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AWA奇妙愛學苑上週的情緒與教養講座,吸引逾400人參與。(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每天打開新聞,壞消息總是比好消息多,有些新聞甚至讓我們情緒激動、久久不能平復。每天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百轉千迴的情緒多半很負面。生活中與孩子的相處、與配偶或上司的溝通,帶來的總是失望、挫折、生氣──負面情緒這麼多,到底為什麼?

雷洛美老師表示要培養管理情緒的能力。(攝影、剪輯/記者都希基路)

國際真愛家庭協會特約講師、美國洛杉磯親子師資培訓講師、同時也是多本情緒EQ書籍的作者雷洛美老師,於2018年9月6日在AWA奇妙愛學苑的講座中分享從情緒管理到愛與邏輯的教養」,提供多種管理、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並提出要用「慈愛與管教」並行的教養法,讓孩子學會「以終為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教養出樂觀又負責任的下一代。

 

雷洛美提到,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有六點:

1. 身心受威脅時:例如被搶劫、被毆打、被辱罵。

2. 對環境失控:例如碰到大塞車。

3. 時間壓力,資源不足:例如代辦事項很多、找不到停車位。

4. 自我定位混亂:例如兒子的女朋友到家裡煮飯給兒子吃,媽媽卻認為她搶了自己的廚房,沒有把自己擺在眼裡。

5. 歸屬感失落:例如朋友生日請客吃飯,除了你所有人都受邀。

6. 敏感按鈕被觸碰時:每個人都有敏感按鈕,只是很多人不自知而已。

 

例如有一個女生能力很強、各方面都很優秀,嫁了一個很有錢的老公,她就很介意別人認為她是為了錢結婚。有一次她帶了一個新款的包包,朋友說:「哇,你買了一個新的包耶!」她口氣很兇地回答:「我自己會賺錢欸。」聽到自己的回答她嚇一跳,她不知道自己會有這麼激烈的反應。

 

以上這六個產生負面情緒的情境以及原因,讓我們看到——外在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掌控,但是我們自己可以調適,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安靜聽自己的心情,學習如何對待發生的事情。

 

有時候遇到的是莫名其妙、似是而非(logical but incorrect)、令人哭笑不得的狀況。例如,妻子交代先生「親愛的,麻煩你幫忙把冰箱裡的馬鈴薯拿出來,一半削皮,謝謝!」結果回家發現,鍋子裡每一顆馬鈴薯都只削了一半的皮。這時千萬不要發脾氣,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指令下的不清楚」。

 

再舉另一個例子,主管交代員工「盡快把工作完成」,但「盡快」是「多快」?是今天兩點前?還是也可以是明、後天。或是媽媽請小孩整理一下家裡,但回家後發現椅墊還在地上、襪子也在地上、桌上的杯子也沒收,媽媽很生氣:「不是叫你們整理嗎?怎麼沒有整理呢?」孩子說:「整理過了,不然更糟糕!」所以,以後要叫孩子整理家務,一定要講得很明確:「把所有杯子放到碗槽裡」、「把襪子摺好,收到後面的儲藏櫃」、「把椅墊全部還原,放到椅子上」。

指令給得清晰,就可避免誤解導致可能的衝突。

 

如何面對負面情緒

雷洛美列舉三種生活中經常會有的情緒,及如何面對它:

 

一、生氣

被管理的怒氣並非一件壞事。」——美國布威客(Ray Burwick)博士

生氣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情緒,不要去壓抑負面情緒,長期壓抑會導致情緒大爆發,也會引起身體的不適,高血壓、心臟病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只是我們需要去管理它,不只是管理「怒氣」,連「行為」也要一併管理。聖經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以弗所書4:26)指的就是要約束自己生氣時的行為。別人搶你的停車位,你一定會生氣,但不需要拿棍子出來敲對方的窗戶。

 

二、痛苦

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繼續受苦卻是你的選擇。我們可以想像在腦袋裡有很多「情緒抽屜」,把不同的事情放在不同的抽屜,傷心、流淚、懷念、興奮過後就關上它,不要讓它影響你其他的生活。

 

三、記仇、含怒

含怒就像自己喝毒藥,卻希望別人死翹翹。很多人會覺得「你得罪了我、你對不起我,我就是要生氣,因為『我不生氣就便宜了你』。」但其實「放下」便宜的是「自己」。不要像動物反芻,不停反覆咀嚼自己的痛處。

AWA奇妙愛學苑創辦人盧秀婷(左)與雷洛美老師。(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情緒管理的能力

雷洛美指出,在面對令人氣結的情況下,需要培養以下兩種管理情緒的能力,將心情調適的更好:

1. 養成平靜的功夫

平靜才有力量,安靜才有智慧。當一個人陷入焦慮、生氣、緊張時,我們很多的表現就如同三歲小孩,亂罵人、口不擇言、沒有理智,這時做出來的行為、說出的話往往會令自己後悔。

 

2. 養成快樂的能力

自己的快樂,自己負責。如果你把自己的快樂寄望在先生、孩子的身上,第一,對他們來說壓力太大;第二,你給了別人「可以左右你的喜怒哀樂」的權力,這很可怕。

 

