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服事,是神給人的恩典,每個人都當珍惜恩典,警醒事奉。(圖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再混亂的時代,也有對神忠信的子民。他們或許沒有較高的地位,轟轟烈烈的事蹟,但他們信仰虔誠,認真遵行主道。這樣的人,小城伯利恒的波阿斯算一個,以法蓮山地的以利加拿也算一個。

(讀經:撒母耳記上1~7章)

每年的節期,以利加拿都會帶著家人到示羅獻祭、敬拜神。在士師的時代,他的舉動彷彿洪水中的一股清流,讓人相信希望仍在。

 

儘管如此,這個家庭仍有難題,那就是以利加拿的妻子哈拿不生育。因此,哈拿心裡愁苦,卻又無人可以傾訴,只有到神面前流淚禱告。

 

彼時,許多人的信仰已有名無實,甚至祭司都不再心存敬畏,服事僅僅是為了混口肉吃。因此,誠懇迫切、默默禱告的哈拿便成了異類,祭司以利的結論是:這個婦人肯定喝醉了。

 

禱告過後,哈拿不再面帶愁容。返鄉不久,她懷孕生子,起名撒母耳。既讓自己牢記這個孩子是從神那裡求來的,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在神面前許下的願。哈拿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斷奶之後,她便將兒子帶到示羅,使他終生歸於耶和華。

 

對哈拿來說,把孩子獻給神既是還願,也是感恩。雖然不捨,卻是甘心。此後,每逢節期,除了帶祭物來獻給神,哈拿的手中還多了一件小衣服,那是她為小撒母耳親自縫製的外袍。母親對兒子的愛,盡在一針一線中。

 

就在這段日子裡,以利那兩個當祭司的兒子愈發無法無天。他們藐視神的祭物,甚至跟會幕門口服事的婦人苟合。敬拜的中心都有如此醜事,那整個社會靈性的墮落、道德的淪喪可見一斑。

 

他們為何敢明目張膽的犯罪?是什麼讓他們有恃無恐?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捧著一個鐵飯碗,誰都不能取而代之。的確,祭司是世襲制的,也是亞倫獨家專享的。只要是亞倫的後裔,且是健康無殘疾的男孩,到了年齡就可接班成為祭司。因此,他們認為自己絕對不會失業。

 

然而,他們實在是想錯了。當神越過老邁的以利,直接呼喚撒母耳時,祭司以利和他兩個兒子的服事便進入了倒計時。其實,當哈拿向神禱告求子時,以利家就已經被神廢棄了。耶和華不常有默示就是明顯的證據,只是他們誤以為手中抱著的是牢不可破的鐵飯碗,所以才麻痺大意,絲毫沒有察覺。現在神的默示來了,卻是對以利家的審判。

再混亂的時代,也有對神忠信的子民。(圖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誠然,亞倫的後裔當祭司是神的應許,神的應許也不會落空。不過,神的應許要從整體來看,對於單個的祭司,利未人,除非神對他有單獨的應許,否則沒有人的服事是鐵飯碗,不會被代替的。

 

利未人和祭司蒙揀選,就是要代替其他支派來服事神。既然他們能替代別人,就能被別人替代,否則,像以利兒子這樣的祭司就會層出不窮。因此,律法中設有拿細耳人的條例,這既是給其他支派服事的機會,也是給利未人和祭司一點壓力。每個事奉的人都當警醒,否則隨時可被人替換掉

 

果不其然,以利的兩個兒子很快就被非利士人殺了,約櫃也被敵人擄去。聞此噩耗,以利向後跌倒,摔死在門旁。兒媳臨產,卻遇危險,臨終前,她為兒子取名以迦博,意思是榮耀離開以色列。她不知道,榮耀並沒有離開以色列,只是離開了以利家而已

 

神的確沒有離開以色列,他出手懲罰非利士人,沒有費一兵一卒,非利士人乖乖地將約櫃送回。失而復得的約櫃沒有再被送到示羅,乃是被放在了基列.耶琳。此後,約櫃再也沒有回到示羅,那裡也就不再是敬拜的中心。這說明,不僅服事的人沒有鐵飯碗,具有服事中心地位的城市也沒有鐵飯碗,神隨時可選另一個地方替換。難怪基督警告以弗所教會,若不尋回起初的愛心,就將燈檯從原處挪去

 

撒母耳漸漸長大,正式接班服事神。他呼籲以色列人悔改,棄絕一切的偶像,在米斯巴,他帶領百姓向神獻祭。非利士人聞訊趕來,想將他們一網打盡,神卻幫助以色列人得勝,制服了非利士人。事實證明,神仍然與他的百姓同在。為記念神的作為,撒母耳立起一塊石頭,取名以便以謝。

 

就這樣,撒母耳代替了根紅苗正的祭司們,成為那個時代服事神的代表。他每年巡行各地,行使審判的職責,同時,他也將敬拜的中心轉移到了自己的家鄉拉瑪。

 

暫時被廢的祭司傳統會一直被替代掉嗎?當然不會!因為,撒母耳的兒子也無法世襲,也沒有鐵飯碗。

 

服事,是神給人的恩典,每個人都當珍惜恩典,警醒事奉。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