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今年過年,你預備好了嗎?(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每到過年,家族親戚各從別處回到老家團圓。除了互相問候彼此生活近況,此時也是基督徒發揮影響力、傳福音的大好機會,但也是最具挑戰的時刻:「祭祖能否不拿香?」、「如何開口談福音?」、「怎麼回應長輩問題?」…。《今日報》為讀者特別準備常見問題,讓今年過年和樂融融。

過年大小事:紅包包多少、回應長輩提問

到過年不少人會愈到難以招架的「長輩提問」,因而出現一批「恐歸族」,以出國旅遊、工作加班避開長輩的關心。嘉義基督教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心理師鄭筱儒表示,可在年節時期找適合的時間,與長輩談論自身未來規劃。回家前事先摹擬長輩可能會問到的問題,若真遇到不想回答的問題,可實應虛答快速轉開話題。或是可和好友一吐回家遇到的甘苦,以尋找心理支持。

 

發紅包是華人過年習俗,「包多少」也是每年令大家感到頭痛的問題,其中雖含有不同見解與主張,但大多人同意紅包金錢與雙方交情成比例,就禮儀而言,不能當著送禮人的面將錢拿出。一位牧者曾在受訪時談到,要注意:不可因紅包使雙方產生嫌隙、彼此要存感謝的心。每人經濟狀況不同,紅包也代表其心意,收到紅包更要心存感激,千萬別因此破壞情誼、壞了年節氣氛。

 

不拿香≠孝順?

身為基督徒,要人知我們雖「不祭祖」,但並不是「不敬祖」。靈糧神學院院長謝宏忠牧師曾在講道中提到,祭祖含「宗教性」和「倫理性」兩種成分,「宗教性」是把祭祖當作「亡靈的崇拜」,認為祖先會賜福庇佑後代;「倫理性」則是指,將此當作慎終追遠的倫理行為。

 

「磕頭跟鞠躬」在傳統文化裡面,代表對長輩的尊敬,比較是屬於「倫理」層面的意義,而不屬於宗教性,因此是可以的。拿香本身就含有「祈福」之意,具有宗教性質,故基督徒不可拿香。至於拿香,新豐聖潔會牧師劉修泉曾說到,基督徒應該要先禱告,再與家人溝通,取得共識。最重要的是,平常自己要有「好的見證」,不要等到祭祖的場合才來堅持,因而和其他非基督徒家人親戚爆發口角或衝突,真的沒有太大意義。

2019過年,期待家人口中不只有吉祥話,也充滿神的話語。(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相信神的旨意,帶著「愛」與「恩典」回家

「一人信主,全家得救」是神對於世人的應許,家族團圓之時也正是基督徒傳福音的好時機。常有人為向家人開口談信仰而裹足不前,反倒失去了最佳時機。經上記著: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神叫他生長(哥林多前書3:6),因此我們要明白,基督徒是神福音的撒種工人,唯有神能使種子發芽,終有一天神必使其看見祂的美好。

 

聖經教導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愛上帝,其次就是要愛人如己。如果我們連血脈相連的家人都「很難愛」,又怎能愛鄰舍、愛眾人?今年過年,讓我們學像耶穌,用愛包容、原諒、傾聽對方,相信神也會帶我們勝過過去的受痛、經歷祂饒恕的大能,期待家中不只傳出炮竹響聲,也傳出熱鬧的敬拜讚美聲。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4-8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