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清心竹南教會外觀。(攝影/記者杜胤廣)

是教會,也是「餐廳」!地中海型的教堂建築在竹南發光,應許成為「處境化教會」,獨立建堂的過程,超乎你的想像。

從預備建堂到完工不到3年時間、如今又將餐廳融入會堂的清心竹南教會,2018年11月4日主日下午特地為餐廳舉行別開生面的開幕典禮。身為該教會牧師的張紹軒,不僅身為5個孩子的父親,更述說上帝一路帶領著家人親眼見證建堂過程的奇妙旅程。

 

打造像「家」一樣的教會餐廳 活絡地方

張紹軒牧師(中)為餐廳開幕祝福禱告。(攝影/記者杜胤廣)

 

由於教會地中海型的建築設計,再加上融入當地社區,也吸引外地遊客「聞鮮」尋經此地,不但使教會受到鄰近苗栗縣政府與地方民代的關注;開幕時,苗栗縣長、議長夫人與許多縣議員、里長都到場祝賀,期盼教會未來能活絡地方。張紹軒牧師也在開幕典禮一開始就帶領眾人以禱告的手,為餐廳獻上祝福。

地方民代都到場為餐廳祝福。(攝影/記者杜胤廣)

 

談到將餐廳融入教會的想法時,張紹軒表示,3年前他與師母帶著孩子來到苗栗,便開始思考如何接觸當地鄉親;那時他曾想過是否要將大都市教會的牧會模式搬來此地,但神卻賜下一個讓當地人可以在壓力中稍喘口氣的舒壓空間,讓人在思考人生下一步的時候,可以進入教會遇見神。

 

清心教會讓餐廳進駐教堂,使用會眾平時敬拜神的空間來為民服務,已成為台灣教會界的首創。因為,台灣大多鄉鎮的教會空間於週間常有閒置問題,再加上政府不斷提倡「公用空間活絡化」,年輕人也對「社會企業」抱有極高期待,因此他便希望將兩者的理念加以合併、運用,讓在地人進入教會外,也讓教會資源發揮加乘效果。

張紹軒與主廚一起述說餐廳創立的背後故事。(攝影/記者杜胤廣)

 

張紹軒說,起初在尋找年輕人進駐創業時非常不易,因為教會聚會與餐廳生意最好的時間都是禮拜六、日,因此要餐廳休息不做生意,在人的現實考量下,常與教會的理念衝突;後來,經過弟兄姊妹的輾轉介紹,他遇見了一對夫妻,該夫妻以前在雲林曾擔任一家歐式料理餐廳的主廚,10年後他們因家中長輩的照顧需要,所以選擇回到苗栗頭份。

 

「因為大部分找他們合作的人,都希望可以快速擴張,但他們卻希望營造的餐廳氛圍要像『家』一樣。」張紹軒坦言,教會與主廚kevin先生在尋求彼此經營理念時,他硬著頭皮告訴kevin說:「不好意思,我們要找一間餐廳,但可能沒有辦法很快速賺錢。」結果kevin卻回說:「我們也希望多休息啊!」

 

如此,教會與主廚的一拍即合,讓神成就了這番美事。

 

張紹軒牧師的事奉經歷 與傳統信仰連結

張紹軒牧師聊起建立教會的過程。(攝影/記者杜胤廣)

 

然而,沒有教會就沒有餐廳,教會成立的故事充滿著恩典,因為清心竹南教會不隸屬任何堂會支派,其購地自建的過程靠的都是外來奉獻。

 

張紹軒說,過去他來自木柵活石教會,領受呼召後,他與師母來到淡江教會服事、操練,不到2年後,他們便受時任主任牧師黃國倫的差派,前往「基隆遠東劇院教會」牧會。

 

由於,當時會有基隆遠東劇院教會的誕生,也因一名身為電影院房東之一的淡江教會弟兄的奉獻,才使淡江教會欲將電影院改裝成劇院式教會,希望能透過傳統戲曲的演出,售票吸引當地百姓前來教會,來補貼劇院租金的需要,但沒想到受限於舊有的建築消防法規限制,以致長期無法售票演出,僅能進行公益演出,所以教會被迫只能改變形式。

 

然而,黃國倫牧師在詢問他們是否待在基隆的意願,他們禱告後決定休息一段時間。

教會外觀。(攝影/記者杜胤廣)

 

出人意料之外,有位善於建造基督內在關係,背景來自江秀琴牧師團隊的牧者,告訴張紹軒牧師自己做了一場異夢,夢見自己在菜市場騎樓下向人傳福音的畫面,他找了許久終於發現就是基隆遠東劇院教會旁的仁愛市場後,經過與黃國倫牧師團隊一段時間的互動,他們便完成了基隆遠東教會的交接。

 

