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當學生出外讀書後,面對許多試探誘惑,教會該如何關懷? (照片提供/黃仁俊)

花蓮為眾多人口外移的城市,多數學生高中畢業後,選擇到外地就讀大學。對當地教會而言,牧者領袖如何關懷大專生?怎樣能使其不因環境改變而離開神?

外地大專生心理需求是這些

 

大多學青認為,離鄉讀書等同擁有自由,不再受父母限制,卻易因新環境及價值觀的衝擊,進而離開神。這一切與親密關係及家庭息息相關,需幫助大專生整合家庭議題、教會生活及信仰生活。

 

花蓮博愛浸信會為學青牧區負責人黃仁俊傳道,擁有14年的服事經驗。大學時成為基督徒,2004年因就讀研究所至花蓮,其後投入當地學青服事。研究所期間,經常受到花蓮博愛浸信會牧師的關懷。

 

「有人做給我看,我照著做而已。」此經驗是其深感外地大專生的心理需求,認為代表教會探訪學生具必要性,開車載著妻小環台關懷外地大專生,一年約有3次。因其個人特質,開車探訪學生的路程,不僅能使黃仁俊放鬆心情,也是與神溝通、重整內心的時刻。有時常常在途中,與妻子一同領受神啟示。

 

花蓮博愛浸信會黃仁俊傳道與家人合影。 (照片來源/黃仁俊)

 

學耶穌樣式以實際行動關懷

 

對於牧養,人會期待在對方身上得到報酬,但並非所有人都會回應;因此,耶穌不與門徒談論投資報酬率,只問是否願意跟隨祂。對於信仰迷失者,需要教導如何落實信仰。此外,他們害怕他人指責。當與學生見面時,黃仁俊不一定會談論信仰,而是單純聊天、吃飯、祝福禱告,其他個人無法處理的問題,透過禱告交託給神。

 

曾有幾次遇見許久的外地大專生回鄉,因黃仁俊一句「歡迎回家」,使他們願意繼續委身於信仰。關懷大專生雖不易,且無法得知是否能使信仰迷失者重新委身於神,但皆是效法耶穌,做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每年黃仁俊會邀請大專生回教會,與花蓮學青分享信仰迷失、交友戀愛、打工、生涯規劃等個人經歷,使學生知道如何尋找資源與未來方向。對外地大專生而言,找到適合自身的教會並不易,但教會是屬靈的家,這也是學青牧區主要傳達重點。至今已有愈來愈多學生,雖到外地讀書,仍繼續委身於神、找到屬靈的家,學長姐也會透過自身資源協助。

 

為關懷外地大專生,黃仁俊傳道一年約3次會探訪在各地讀書的學生。 (照片來源/黃仁俊)

 

傳承信仰價值

 

花蓮是人口外移的城市,大多大專生畢業選擇在外地工作,少有人回鄉。黃仁俊認為,教會不可只有特定年齡層興旺,若要永續經營,需跳脫同溫層,並做年齡外展與牧區銜接,為此除牧養學青,也主動與家長互動,因孩子的生命瓶頸與其家庭相關。若是外地大專生遭遇問題,會告知牧者、家長或小組長。

 

過往服事經歷中,黃仁俊看過太多信仰迷失的例子,如今以不同方式牧養外地大專學青,即使已在外地找到適合的教會,並委身其中,仍定期關懷學生狀況。不論學生是否會回鄉生活或工作,他期望,每個孩子都能持續走在神的道路上。.

「傳承是核心價值。」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