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濯亞國際學院於7/16-18在靈糧山莊舉辦第二屆「點燃教育薪火」研習會,約有200位關心教育的家長、學生與一般民眾參與。(攝影/都希基路)

台灣性教育(健康教育)的領航者、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晏涵文教授,於昨(17)日受邀至2018「點燃教育薪火」研習會,主講「親師合作傳承健康生活與親密關係」,點出許多現行學校教育在健康教育上的盲點,並提出應改善的方向。

 

首先他提到教育的本質,晏涵文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把人教成更像一個上帝所創造的人」,這對基督徒來說非常的清楚,對一般人來說則是「造就一個健全的國民」。

 

據統計,自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之後,至今已有104所實驗教育學校,這代表現行的公、私立學校已不能滿足台灣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要求。

晏涵文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把人教成更像一個上帝所創造的人」。(攝影/都希基路)

 

台灣常因意識形態的緣故,造成觀念上的錯謬,如「性侵害的成因」。晏涵文解釋,民國85年彭婉如事件發生後,台灣受意識形態影響,將性侵害歸因於「性別不平等」;但相較其他性別更平等的國家,比如北歐,同樣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因此性侵害的發生原因不能以性別平等去解釋。根據統計,性侵案件中的加害人,50%是權力型、45%是憤怒型,只有5%是跟臨時起意的性慾望有一點關係。

 

回顧九年一貫教育課綱


晏涵文表示,現行學校教育所設計的課程中,雖包含「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但在生涯規劃的課程,99.9%都著重在工作取向的生涯,好像這個人不需要有情愛、不需要有婚姻、不需要養兒育女。有孩子的人都知道,生孩子之前和之後的生活,是非常不一樣的,但是我們的教育卻沒有教情感、婚姻、家庭的生涯規劃。

 

另外,晏涵文認為「玩」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元素。他常對家長說「會讀書不是最重要的,會玩才最重要」,此玩不是「亂玩」,而是「享受人生中的休閒生活」,這也是另一種掌握人生的外在表彰。

 

家庭最重要是家人的關係,家人之間都有血緣關係,唯獨夫妻不可以有血緣關係,所以表兄妹不能結婚。夫妻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單單因為愛而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婚姻、兒女並延伸出整個血緣關係的家庭。

 

他續言,當愛家公投出現,民眾要了解這不是在反對,而是支持傳統的婚姻價值。晏涵文認為,如果同性伴侶真的想要進入婚姻的話,同性戀遊行應讓社會大眾看見他們對「一對一忠貞」的渴望,而不是隨處可見一夜情的單張。

 

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核心素養


2019年即將實施12年國民基本教育,晏涵文談到此核心素養是「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很抽象,無法用傳統的課堂教學達到教育目標,需要長時間靠生活經驗、及許多核心能力,共同形成一個人的核心素養。

 

晏涵文表示,教育是要讓學生能適應未來的挑戰,當他們離開學校、獨立面對人生的時候,基督徒家庭除了在禱告中祈求上帝的保守,在生活中也可透過「模擬情境」(simulation)的方式,教導他們要如何面對各種情況。

 

約會、戀愛、婚姻等,都可以事先透過「模擬情境」來教導小孩,有些家長會認為小孩戀愛不用教,但其實孩子透過偶像劇、連續劇天天都在學習。所以,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對基督徒來說,「全人」除了生理、心理、社會之外,還包含了屬靈(spiritual)這一層面。美國健康教育體育休閒舞蹈學會(AAHPERD)對全人健康(Total Well-being)的定義為:

 

1. 身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了解身體發展、身體照顧,發展正向身體活動的態度與能力。

2. 情緒適能(Emotional fitness):思考清晰,情緒穩定,成功的調適壓力,具備自制與自律的能力。

3. 社會適能(Social fitness):關心配偶、家庭和其他群體,積極地與他人互動和發展友誼的能力。

4. 精神適能(Spiritual fitness):尋找個人生命的意義,設定人生的目標,擁有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5. 文化適能(Cultural fitness):對社區生活改造有貢獻,能關注文化和社會事件與接受公共事物責任的能力。

 

晏涵文特別強調情緒適能的「情緒穩定、自制、自律」不容易做到,但對整個性教育最為關鍵,比如一個人不想有婚前性行為,但能不能做到、如何做到,都與自制自律有關。

 

不被愛的青少年會產生問題


接著晏涵文解釋健康教育所包括的十個類別,其中,藥物教育觸及目前青少年日益嚴重的藥物氾濫問題,他說這其實是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追根究柢,是孩子覺得「沒有被愛」,因此他也就不會愛自己、愛別人。有時新聞上看到有人為了幾百塊錢搶超商、為了很小的一件事情去撞警察,這些當事人99%都有藥物濫用的問題。

 

心理因素導致的問題還有另一個,就是性教育的問題。同樣也是因為覺得沒有被愛,所以希望被愛與去愛,於是與另一個人抱在一起,渴望獲得親密,實際上卻更孤單、寂寞;藥物濫用是拿自己的身體做慢性自殺的工具,而性教育則是關於兩個人的人際關係。

 

再來談到健康心理時,晏涵文表示其內涵包含四點:

一、自我實現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按照上帝的眼光愛自己。

二、良好的人際關係、幸福、能夠增進家庭和諧。

三、壓力調適、情緒管理、有效溝通、問題解決等生活技巧(life skills)。

四、健全的生活態度。

 

當教導性教育時,必須要把人際關係中的「家庭和諧」和「性」合在一起,成為「家庭生活的性教育」。當父母相愛、父母愛小孩,小孩也會愛自己、愛同學。所以正確的性教育,不是單單談性,而是要從婚姻家庭談起。

濯亞國際學院的學童帶領早上的敬拜,如同在學校一樣。(攝影、剪輯/都希基路)

 

▍HOT!!! 本周超熱門 ▌

【聖經與傳經之旅】承認軟弱,為要成為剛強

基督徒大哉問:瑜珈行不行? 聽聽印度牧者怎麼說

「說古話今之嗎哪風雲」(第四十章回)~所有的墮落,都是自甘墮落

信耶穌無往不利? 鄒開蓮的人生中場 挑戰中經歷神成豐盛生命的贏家

傳藝金曲獎入圍故事》只有20幾人的魯凱族教會 用生命寫下12首給阿爸父的信

 

 ▍今日7年 千萬點閱 ▍

 1.為臉書粉絲團按個讚,天天掌握世界動脈:(點我加入1) 

 2.立即加入LINE@,最新最夯消息直送手中:(點我加入2) 

 3.感動奉獻,支持媒體宣教走下去:(點我奉獻3)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