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俞安因為一場以色列之旅,從此愛上這地,透過其文字及影像,可深刻感受到以色列的各樣風情。(照片提供/Ann אן)

談及以色列,大多人第一想法是危險、戰爭、恐怖分子…,會再三思考是否要到當地,但她因著一場旅遊愛上這個國家,做了跌破眾人眼鏡的決定-申請交換學生。此外,她帶著一台相機與勇敢的心穿梭以色列各處,用文字與影像記錄感動的瞬間,在部落格與臉書粉專上分享他們的「簡單生活」與其獨特思維。

陳俞安(Ann)為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學生,2016年參與邁向錫安學院的聖經教導課程,至以色列旅遊2週,這促使她決定要更認識這國家。於是,2017年她申請至以色列比撒列藝術設計學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作交換學生。留學期間,她開設臉書粉專Ann אן與部落格,藉著照片和文字紀錄每時刻的心情,以及當地風俗。5日下午,她與大家分享自身留學經驗與猶太文化。

陳俞安與大眾分享個人在以色列的留學經歷,以及和猶太朋友相處的趣事,活動由拿撒勒國際顧問有限公司主辦。(攝影/記者林葶熙)

 

深入猶太文化 看見他們的真性情

許多人聽聞陳俞安要去以色列,皆為她感到憂心,但事實上「非常安全」。她分享,有次與朋友用餐時,一旁的以色列人好意提醒他們要將桌上的皮包收好。用完餐後,他們走在街上不斷聽見後方傳來喊叫聲,轉身才發現是剛才用餐時遇到的以色列人,為要還回她朋友忘在椅子上的錢包,並稍微指責他們沒把貴重物品收好。這舉動令他們感到驚訝,也打破自身對這國家的既定印象。

 

為更了解猶太文化,陳俞安常與猶太教朋友相處或過節日。去年(2018)3月底,一位在台認識的猶太朋友邀請她到家中過節,當時母親與妹妹剛好到以色列找她,因此也一同參與。

 

逾越節是猶太人重溫上帝拯救他們出埃及的歷史,規定要先念完一本關於逾越節的經文才可用餐。她說到,這個節日如同台灣過年,所有親戚會相聚一起,活動期間父母會告訴孩子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小朋友會拿著麥子給大人,象徵將初熟的果子獻給神。其中有個特別橋段,必須先用頭敲牆壁才可有水煮蛋吃,這象徵以色列人出埃及相當辛苦。

 

猶太人的思維常是社會討論的話題,留學期間陳俞安對此有深刻體會。在一堂雕刻課,老師要大家作出骷髏頭,更要學生幫旁邊同學作出一樣的作品。課程結束後,老師要求大家將作品從高樓往下丟,並以殘骸為評分成績。當然事情未成,但老師此番用意是希望大家不要在意手中完成的作品,因為作品不會只有一個。這事使陳俞安印象相當深刻,也再次反思,在台灣教育思維使學生認為,為奪得好成績,需互相競爭、搶第一,但在此環境卻無分誰輸誰贏,更看重互相合作、彼此學習。

陳俞安經常以相片及文字,紀錄在以色列發生的點點滴滴。(照片提供/Ann אן

不少照片相當觸動人心。(照片提供/Ann אן

 

神的帶領讓她擁有一切奇妙經歷

豐富的留學經歷,讓陳俞安不僅是精進自身的藝術,更看見以色列的風俗文化、顛覆自身思維,回頭看這一切奇妙際遇,她表示,「這一路上是上帝帶領我。」

 

從小她的家中信仰傳統宗教,未接觸過基督信仰,因父親於上海工作,小學四年級時母親帶著她與妹妹到上海生活,母親身邊朋友多為基督徒,進而進入教會、認識神。當時她對基督信仰並不認識,只是跟著母親到教會聚會。直到大學時遇見一位基督徒教授,他對待學生的方式與其他教授不同,讓她相當好奇,後才明白因教授生命裡有神的愛,才使他與眾不同。2014年時,正好是陳俞安當基督徒的第10年,她不再認為這信仰是母親的信仰,且這也並非只是信仰,而是人的生活,決定受洗歸主名下。

 

她坦言,申請交換學校真是神的作為。大學四年級時,她原想申請到以色列做交換學生,但因忙碌於畢業製作,而將此事擺在一邊。其後聽聞耳聞有位同學也和她一樣想申請以色列交換生,為不想失去申請名額於是著手準備。後期她與同學分別申請不同的以色列大學,彼此互相幫忙。經一番苦心,兩人皆申請到各自的學校,但她的同學卻決定不去以色列。陳俞安雖對其決定感到訝異,但她也感謝神,若不是因同學的緣故,或許就不會申請以色列交換生。

 

此外,原本預計只能在以色列待半年,但她不斷尋求管道能再待半年、完成學年課程。寫信向學校申請、尋求系主任皆未有結果,但在猶太朋友的鼓勵下,她再次寫信向學校申請,終於能繼續待在以色列。

熱愛以色列的她,在去年(2018)中結束課程後,12月又再次到以色列。 (照片提供/Ann אן

她期盼,未來能到以色列就讀藝術相關的研究所,並更認識以色列。(攝影/記者林葶熙)

 

認識自己 守住「根」

「要有根才能往上生長,也如同我剛說的如何維持平衡,往下紮多深,才能往上爬多高。」這是一位素描老師所說的話,也讓她不斷反思。

 

一連串的經歷,讓陳俞安讚嘆神的作為,也在猶太人身上學到,他們願僅守自己的「根」,為信仰緣故而堅持,甚至特別為安息日發明每層樓都停靠的自動電梯。相較台灣,愈來愈多人只是單純過節,而未真實了解其背後意義。

 

陳俞安也效法猶太人精神,願意為信仰持守神的道。她說到,「藝術不需要語言,它是最容易接觸人內心的,有些不需要太多解釋,它就會對每個人心說話」,期盼能成為台灣與以色列間的藝術溝通橋梁,更認識自己與神、土地的「根」,進而影響更多人。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