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姬望(左圖)為原住民首位宣教士,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曾逼迫原住民地區的基督徒,那段時間姬望藏身山林、石洞傳福音。(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在花蓮縣秀林鄉姬望紀念長老教會旁,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洞,但這個歷史有80多年的小山洞,卻見證了重要的原住民宣教歷史。

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曾嚴厲禁止基督教福音傳入原住民族部落,也禁止外國宣教士進入原住民居住區域,並在各部落廣設神社,強迫原住民族祭拜日本皇室祖先。但原住民第一位宣教士姬望‧依娃爾(Ciwang Iwal),不畏日本政府的威脅,仍然堅持傳福音。當年為躲避日本警察,常躲在深山、石洞裡聚會,如今留存下來的禱告洞,就位在花蓮縣秀林鄉姬望紀念長老教會的旁邊,見證著這一段宣教歷史。

在花蓮縣秀林鄉姬望紀念長老教會旁,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洞,但這個小山洞卻見證了重要的原住民宣教史。(攝影、剪輯/記者都希基路)

 

姬望紀念長老教會夠尚優耀牧師說,根據已知的歷史,第一個接受福音的原住民有可能是撒奇拉雅族的族人,但第一個原住民宣教士則是太魯閣族的姬望‧依娃爾(Ciwang Iwal),她成立了第一間原住民教會「姬望教會」,被稱為「原住民教會之母」。

 

台灣第一位原住民宣教士

姬望‧依娃爾(Ciwang Iwal)於1872年出生,是太魯閣族頭目的女兒,懂得日語。當時(約1905年)其他族群多已投降日本政府,但太魯閣族人卻仍頑強抵抗,因此日本當局請來姬望擔任溝通的橋樑。姬望認為日軍軍隊人數眾多、器械精良,擔心族人長久對峙下去會遭致滅族,因此出面勸降族人,立下功勞。之後日本政府贈以土地、金錢、房屋,但不幸遇人不淑,人財兩失,差點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1923年,花蓮港教會李水車傳道夫婦將福音傳給姬望,隔年受洗。1929年,經宣教士孫雅各牧師介紹,以57歲高齡進入淡水婦女聖經學院就讀,二年後畢業,回到花蓮家鄉,從自己親人開始傳福音。

禱告洞入口處狹小,必須彎腰才能通過。(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但當時日本政府禁止傳福音,因此她常在夜間、深山、石洞,或利用族人上山工作的時間,在山上帶領聚會、禱告。不幸被日警抓到的信徒,有的被打、被關、被逼迫致死;雖然姬望也曾被抓,但因其曾有功於日本,所以日警不敢公開迫害或處罰她,只得放她走。

 

為躲日警,藏身山洞

在禱告洞外的石碑上寫著:「上主藉著一位愛主、愛教會、愛自己的同胞民族靈魂的姊妹—芝苑‧夷娃爾(Chi-oang Iwal),在這一個大理石洞哩,以火把、油燈,不分晝夜宣揚主的福音,為了防患日警的捉拿及顧慮信徒的性命安全,每當聚會時,便在大石洞的上端、左右,安置兩三位的守衛,隨時傳遞外面所發生的情況,大家就這樣冒生命的危險來參加聚會。

 

石碑上也提到,根據姬望姊妹的同工周玉葉(Kumu Lowsing)的證詞,當時聚會的人數並不多,約有十幾來位,但個個都十分熱心聽道、信道並傳道,使得信徒愈來愈多。每當日警前來搜索時,由於上帝的帶領,屢次都是有驚無險、安然無恙,處處都蒙受上帝的護庇和祝福。

洞內原本是泥土地,但為預防下雨造成泥濘,所以鋪上小石子。洞內空間約可容納30人。(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信仰榜樣,後人景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福音的門大開,雖然姬望已70多歲,但她仍然努力傳福音,北到秀林鄉和平村,南至卓溪鄉立山村,足跡遍及太魯閣族部落。1946年姬望蒙主恩召,享壽75歲。

 

姬望的勇敢與對信仰的堅持,感動許多信徒,跟隨她的一群婦女,如Kumu Lowsing,日後也成了信仰領袖,繼續將福音傳遞下去。

 

夠尚優耀牧師說,現在他幾乎每天清晨都會在這個禱告洞禱告,盼望當年感動姬望火熱傳福音的靈,能再次澆灌在太魯閣族及整個原住民族的教會。

姬望紀念長老教會原名為「富世長老教會」,後為紀念姬望才改名。(攝影/記者都希基路)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