I CAN 勝過怒氣

想要在衝突中展現高EQ,就要學會勝過怒氣,雷洛美老師提出「I CAN 勝過怒氣」的方法:

Identify:分辨生氣的原因

Catch:捕捉負面思想

Aware:覺察不同解決問題的途徑

New:新的方法解決舊的問題

 

之前的「小燈泡」事件是很好的例子,全社會都對小燈泡的遭遇激憤不已,但小燈泡的媽媽非常冷靜,在臉書寫了一千多字懷念小燈泡,安撫了很多不安的心。她有很多情緒,但她先分辨這件事情是可預防或可挽回的嗎?她寫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知道我已經挽回不了....。咚....的一聲,我知道他解脫了,我跟她說『寶貝,結束了』。」她冷靜分析,知道已無法挽回。

 

接著,要捕捉負面思想,在負面情緒裡會愈想愈氣、愈想愈倒楣、愈不甘,所以要先讓自己的情緒導回正軌。再來,問題的發生不見得只有一個原因,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是只有一個,就像小燈泡的母親,她可以打罵兇手,但她卻在處理完一切事情後,踏進小燈泡平時睡覺的房間時,才打開情緒的抽屜,開始哭了起來。在整篇文章中,她寫了七次「我好想妳」、「還好我帶她去迪士尼」、「還好昨晚我抱著她說我愛她」、「還好、還好....」,她選擇往好的方向想,而不是沉浸在懊悔、自責中。

 

雷洛美提到電影《怦然心動》(Flipped)裡的一幕,女主角的家庭並不富裕,她的父母在餐桌上為了家庭經濟起了爭執,女主角第一次看到父母吵架,覺得很害怕。當晚,她的父母親分別到她房間向她道歉。父親說:「很抱歉,我不應該在餐桌上發脾氣。我生氣的原因是....。」父親離開房間後,母親進來了,她說:「我好愛妳爸爸,妳爸爸真的是一個善良的人,我們吵架是因為....。我剛才那樣也是不對。」然後親了女主角一下,「我一生最大的祝福就是妳是我的女兒。」

 

這對父母的EQ很高,這個孩子當場就被醫治了,不會有任何的陰影在心中。父母吵架,孩子會擔心、害怕,長期下來會認為可能是他們的錯。這再一次證明「沒有『問題的孩子』,只有『問題的環境』,而父母是環境的一大部分」。

 

慈愛與管教

Love是出於慈愛,是正面、蒙福的。Logic是出於公義,是有邏輯後果的。兩個要平均、並行,也就是說,我們有自由(Freedom)選擇,但也要為行為的後果負責。

慈愛與管教(Love and Logic)。(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上面的圖表示出四種養育孩子的方式,最理想的是右上角的「民主性的權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也給他們須遵守的規定。右下角「絕對性的權威」,指的就是軍事教育,可能會教出以下幾種類型的孩子:懦弱無能,什麼都不敢做決定的孩子;表面服從,背地叛逆的孩子;或是很叛逆的孩子。

 

那要如何在「民主性的權威」下管教孩子呢?就是讓孩子有選擇行為的自由,但也要他們為自己選擇的行為負責,因為所有行為都有一個天然性與符合邏輯性的後果。讓後果做管教孩子的「壞人」,而不是父母(管教者)去做壞人。例如:孩子的腳踏車放在屋外兩個月,生鏽了騎不動,此時妳只要說:「喔,真糟糕,太不幸了。」不用再去說「兩個月前我一直叫你要拿進來,你不聽,現在好了吧.....」

 

學習「以終為始」

我們常說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要思的是「後果」,以及你願不願意承擔這個後果,也就是「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的概念,先想到後果以後再開始。要如何讓孩子學會這個概念?讓他負責籌畫一件事情,從中學習。這個重要的概念,若是你自己在生活中可以行出來,又教會你的孩子,那你就可以放心讓孩子到外地求學,因為面對事情他自己會思考。

 

雷洛美提醒父母,在教養孩子時要想到兩個問題:什麼讓孩子學習獨立?什麼讓孩子養成依賴?這同樣是「以終為始」的概念,先想好要教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再決定要怎麼教孩子。另外,言語上的鼓勵及指引也很重要,要學習成為祝福的父母,用正面的話與孩子溝通。例如:

 

普通的父母說:你怎麼那麼懶惰?

卓越的父母說:你努力些可以做得更好

 

普通的父母說:你就是調皮搗蛋

卓越的父母說:你的聰明活潑可以用在適當的地方

 

普通的父母說:你怎麼那麼笨?

卓越的父母說:找到了訣竅你就會進步

 

普通的父母說:你真是自私

卓越的父母說:你可以試著為別人著想

 

普通的父母說:你總是浪費時間

卓越的父母說:你可以更有智慧地運用時間

 

不管是夫妻相處、親子教育都是一門藝術,所以在別人家行得通的方法,不一定在你家有效果,所以雷洛美鼓勵每對父母要回去嘗試,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做法卻因人而異。

 

曾經有人問米開朗基羅是怎麼把一塊大石頭雕刻成大衛像的?米開朗基羅回答說:「我只是把多餘的石頭琢鑿除去,大衛本來就在裡面。」盼望每對父母都能看到孩子裡面的大衛。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