之後,他們來到101教會配搭服事,也一邊禱告尋求了9個月,黃國倫牧師有一天就告訴他,自己將來會愈往大都市前進,但這與他們禱告和心裏對台灣傳統信仰的負擔不一樣。因為,他父親早年是一名乩童,一家歸主後,再加上他在基隆遠東劇院教會牧會經歷,對他的事奉產生強烈的影響,以至於他非常在乎那些持守傳統信仰的百姓。

 

竹南的田野觀察 思考人生的下一步

教會內部打造充滿親子氣息的空間。(攝影/記者杜胤廣)

 

後來,張紹軒牧師與師母禱告後,神啟示他們一個地方,名叫「竹南」。他們來到當地做了一陣子的觀察後發現,竹南有三種工作型態-農業、重工廠、科學園區,這些都符合每一階段的經濟轉型,但事實上每個階段都不強,因為附近百姓有的已經不太能種田,也在思考都更,或是把土地分給子孫;而工廠都是當時沒有前往大陸的工廠,要收攤也不是,要繼續做,也難以突飛猛進。

 

最後,竹南原本要建設一個科學園區,但遺憾的是,幾年前爆發了「大埔都更案」,政府希望透過科學園區的建設來活絡地方,但似乎方向正確,有不少人贊成,也有人堅決反對。

 

這些原因都致使地方愈無生機,也讓當地居民都在思考竹南的下一步要怎麼走?

 

從禱告尋求到獲得土地款只有7天

教會眾弟兄姊妹為餐廳開幕合影留念。(攝影/記者杜胤廣)

 

「我們進來後就開始思考『教會怎麼服事這地』?」張紹軒坦言,當初他直覺要將他過去在淡江教會服事的經驗搬來竹南使用,但禱告後,也無法得到上帝的印證。

 

他持續禱告後,神告訴他:「我們沒有要直接告訴人下一步要做些什麼,我們可以做的是-『創造一個空間,讓人在面對人生挑戰時,能有舒壓的機會』。」更讓他深信聖靈在這過程中一定會動工,且浮出一段馬太福音5章第8節的經文:「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見神。」甚至讓他們看見「白底藍條紋」的建築物異象,並應許他們「購地自建」。

 

意想不到的是,台灣在「購地自建」的建築法上,在幾年前早已成形,只需要一位與銀行互動的「擔保人」,以及初期土地款就能蓋教會。

 

事後,張紹軒曾禱告神說:「我是傳道人,我無法跟銀行互動…」,但他在感動中寫下一個名字,3天後便接到一位姊妹的電話,她聽說他們在竹南,希望能帶著她的男友南下探望他們夫婦,沒想到這位姊妹的男友就是他寫下的那個名字。這成了張紹軒建立這間教會強烈印證。

 

可是,錢從哪來?要蓋教會的土地款,外加地上建築共需2千3百多萬。他依舊禱告並寫下小時候陪著他長大的幾位長輩,希望能感動他們為此奉獻「利息」,陪伴教會3年,最後足以辦成房屋貸款後,再還給長輩們。

 

而他們拜訪的第一位長輩,其丈夫剛離世不久,且身為公務人員的丈夫,過去曾有許多投資,而她一直有從神而來的感動,要她將這些投資轉為現金,直到張紹軒來拜訪她時,她才明白這是神的旨意,要她透過這筆錢來幫助教會。

 

從禱告尋求到獲得土地款,上帝讓他們在7天之內完成。後來,張紹軒自己推估,選擇購地自建,且順利取得房屋貸款,或租一間2百多人聚會的場地,其貸款與租金的金額都要8、9萬元。

 

讓教會成為「處境化教會」

清心竹南教會外的餐廳招牌。(攝影/記者杜胤廣)

 

「我們剛好跟其他教會相反,這個創意完全是從神而來,因為所有的資源都來自外地。」張紹軒形容,大多數教會都是先有一群弟兄姊妹,教會為了植堂,或人數太多而建堂,但他們反而是沒有弟兄姊妹,但為了福音的緣故而開始蓋教會、傳福音。

 

建立清心竹南教會一年多來,他拜訪過竹南其他教會,每逢主日共計不到500人,但當地有8萬人,基督徒比例不到1%。他深信,上帝一定看到傳統信仰與竹南的需要才調動萬有建立教會。所以,教會建立以來,教會也配合建築物的形式,舉辦各式各樣的親子活動。

 

餐廳成立後,營業時間只有在周一至周五,中午提供商業午餐,下午提供輕食咖啡外,晚餐則有標準的歐式料理,教會也將在每月雙數週的週五晚間,提供詩歌及流行輕音樂的現場演奏,下午則會不定期舉行幼兒教育講座。未來教會人數若有加增現象,餐廳品牌與經營者也會遷移至其他地點持續經營。

 

張紹軒牧師已開始與中部地區教會連結,未來也將會以「city to city」的夥伴關係,來協助教會成為「處境化教會」。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