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想像落葉隨風飄落的深刻意境,是作者用來描述因信稱義的中國式表達。(照片來源/美語錄網)

台灣神學院研究學院教授林鴻信,於懷恩堂舉辦「作者分享會」,介紹兩本由校園出版的新書:《忘我神學》及《莫特曼神學》,從華人文化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重新體會「因信稱義」的奧妙之處。

「周處除三害」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故事中的周處在除去猛虎、蛟龍,成為全村人的大英雄後,卻猛然發現自己就是村民心目中,那個最惡名昭彰、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第三害」。

 

我們每個基督徒也都有類似周處的體驗,當聽到別人說有猛虎、蛟龍時,各個義憤填膺、挺身而出,卻完全沒有意識到,其實我們的「我」就是那個最大的問題。

 

由台灣神學院研究學院教授林鴻信所著、校園書房所出版的雙書:《忘我神學》及《莫特曼神學》於近期全新推出。曾任台神院長的林鴻信具豐富學術研究、著作等身,其知名著作《系統神學》、《加爾文神學》等,皆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讀者一同探究神學這個深不可測的廣闊領域。

 

藉由導論中〈周處除三害〉的傳統民間故事,對照基督信仰中治死老我的重要概念,林鴻信在《忘我神學》一書中,將過去的三篇〈誰啟蒙誰〉、〈點與線〉、〈落葉隨風〉重新編輯、邏輯串連,取其精華成冊。

 

在〈誰啟蒙誰〉這部分,林鴻信以17至18世紀的啟蒙運動為背景,提出犀利問題:人有沒有能力啟蒙人自己?他直言,當一個人自以為自己是啟蒙者時,有可能他就正是那個不得啟蒙的人;因為他想啟蒙他人的念頭,只不過暴露了他未啟蒙的狀況。

 

「對基督徒來說,只有上帝能啟蒙人,人怎麼敢說:我可以啟蒙你。」林鴻信表示,認知到理性的極限與人的極限之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當人知道自己的極限後,可能會帶來悲觀、失去盼望,但如果他能在自己的極限處,開始察覺到有一個神聖的領域,對追求真理的人來講,這是一個極大的釋放。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理性」和「忘我」是對立的;然而,神學學者林鴻信卻認為,二者並非對立:一個真正捨己忘我的人,才可以理性的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跳脫自我中心的侷限,將生命更加完全交託在上帝手裡。(照片來源/校園出版社)

 

接著林鴻信在〈點與線〉這部分,以代表人的獨特性、代表人的關係性。他指出,近代社會自笛卡兒以來,非常重視個體存在,且強調人的獨特性。來到21世紀,更走向極端的個體主義。從基督信仰的角度看,聖經則強調:人是活在關係裡面,首先是活在神和人的關係中,並以此關係為基礎,進而活在人和人的關係。

 

人的獨特性在關係中才能發揮出來。」林鴻信提醒,並非如極端的個體主義以為把人孤立起來,就能夠發展個體特質;乃是應當把人恰當地擺在關係中,不僅不否定人的獨特性,甚至人的獨特就是因為活在各種關係中,才顯得獨特。林鴻信更進一步以三一神位格的概念為例,當你試圖聚焦在「關係」上定義三一時,就沒有辦法不講到位格各自的獨特性;反之,當你特別突顯各位格的獨特時,就沒有辦法不講到父、子、聖靈之間的關係性,二者深深地交織在一起。

 

極端的群體主義就是,「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大有關係。」林鴻信直言,即使在現代的東方社會,也常見「你爸爸是誰比你是誰更重要」的社會氛圍。究竟我們要建構什麼樣的社會?是否應該追求一種容許獨特性的關係,不過並非啟蒙運動後的西方極端個人主義?林鴻信補充道,傳統社會重關係、輕個體;現代年輕人則極端重個體、反關係;然而,真正應追求的是關係中有獨特,獨特中有關係的中庸之道。

 

「落葉隨風」是作者用來描述因信稱義的中國式意境,也是書中的最後一部分。因信稱義是馬丁路德及整個16世紀宗教改革的主要精神;然而林鴻信澄清,這個「信」常常被誤解為「主動的,它其實是一種被動的信信只是一種容器,領受上帝稱我們為義的恩典。我們連信本身都是從上帝被動領受而來,因此要做到忘我」才能承受恩典,忘我就是壓低自我意識拒絕自己(deny yourself,和合本譯為「捨己」)。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太福音16:24

 

因此,當我們以自己為中心時,就不可能成為一個耶穌的跟隨者,也無法成為恩典的領受者。林鴻信提到,信應該有如一種弱者的表現。因為信就是倚靠、放手、忘我。

 

一個人在因信稱義時所經歷的,就像一片枯乾的落葉,當它掉下去時,就能被上帝的恩典帶著走。」林鴻信描述,當葉子在空中飛舞,沒有人會說是葉子自己在飛,都知道是風在吹動葉子,葉子所飄動的路徑,就是風的軌跡,也就是恩典的軌跡。

曾任台灣神學院院長、台大哲學系兼任教授的林鴻信,長期投身系統神學研究,學術經歷頗豐。(照片提供/林鴻信)

 

葉子走的不是自己的路,而是隨著風的帶領前行──無己的人生基於人天生的強大自我意識每當談到「啟蒙」時,我們就覺得自己是啟蒙者,而非被啟蒙者;講到救贖時,就不知覺站在救贖者那一方,而非被救贖者,這些都是自我意識膨脹的結果。不論西方式我思故我在中孤立的我;或者中國文化常見的集體式大我,也都存在自我意識膨脹所衍生的問題。

 

當你一心嚮往上帝榮耀的時候,自然就會忘掉自我。」林鴻信帶入加爾文神學觀,因為當一個人有更遠大的看見時,他就看不見自己了。正如巴克禮所翻譯的台語聖經,把捨己一詞翻譯成看不見自己

 

莫特曼神學》一書中,林鴻信則揭示了盼望的重要,因盼望牽引著我們每個人的道路;對於主再來的認知及盼望,會影響一個基督徒如何去過當下的生活、做什麼樣的價值判斷。莫特曼神學強調盼望就是積極地為要成就神美意而立志行事,這樣的盼望終將讓我們明白,原來神早已運行在我們心中,引導我們的立志行事而成就祂的美意。不過,對人而言,去明白神心意的入口卻在於盼望,活在盼望中的人終究能夠明白。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立比書2:13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