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十周年慶典崇拜活動,在詩班的帶領下全場一同敬拜。(照片來源/同心圓敬拜者使團臉書)

走過10年恩典之路的「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上週六(1日)在九龍城潮人生命堂,舉辦歡慶十週年崇拜。過去曾經參與、支持、生命一同成長的眾教會弟兄姊妹,齊聚感恩。「這次特別邀請同工的家人,沒有他們在背後的支持,同工們就無法全心事奉。」總幹事霍志鵬說。

「同心圓不是一個教會,而是一個邀請同心的人一起去圓夢的平台。」霍志鵬解釋,最初從音樂事工開始,2008至2016年,拓展關懷事工、宣教事工及青年平台,讓跨教會的弟兄姊妹,一起來到這裡服事社會的人。

 

十周年感恩崇拜的主講人褚永華博士(香港神學院榮譽院長),也是同心圓的顧問牧師。「如今混沌、亂七八糟的社會,是每個機構在服事中的挑戰。家庭問題、貧窮都為這個社會帶來破口。」褚永華也勉勵基督徒,「即便看似渾沌,卻不要失去起初的愛心就能張顯神的榮耀。」他引用歷史人物卞和的故事,鼓勵香港教會堅心面對福音工作的挑戰及契機。

 

效法「卞和三獻寶」,竭力傳福音

褚永華將眾人到兩千年多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卞和是當時楚國的琢玉高手,他在開鑿荊山時發現了一塊寶玉,忠心的他立刻進貢給楚厲王,但厲王聽信宮中玉工的判斷,認為只是一般石頭,一氣之下砍了卞和的左腳。改朝換代後,卞和仍不死心,第二次將寶玉獻給武王,還是被認為是石頭,…砍了他的右腳。到了楚文王時期,失去雙腿的卞和,傷心欲絕抱著這塊玉石在楚山下哭到血淚,這才引起文王的注意,

 

褚永華說,「卞和告訴文王,他的傷心不為雙腿,而是因為一塊上好的玉被當成了廉價的石頭,而一個忠心的人也被當成了欺君之人。」「卞和犧牲一雙腿,這塊稀世珍寶才被看見它的價值,也是”和氏璧”的由來。」褚永華從卞和三獻寶的典故引申,「在這個混亂及險惡的社會中,實踐基督的愛有時就像這個獻寶的過程。」他說,從卞和看見殉道者的影子,「即使粉身碎骨卻因為明白救恩背後的價值,所以仍是努力宣揚救恩,帶給每個渴望重生或是等待希望的靈魂盼望。

本次慶典主講人褚永華牧師。(照片來源/同心圓敬拜者使團臉書)

不說恭喜的慶典,將生命回歸聖經

「為什麼十周年的今天不說些好話,恭喜恭喜就好?」褚永華沉重表示,因為這個世代就像聖經提摩太後書所說,是一個「愛自己、愛錢財,又自誇、又驕傲,褻瀆神、悖逆父母、忘恩負義、毫不聖潔、 沒有親情、不肯和解、惡意控告、不能自制、殘忍凶暴、不愛良善、 背叛出賣、任意妄為、自以為是,愛享樂過於愛神, 有敬神的外表,卻否定敬神的實質」的世代,讓人感到沮喪與灰心。

 

「但最初神創造世界認為一切甚好,為什麼原本一切美好會淪落到賣神賣友,這樣墮落的世界呢?」褚永華認為,問題出在「自由意識下的人性」。人的選擇造就了社會的現況,「但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褚永華說,卞和的例子是基督徒的榜樣,努力追逐最終的目標,「將生命回歸聖經,讓這個世代因你而將榮耀歸給上帝。」褚永華勉勵眾人。

 

水深火熱

「同心圓」十周年感恩慶典中,特別請過去曾參與「水深火熱」事工的弟兄姊妹,一起上台接受感謝。「水深火熱」是同心圓在2008年開始的關懷事工,十年來觸及1萬173人次,服事香港九龍西區、土瓜灣、深水埗地區的貧困家庭。

過去曾參與過「水深火熱」事工的所有弟兄姊妹上台合影。(照片來源/同心圓敬拜者使團臉書)

同工回憶,曾經接觸一位貧婦,因嫁給不愛自己的先生,婚姻辛苦又沒有盼望。為了養活孩子,她每天打工賺錢,但微薄的收入,只能住在小小的劏房,還常常受雇主的羞辱。就在這位婦女對生命絕望的時候,弟兄姊妹探訪了這個地區,看到她空無一物的家,幫忙募集到冰箱、電鍋,匱乏的生活漸漸被補足需要,可以空出時間接觸信仰,認識上帝的愛,因此改變了她與先生的關係,不再只是抱怨或是針鋒相對。歷經8年的努力,她們一家搬出「廚房、廁所、客廳都在同一空間,只能站立」的劏房。

 

在貧富差距極大的香港,「水深火熱」同工關懷幫助的這個家庭,只是一個例子,在上千個劏房與各處的街角,有太多的需要存在,「耶穌才是所有人生命的盼望,」褚永華牧師說。「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總幹事霍志鵬,感謝過去10年因著許許多多人的支持,讓他們成為香港社會的祝福。未來在福音的事工上能繼續持守「敬拜不離地、服事不離天」,將同心圓與社會緊密地連結。

同心圓總幹事霍志鵬(圖中)於聚會的開始,帶領眾人敬拜。(照片來源/同心圓敬拜者使團臉書)

 

每當想到你們,我就感謝我的神; 每次為你們大家祈禱的時候,我總是懷著喜樂的心祈禱, 因你們從第一天到如今,一直在福音工作上相契合。 我正是深信這一點:就是在你們裡面開始了美善工作的那一位,將會完成這工作,直到基督耶穌的日子。-腓立比書 1:3-6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