擠入先進國家之列。

基督新教帶動近代西方工業革命

基督信仰帶動西方工業革命,使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圖為美國華爾街金牛。

基督信仰帶動西方工業革命,使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圖為美國華爾街金牛。

德國政治經濟學家馬克思˙韋伯(Max Weber)曾指出,自1517年起,更正教(新教)改革影響現代社會興起甚巨,其中又以加爾文(John Calvin)為首教導的概念—信徒自給自足、簡樸,以及鼓勵儲蓄與投資的基本態度,影響大量職場工作者。

新教倫理影響資本主義的形成,以及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西歐及北美的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出現,人們開始發展企業、積累財富,個人帶著強烈宗教信仰在職場上盡力工作,以尊榮神。

基督信仰消長 全球經濟重新洗牌

不論是泛基督徒(上圖)或新教徒(下圖)人口比例,非洲與亞洲快速成長,而美國與歐洲國家逐年下降。

不論是泛基督徒(上圖)或新教徒(下圖)人口比例,非洲與亞洲快速成長,而美國與歐洲國家逐年下降。 (圖表提供/溫英幹博士)

本是基督教重鎮的歐美國家,因著工業革命,邁入前所未有的榮景,但在過去幾十年已經逐漸世俗化,基督教在發展中國家卻迅速興旺,以世界洛桑福音會議之見,基督教發展重心逐漸從西方、北半球的先進國家,轉移向東方、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預估2050年之前,基督教在發展中國家將有空前未有的大復興。

基督教信仰的消長,影響全球經濟重新洗牌。21世紀前的美國與歐盟,居上不居下、居首不居末;但21世紀之後,因著與神的關係逐漸疏離,經濟上開始出現了嚴重的赤字,國家政治開始動盪不安,美國、英國、希臘…等國人民走上街頭,抗議日趨嚴重的失業問題。

希臘國債風波導致歐元幾乎面臨崩解,更可能陷入二次全球經濟衰退中,因著這些負債國,舉世受害。

分析以先進國家為首的G7和以發展中國家為首的E7國家總收入一覽表。1980年,E7只佔15%;到了2010年,E7上升至30%;預估到2030年,G7與E7將打平;到2050年,E7將比G7國家收入高出64%。

分析以先進國家為首的G7和以發展中國家為首的E7國家總收入一覽表。1980年,E7只佔15%;到了2010年,E7上升至30%;預估到2030年,G7與E7將打平;到2050年,E7將比G7國家收入高出64%。 (圖表提供/溫英幹博士)

遠離上帝之際,經濟衰退之始!

自1970年之後,美國聯邦政府預算開始出現赤字。

自1970年之後,美國聯邦政府預算開始出現赤字。 (圖表提供/溫英幹博士)

反觀美國,溫英幹教授引用數據(見右圖)表示,1970年之前,美國聯邦政府的預算大致尚可維持平衡;但在1970年之後,除了柯林頓執政後期,其預算開始長期出現赤字。

連帶的為了挹注赤字,聯邦政府的公債也持續增加中。截至今年9月止,美國公債已經高達14兆美元,平均每天以39億的速度在增加。

《聖經》管家神學 國家昌盛富強之道

印尼冠冕協會理事長陳洪傑博士表示,基督徒不單是要尋求神的祝福,也要遵守神的誡命;凡遵守神誡命的,就必定蒙福。雖然在歐洲與美國基督徒人口還是很多,但如果他們持續遠離神,不順服神的誡命,就成了「有名無實」的基督徒。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成為一個名義上的『基督教國家』;而是要在實質上,成為一個『基督門徒的國家』。」陳洪傑說。

《聖經》原則是要先儲蓄,有錢之後才能消費與投資。

《聖經》原則是要先儲蓄,有錢之後才能消費與投資。

他認為,有教會的國家,經濟會更好,所以教會要負起責任,教導正確的聖經原則。但是現今的教會,普遍存在兩種神學:「貧窮神學」與「成功神學」。如果一個國家的教會,不斷教導信徒相信貧窮才是聖潔,會使國家走向更貧窮;但過度倡導成功神學,卻可能導致人的欲望無法獲得滿足,為了追求、滿足更多物質欲望,面臨更多的負債,或因為等不到神的祝福,對主的熱忱轉變為灰心與失望。

因此,最符合《聖經》原則與合神心意的是「管家神學」,意即相信最終的「擁有權」屬神、暫時的「管理權」屬人。一旦明白上帝是一切的擁有者,生活才會知足常樂,理財上更盡心做好管理與分配工作,並願意「慷神之慨」來奉獻。

「管家神學」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在小事上忠心」與「天生我才必有用」,《聖經》中擁有極美善的工作倫理觀—工作時,要努力為神作工,沒有「世俗化」或「神職化」的差別。這樣的教導,讓基督徒工作更認真、具熱情,若每個國家的人民都能善用神給予的恩賜與才幹,國家勢必能繁榮昌盛。

韋伯所倡導的就是「簡樸」的生活,「要先懂得儲蓄,有本錢後再去消費與投資」。陳洪傑博士舉希臘為例,是一個「支出」嚴重超過「收入」的國家,人口嚴重老化,在國家收入有限的狀況下,又想跟鄰國享有相同的福利,以致現在必須勒緊褲帶過日子;至於美國政府,則是不斷教導人民要花更多的錢,才能促進國家成長,甚至鼓勵國民透過借貸來消費。這些都嚴重違背《聖經》教導的原則。

基督信仰不是宗教 而是「生命」與「生活態度」

韓國冠冕協會總幹事申保羅表示,雖然目前韓國國內有30%以上的基督徒,這樣還不夠,要成為世界強國,必須同時兼顧「質」與「量」,努力讓基督徒的素質達到更高的標準。

申保羅指出,現今國家都擁有「政治」與「經濟」兩個重要的輪子,才能往前並行,如何同時興起這兩大領域的基督徒領袖實為重要,若有一方失衡,國家發展則無法繼續向前。

基督信仰不應該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生命」及「生活態度」;並應該把《聖經》原則與教導,運用在企業或國家的治理上。

基督徒致力成為神國忠心管家

面對全球經濟崩壞之際,溫英幹認為應該要積極為歐美國家的政府與人民禱告,恢復他們對神的信仰與信靠。同時,也要為本國政府及人民禱告,因為基督信仰是真正的福音,唯有歸向真神的國家才是蒙福之國;祭拜偶像或沒有信仰耶穌的國家,雖可能有一時的強盛,卻不能終久。

另外,人民必須用影響力選出減少國家負債、避免過度花費的國家領袖;個人則要回歸神的理財原則,成為忠心的管家,並持守「永恆」的眼光,當自己開始蒙福時,要不吝嗇的將祝福分享出去。

《聖經》申命記28章1、12節

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耶和華必為你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你的地上。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你必借給許多國民,卻不致向他們借貸。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