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春節紅包文化中蘊藏著是祝福,無論是長輩對晚輩,或者晚輩對長輩,所以彼此當心純感謝。(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紅包」是華人所特有的文化。婚、喜、慶用「紅包」,喪則用「白包」。第一個紅包袋出現於1900年,隨著科技進步的演進,近年來已出現「虛擬紅包」。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紅包」滿天飛的季節已沓然而至。雖然對於紅包到底要包多少,存在著不同的見解與主張,但一般人都同意「紅包內所放金錢的多少經常與雙方交情成比例,禮儀上不能隨便當著送禮者的面,將裏面的錢拿出。」

 

農曆年來了,紅包到底要包多少?根據一些常規資料顯示所做出的一些建議,農曆春節的紅包約略如下:

 

☉ 祖父母輩:3,600或6,000或6,600。

☉ 父母、公婆:3,600或6,000或6,600或10,000。

☉ 自家孩子:1,000(國小或以下)、1,200(國中)、1,600(高中)、2,000(大學)。

☉ 兄弟姊妹的子女:1,000(國小或以下)、1,200(國中)、1,600(高中)、2,000(大學)。

☉ 親友、好友小孩:600或1000。

☉ 鄰居、同事小孩:200或600或雙方父母言明不包。

(常見的紅包數字由小到大為:200、600、1,000、1,200、1,600、2,000、2,200、2,600、3,600、6,000、6,600、10,000、16,000;可根據雙方情誼及本身條件進行調整)

 

一位牧者在受訪時強調,「紅包文化」要注意兩個原則:

 

1. 不要因為「紅包」而產生嫌隙。

各人的經濟情況本來就會有所不同,不要因紅包而破壞了彼此情誼、也破壞了年節的氣氛。聖經說:「…,總要彼此包容…。」—歌羅西書3:13

2. 彼此心存感謝。

春節紅包文化中蘊藏著是祝福,無論是長輩對晚輩,或者晚輩對長輩,所以彼此當心純感謝。聖經說:「…;且要存感謝的心。」—歌羅西書3:13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