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一華期盼透過《亂中靈思:精神復元者心靈關顧與牧養》,令社會對精神復元者有更大的包容、接納、關愛與共融。(攝影/記者王志宏)

香港地狹人稠,步調緊湊,難以適應壓力的人患上精神疾病,憂鬱、焦慮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會見到。面對嚴重的精神病患者,該如何相處?擔任院牧逾30年的陳一華牧師在新書《亂中靈思:精神復元者心靈關顧與牧養》提出解答。


 

向負面標籤說不

陳一華擔任院牧的同時,也創辦服務精神復元者的團契「基督教愛協團」,並在此支持系統擔任團牧。他指出,香港目前約有100萬名精神病患者,佔人口七分之一,大多是輕性精神病,如抑鬱症或驚恐症等等。只是,社會大眾容易對精神病患者有偏見,加上靈性和心靈的牧養的不足,讓精神復元者要走全人康復的路更不容易。
 

家人要留意之處

陳一華用30逾年的院牧經驗,歸納精神復元者家屬要注意之處。


有耐性地與復元者交談:是肯定和溫柔的口吻,不要囉嗦或恐嚇,如「再不聽教,便送官究治」是要不得的。


要尋求外間協助:家屬的力量和經驗有限,而且照顧復元者是長期的事情,而要有外間力量的協助,像是教會,以及服務復元者的機構,包括基督教愛協團契、香港神託會,以及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等。

 

裝備自己:復元者家屬也要裝備自己,以應付照顧上各種的需要,如聽講座、或閱讀相關的書籍等等,以加強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陳一華擔任院牧事工,也有到海外當講座講員,以及關懷海外的病友。(照片提供/陳一華)

 

循循善誘 關顧精神病患

接著,陳一華分享擔任院牧期間,處理2個精神病患的個案。

 

首位是把身體狀況與靈命混為一談的病患,一位醫院精神病患在醫院的崇拜後,找陳一華聊天,他認為自己身體的某個毛病,是因為耶穌不寬恕其罪,陳一華便循循善誘地解釋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

 

他續言,與精神病患傾談,需要有耐性,既要聆聽,也要花唇舌解釋,並有智慧的簡要說明。這個個案,病患也表示明白,並且接納其觀點。

 

另一個個案,是一位有自殺傾向的住院精神病患。此君喜歡在陳一華的院牧室門外渡步,而且看來鬱鬱不歡,看來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陳一華留意到他的情況,便主動跟他接觸,而且大家都是上海人,以家鄉話聊天,份外親切,建立了友誼,日後此君也願意跟陳一華相處。

 

只是,有一天,陳一華發現他心事重重,便主動邀請他傾談。原來是因為醫生認為其病情不穩定,而不容許出院,讓他感到人生沒盼望,並且有自殺的念頭,陳一華便好言相勸,他也平平安安的離開。

 

數天後,主動找陳一華聊天,並且提出能出院也沒有用,因為沒有家人。陳一華想到他既然是上海人,會否回到當地會較好?他也認真考慮此事。及後成功出院,並回到上海生活,相信是不俗的發展。

 

最後,陳一華期盼《亂中靈思-精神復元者心靈關顧與牧養》對讀者有如下的幫助:認識精神復元者身心靈的需要,也不要避忌他們,而且可主動的鼓勵和支持他們。也可當作團契和小組的教材,每章也有討論問題,讓使用者可以反思和討論分享。

 


陳一華所著《亂中靈思:精神復元者心靈關顧與牧養》,將於今年香港書展推出。(攝影/記者王志宏)

 

《亂中靈思:精神復元者心靈關顧與牧養》活動

新書簽名會

日期:2018721(周六)

時間:17151745

地點:灣仔會展覽廳3G E08文藝出版社展台

 

「精神復元者心靈關顧」講座

日期:2018721(周六)

時間:18001830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主辦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