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若名人死亡成了活人「優越感」的源泉,那活著的人究竟在為何而活?(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殯儀館去多了,便發現那裡也分「淡旺季」。例如,春節之前的寒冬,落葉紛飛時的金秋,總是比平時繁忙一些。

難道死亡也「結群」?近期幾位「名人」驟逝,各類傳媒或社群,有許多的長籲短歎、哀聲陣陣,多少讓人有些不太適應。

 

上周,跟探訪組同工去醫院,為一位老奶奶做臨終禱告。老人已不能言語,躺在床上,雙目緊閉。雖插著氧氣管,但仍張大口,盡力呼吸,明顯是彌留之際了。

 

伏在她耳邊講話,還會輕微點一下頭回應,為她禱告時,身體微顫,有些激動。老人的兒子告訴我,十多年前,她母親便已為自己的後事做好了準備。不僅購置了離世時穿的衣服,還親手在枕頭上縫了一個小小的「十字架」。用意很清楚,她要頭枕「十架」安眠。

 

老人有一兒一女,只是,女兒早逝,現在陪在她身邊的,是兒子跟兩個孫女。拉一下老奶奶的手,跟她道別,出到門口時,她的兒子跟我說:「牧師,我母親去世後,就不『麻煩』教會了」。

 

果然,數天過去了,再未來電。可以想像,在幾個至親家人的陪伴下,老人一定走的平穩安詳。哦,差點忘記說了,老奶奶已是99歲高齡,其子也70多歲了,而且身體還不太好,能平安送走母親,已屬不易。

 

醫院在景區旁邊,遊人如織。當然,人們是來看風景的,對於旁邊這間醫院百歲老人的離世,既不知情,更不關心。

 

若以為人們只關心風景,那是大錯特錯了。風景再美,也有人會抽空拿出手機,刷一下社群。當手機出現名人逝世消息,什麼美景、美食都暫時放在一邊了,「名人去世」成了不少人相互溝通的第一主題。

 

名人靜靜的離世,卻引發了無數人的「哀歎」。我在想,同樣是人,同樣是死,為何老奶奶跟名人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總結一下,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近期過世名人,屬英年早逝,對人心靈的衝擊當然比老人正常離世要強烈的多。

第二,名人,若只是英年早逝,「哀歎」的人也絕不會這麼多。當金庸大俠,雖是94歲高齡,但其逝世的消息一經傳出,社群圈裡幾乎是許多哀悼。可見,死的時候有沒有人關注,名氣的大小很關鍵。

第三,這段時間,去世的名人確實比較多。就算不是名人,一些特殊的死亡方式,也讓人印象深刻。

 

曾幾何時,名人的生活,是不少人心中的夢。只是,奮鬥來,奮鬥去,發現這夢難以實現。正在灰心絕望之際,名人死了的消息傳來。才知,原來,名人、富人也有痛苦的事,也會生病,也會死。想想他,至少自己還活著,真是寶貴。

 

名人之死後,拼命加班的人開始發「早點睡覺」的留言,從不鍛煉的人開始發「健身」的照片,也有人發「只健身沒用,還得注重養生」的文章。至於「癌症早發現」、「健身的人為何也得癌症」等帖子,更是鋪天蓋地。

 

一時間,人們的內心似乎突然「豁達」了許多。若果真如此,那名人之死就是臨終還給我們熬了一碗「心靈雞湯」,比「砸大錢」帶給人的益處強多了。

 

可再一看,這些「帖子」多是舊文,還有不少是趁機發廣告,賣產品的。

 

雞湯一碗接一碗,喝過之後,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繼續爭名奪利,勾心鬥角,繼續荒宴醉酒…。總之,死亡是他人的事,與自己無關。

 

若名人死亡成了活人「優越感」的源泉,那活著的人究竟在為何而活?若對抗死亡的方法只有鍛煉和養生,那豈不是在枉費心思?若只圖今生快活,不想死後審判,那喪鐘為誰鳴?若親人離世只能哀悼哀悼一番,那人生哪裡還有出路?

 

傳道者說:「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傳道書7:2)

 

但願我們在面對他人死亡時,不只互相討論,也能把此事放在心上,仔細想想。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