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細胞小組網絡中的伴跑教路網絡同工加油站聚會大合照。(照片提供/馬保羅)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

 

聖經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究竟該以什麼樣貌存在?這個問題有許多層面的不同答案。而在香港以細胞小組的概念幫助中小型教會牧養工作的馬保羅牧師,於去(2017)年出版《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以自身經驗深刻分享,教會並非公司,而是基督的身體。

 

馬保羅帶領讀者看見教會宗教的差異,2018年又出版《不做堂會奴隸,成為基督身體》一書。帶出聖經中的教會運作模式,盼香港教會能更像基督的身體。

《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和《不做堂會奴隸,成為基督身體》書籍作者馬保羅牧師。(攝影/記者吳美玉)

1991年畢業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的馬保羅,是家中第三代基督徒。他幽默說,「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在上教會了。」雖擁有得天獨厚的信仰環境,中學的他卻對信仰十分冷淡。18歲與歌唱比賽冠軍擦身而過,對一路順遂的他,是為一個不小打擊。

 

這讓馬保羅思索,原來過去追求的不過是虛浮的事物,儘管在教會長大、沒做什麼壞事,卻仍然離神很遙遠。從前總是用看的見的行為,舉凡:敬拜、團契等活動來定義信仰,直到此刻才明白信仰是要內化在生活中,關乎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馬保羅成為傳道人20多年,現為啟田浸信會的牧者。他分享教會有很多人的問題,這些都會讓牧者在帶領上相當乏力。隨時代演變,牧者也需要面對更多與「聖經中的教會」不見得直接有關的事情;耗費許多心力,會友還是對牧者「有很多期待」,要陪吃飯、證婚、辦福音活動...

 

他談到,牧者變成要全時間服務會友,他也曾聽聞有三個來自不同地區的牧者,分別在50多歲就因壓力、長時間工作等各樣原因在短時間罹癌離世。

 

這些都讓馬保羅去思考,教會到底是一個宗教組織還是基督的身體?在香港要成立教會,需要透過政府立案成為非牟利組織(在台灣稱非營利組織)才能夠讓弟兄姊妹的奉獻得到免稅的福利。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教會其實就是一間有限公司,與其他公司的創立程序沒有分別。有所區別的是要成為基督的身體,運作中要真的融進信仰。

 

弟兄姐妹能在互動中學習彼此相愛和鼓勵,才是真實把基督活在生命裡。馬保羅提到要改變「教會有限公司」的現況,首先是牧者要有健康的教會觀,接著是會友要認知「自己是上帝的揀選」,有責任在真理和生命上成長,並能在所處場域服事神。牧者像教練,幫助弟兄姊妹鍛鍊屬靈肌肉,幫助他們成長。再來,讓彼此相愛成為活出基督的記號。

 

更具體的實踐可以透過以下七個要素去揣摩,分別是:真誠的相愛、全民參與、門徒訓練、與基督連結、結果子、合一、保持彈性。

2018年暑期聯合短宣的差遣禮,共有292人來自96間不同教會。(照片來源/馬保羅)

在《不做堂會奴隸,成為基督肢體》裡,也提到門徒訓練的重要。馬保羅帶領的細胞小組網絡在香港已幫助近40個教會做門徒訓練,讓傳道同工和會友都活在更緊密的連結中,操練彼此相愛的功課。

 

馬保羅強調,「宗教組織」會看重發展、規模...等等。但成為基督的身體,應效法耶穌的生命,活出彼此相愛,在充滿需要的社會顯出耶穌的形象。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