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頻頻發生,世界各地創高溫紀錄。(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數據顯示,2018年攀升史上第四熱年度,前三年溫度更高:2015,2016,2017年。專家預測溫度曲線仍會往上,高溫是全球暖化的清楚指標。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Earth System Science Center at Penn State University)的學者麥可.曼恩(Michael Mann)表示:「氣候變遷的影響已不容小覷。現實生活中出現前所未有的熱浪、洪水、乾旱和森林大火,今年夏天這些現象全都發生了。

 

持續攀升


氣候變遷的最佳例證就是氣溫逐年上升,更勝極端氣候現象,例如:乾旱或洪水。單一地點測量日溫、月溫或年溫,或許有高有低,但以全球平均氣溫來看,便可輕易觀測出地球溫度是整體上升的。

 

氣候變遷的原因是地球大氣層中揮之不去的溫室氣體,人類工業化又使狀況更加惡劣,使熱氣停留在海水和陸地上,全球氣溫便因此升高。

 

根據NOAA資料顯示,2018上半年地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落在「比均溫高」以及「比均溫高出許多」的範圍之間。

 

地中海、紐西蘭、北美、亞洲和澳洲都出現歷史高溫,但是一月至六月期間,卻沒有測量到陸地和海水的歷史低溫。在世界地圖上標記溫度顏色,紅色代表溫度高的地區,藍色代表溫度低,結果整張地圖呈顯粉紅和紅色的區塊。

2018年全球大多地區氣溫都超過平均,只有少數地點低於均溫。(圖片來源/NOAA)

 

太平洋海域有一大部分呈現淡藍色,表示低於均溫,實為反聖嬰(La Niña)現象,接近赤道的太平洋海域異常低溫,反聖嬰現象通常讓地球降溫到比今年觀測的溫度更低。

 

整體來說,目前陸地與海洋表面都比20世紀均溫高出攝氏0.77度,史上最高溫屬2016,接著是2015和2017。

 

極端溫度


氣候專家表示:「若單獨看極端氣候現象,只是個別的資料數據,但是彙整極端現象和異常高溫的曲線後,就能看出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加劇。」

 

德克薩斯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氣候學家─卡瑟琳·霍亞霍(Katharine Hayhoe)說:「以往我們體驗到自然氣候的冷、熱、乾、濕,但如今氣候變遷似乎操控著我們,極端氣候如熱浪和大雨,比以往更頻繁、更強烈。」

 

歐洲多數地區在高壓籠罩下,猶如烤爐,熱帶高壓一路攀升到北極地區,阻擋冷空氣和雨水,難解酷夏的炎熱。

 

超過攝氏32度高溫往北延伸到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使瑞典、芬蘭和北極圈以上挪威地區創新紀錄。高溫現象造成瑞典出現前所未有的森林大火,瑞典趕緊向外尋求協助,例如:義大利,因其有較多解決森林大火的資源。

 

從太空觀察乾旱最為明顯,衛星拍攝五月20日至七月26日歐洲地區,許多綠植被地區都轉成枯乾的褐色。

炎熱高溫和乾旱重擊歐洲,甚至出現罕見的森林大火。(照片來源/今日報圖庫)

 

根據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英國最乾旱的夏季來臨,與1976年最高溫紀錄攝氏21度,只有0.1度之差,算是英國史上數一數二熱的夏天。

 

雖然人為造成氣候變遷以前,乾旱就曾出現過,但本週英國環境審查委員會(Environmental Audit Committee)提出報告,警告致命熱浪將成未來最大的問題。於此同時,遙遠的加拿大和日本同樣遭受致命熱浪襲擊;南非也正面臨世紀最慘烈的乾旱;美國則是苦於和熊熊的森林大火奮鬥。

 

全球氣候變遷在各地造成災難,求上帝的憐憫與災區民眾同在,也禱告在末後的日子,基督徒和眾教會能更警醒的傳揚福音。在大山會遷移、海水會乾涸的時刻,緊抓亙古不變的真理。

 

(資料來源/CNN、NOAA)

 

▍HOT!!! 本周超熱門 ▌

勝過邪靈的秘訣在於 比邪靈「更壯的那一位」(上)

張茂松獲頒台東縣榮譽縣民證 一句話讓縣長黃健庭深受感動

萬人台前見證主基督:「即便你的人生是一坨屎,也能成為別人的肥料!」

全台串聯愛家公投至少400個擺攤聯署開跑! 捍衛婚姻家庭與教育成全民共享運動

演唱會上演人體洗車秀 吳宗憲紅色流蘇衣背後有梗 CROSS FOR GOD設計再掀話題

 ▍今日7年 千萬點閱 ▍

 1.為臉書粉絲團按個讚,天天掌握世界動脈:(點我加入1) 

 2.立即加入LINE@,最新最夯消息直送手中:(點我加入2) 

 3.感動奉獻,支持媒體宣教走下去:(點我奉獻3)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今日報推出最新貼圖「迷途羊」,購買貼圖支持今日報!(點我進入)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