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雞鳴堂有彼得三次不認主的故事,也記念耶穌在幽暗水牢裡的孤獨。(攝影/記者莊堯亭)

當祭司長和民間文士上前捉拿耶穌,沒有掙扎、也沒有為己辯屈,祂被綁上雙手去見大祭司該亞法(Caiaphas)。這是耶穌生命中最孤獨的一夜,過了這晚,祂就要走上十字架的路:汙辱、鞭打、受刑…

在耶路撒冷雞鳴堂(Church of Saint Peter in Gallicantu)底下,有一個自公元一世紀保存到現在的水牢,儘管經過整建,仍散發著冰冷森涼的氣息。這裡極有可能,就是耶穌受刑前夜所待的地方。

 

每年許多信徒前來此地,試著想像耶穌在潮濕、幽暗水牢裡的心情,圍繞著這個地方,流有無數的眼淚。這裡也是彼得三次不認主的地方,最後一聲雞啼讓他痛哭;兩千多年後的現在,駐足遊客也會在踏進地牢時流下悲傷的眼淚。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以賽亞書 53:3-4

方形洞口是軍兵看守犯人的地方;許多弟兄姊妹會到水牢裡禱告、唱詩、讀經。(攝影/記者莊堯亭)

約翰福音18章記載耶穌被綁去見祭司該亞法,其宅邸據信就是雞鳴堂所在地。這裡在主後457年建為拜占庭小教堂,後被毀,至西元1102年進行修整、1931年才完工。教堂屋頂有隻金色公雞,描述彼得三次不認主的故事。

 

整座教堂莊嚴又傷感,代表經文是路加福音22章57節:「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

 

雞鳴堂共有三層樓,大堂是耶穌受審的地方,第二層是家中庭院,第三層即是關犯人的地窖。整棟建築內外有數幅彩色浮雕和花窗玻璃藝術,說著那天晚上的故事。

吊進水牢的洞口。(攝影/記者莊堯亭)

走進地下水牢,一股壓迫感頓時襲來,千年石牆和地板透著寒氣,頂端有個圓洞,就是犯人被綁著雙手、垂放到牢底的入孔。

 

被審訊、毆打後的耶穌,從這裡被扔進數公尺深的水牢。

 

耶和華啊,你為何丟棄我?為何掩面不顧我?我自幼受苦,幾乎死亡;我受你的驚恐,甚至慌張。─詩篇 88:14-15

 

耶路撒冷不是水資源豐富的城市,能擁有私人蓄水池的必是富豪以上階級。在池子防滲水功能喪失後,就會被改裝為囚禁犯人的水牢,讓重刑犯在暗無天日、潮濕的滴答流水中度日。

不通風又濕熱的水牢外,有一雕像:被囚禁的主。(攝影/記者莊堯亭)

沒有人肯為別人死,耶穌卻願意。

 

祂也會怕,卻知道前方的路是主所命定,就沒有逃跑。

 

耶穌在受刑前夜的孤獨是我們的典範。當耶穌揀選我們往前走,即使很困難,卻不會孤單,因祂永遠與我們同在。

 

主如何堅定耶穌回應一生的呼召,願也同樣堅定我們,永遠不放棄。

此雕像刻劃彼得在大祭司院外烤火、當有人認出他,他慌忙否認:「我不認得祂。」(攝影/記者莊堯亭)

教堂頂端的金色公雞。(攝影/記者莊堯亭)

雞鳴堂內外有多個彩色壁畫,說著彼得和耶穌的故事。三次雞啼突顯人性的驕傲與軟弱,當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三次問他:「你愛我嗎?」主的饒恕與愛給彼得再次服事的勇氣。(攝影/記者莊堯亭)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