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什麼才是真正的「屬靈生命成熟」應有的樣子?基督徒該如何達到?(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信主多年、穩定聚會、積極參與事工、熟讀聖經…,這些是屬靈生命成熟的表徵?

「靈命(生活)最後回到自己與上帝,解決之間的問題。」

 

接連三日(2018年10月2日至4日)的台北研經培靈會,在最後一場由劉曉亭分享「挫折中的靈裡與安息-人與上帝」(馬太福音11:16~30)。他說到,信仰幫助人了解自己、在人際關係相處中認識自己,其中最大的考驗則為,面對各樣困難、無法理解的狀況時,是否能持續來到神面前。

 

受質疑是信仰必經路程

馬太福音11章前半部提到,施洗約翰因得罪希律王,被關入監牢。他派兩位門徒去見耶穌,詢問祂真是否為彌賽亞。耶穌面對他的質疑,不僅不生氣,反倒表揚施洗約翰,然而,耶穌的處境就如現今教會同工間的相處。

 

「當我們同工對我們有意見時,是否能不翻臉?」劉曉亭詢問台下與會者。大多時候,人是因在世界受傷而走進教會;許多信徒卻是在教會受傷,再度走進世界。他鼓勵大家思考,受身旁人質疑是信仰歷程的必經之路。牧師的挫折感並非來自教會成長速度快慢、事工推動狀況,而是核心同工對自身是否滿意。

 

他分享,有位美國牧師因一位同工對其感到不滿,使他對自身的呼召感到懷疑,後離開牧者崗位、應徵麥當勞工讀生。面試過程一切順利,隔日卻收到不錄用通知。當下,他終明白上帝正催促他回教會服事。「每個人的信仰階段,只有你與上帝知道發生什麼事,往往這個時刻才能把你推回與神的關係。」

 

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馬太福音11:16~17

 

服事過程中,人常活在自我成就感,因而無法以平靜的心面對環境挫折。耶穌同時面對施洗約翰及眾人對其能力的質疑,內心被受煎熬,但最後仍選擇對神說: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馬太福音11:27)祂相信上帝的有更好的安排,承認這一切權柄在於上帝。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耶穌上客西馬尼園,祂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而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22:42)

 

從耶穌身上可明白,祂降服於上帝,因神的意念高過一切。人本是無知,全是靠生活經驗、平時學習而得,常會想以自身想法挑戰神的思維。劉曉亭提醒,人要學會犯錯且面對犯錯,因為人不是神。

 

劉曉亭牧師相信,雖經歷一切無法理解的苦難,神終有祂的美意。(照片來源/影像擷取自研經培靈會YouTube)

 

所有問題回歸自身與神的關係

20年前,劉曉亭曾經歷信仰挫折。在一次服事中,他與大女兒在高速公路上遇車禍,大女兒因此過世。劉曉亭與妻子跪在醫院停車場禱告,問神為何使這事發生,甚至擔心眾人會認為,上帝保不了女兒的生命,沒必要相信福音。這事並未使他一蹶不振,更堅信見主面那天,將在天堂遇見女兒,神如此行必是有美意。「信仰絕對不是一帆風順,而且有些事是一輩子沒有答案。」

 

劉曉亭舉出幾個人物例子,他們皆來到與神面對面解決生命問題。耶穌帶著門徒雅各、彼得上客西馬尼園禱告,並與門徒分開,獨自一人向上帝禱告,求事照神的心意行。先知以利亞打敗眾多假先知,隔日則被耶洗別恐嚇,後因害怕而逃離,以利亞躲避在何烈山時,與神交通。出山洞後,他仍困在自身情緒,但神不責怪他、持續培伴。摩西也在山洞裡遇見上帝,關係更加緊密。

 

「每一個基督徒靈命要回到我們跟上帝之間。」

 

每個基督徒的信仰生命歷程,必然經過孤單、不被諒解、質疑等狀況,這些問題使我們必須進到內室,與神一對一處理。或許會經歷如耶穌、以利亞、摩西的感受,亦或如約伯,失去所有一切、歷經人生各樣痛苦,在不足中遇見神。苦難才是能讓信仰生活成長的時刻,也更能明白約伯所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約伯記42:5),並成為一位靈命成熟的基督徒。

 

延伸閱讀》

2018台北研經培靈會》之一  當人心被社群媒體淹沒 更需進入幔內、與神對話

2018台北研經培靈會》之二  與新世代建立關係 劉曉亭:真實認識自己,與年輕人「交心」

2018台北研經培靈會》之四  面對人際衝突與困境 從詩篇呼喊中學習禱告的力量 

2018台北研經培靈會》之五  人際「衝突」起因溝通不良? 認識自己的創造避免落入「爭論誰為大」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