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在美國終於獲得了事業成功的韓裔女子,生命波折不斷,靠著雙手打拼出自己夢想的人生,卻一直不快樂。(照片來源/CBN-Youtube截圖)

姜金希(Jeanhee Kang),一個來自南韓鄉村的窮苦女孩,一生運途多舛。16歲時因母親的懦弱背叛,在她生命重重劃下一刀,成為難以癒合的傷,自此她開始墮落,墮胎後被退學、成為妓女,輾轉到了美國之後,走過3次失敗的婚姻,逃離家暴,獨力扶養3個孩子,靠著到處兜售自己手作的飾品,最後成功致富,卻在生命開始迴轉的時候,遭遇喪子傷痛。她憤怒:神在那裏?

一個父親酗酒、好賭與家暴的貧困童年

生長於南韓鄉下的姜金希,家中有5個小孩,父親是個不負責任,愛賭又酗酒的農夫,經常不在家,家中重擔全落在母親一人身上。

 

父親若在傍晚回來,進門一定先對妻小一頓痛打,讓姜金希以為自己是父親的麻煩。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父母的負擔,她努力證明自己,想成為家裡的好幫手。同時為了減少母親的辛苦,他總在一旁幫助母親,希望成為母親眼中的好女兒。

 

在如此失望貧窮的環境下成長,姜金希常常對著上帝禱告,盼望神能給他們溫飽,並幫助她遠離這個地方。

 

為了脫貧,她在學校努力讀書,相信教育能幫助她有更好的未來,遠離這一切,她一直不認為自己屬於那個家。

高中時的姜金希與父母。(照片來源/CBN-Youtube截圖

接受美國基督教廣播網分享生命故事。(照片來源/CBN-Youtube截圖

 

感到母親背叛,16歲離家

但就在她16歲時,父母聽到鄰間謠傳她親了一個男孩,父親不分青紅皂白狠狠打了她一記耳光,大罵她「妓女!」,那時,被父親誤會的姜金希傷心看著母親尋求幫助,但是,母親卻站在父親那一方。

 

「她沒有為我求情,不相信我,我感到被背叛,深深傷害了我。我一直無法…無法釋懷。」即使已事過境遷多年,提到這段往事,姜金希仍不住濕了眼眶。

 

為了報復,她開始叛逆。數月後,她懷孕了,隨後墮胎,被學校開除,成了一個不被接納的人。她說:「我無法再回去學校,無顏面對父母,他們也完全不想再見到我,甚至神,也都不幫助我了。我完全陷入絕望。」

 

於是她離家出走,來到烏山市,在附近美軍基地淪落成為妓女,不到一年,一位美軍拿著到美國的機票問她是否嫁給她,她立刻答應!

 

一步步追求的美國夢

到了美國之後,她完成「美國高中同等學力測驗」(GED),再取得基礎文憑。隨後10年她經歷了3次失敗的婚姻、逃離一個對她家暴的丈夫。正值30歲的她,除了3個孩子,與銀行帳戶的數萬元(美金$2,200),甚麼都沒有。

10年內3段婚姻,姜金希育有3個兒子。(照片來源/CBN-Youtube截圖

 

她說:「既然我可以一步步走到現在,我應該還可以做點別的。」於是姜金希開始沿街販賣自己手工的飾品與配件,她推著手推車,將自己的作品賣到雜貨店家,一間一間敲門販賣。

 

就與童年一樣,她仍經常對上帝禱告,偶爾也前往教會。在這10年間,她的小生意經歷了大大的祝福,她從一個沿街兜售的小販,成為事業成功的女性,並且回到韓國與父母和好。

 

她為父母買了房子,供應他們生活上的一切開銷,她把這個視為「原諒父母」的方法。

 

正當人生一步步靠近夢想的時候,一個悲劇震垮了姜金希的世界,車禍奪走她17歲兒子的生命。

 

她回憶:「當我失去我的兒子,我對上帝發怒:『我為孩子做了一切努力,為何還奪走我的兒子,為什麼是我?為何是我的兒子?』一次當牧師正在講道時,我站起來一走了之,而且不想再回來。」

 

接下來的18年,她將重心放在另2個兒子身上,並且用力賺錢,但是,她覺得自己怎樣也快樂不起來。她說:「我已經有能力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可是我卻難以快樂起來,一直覺得生命缺了甚麼。」

 

第二次機會

她後來很快就發現,從她認識的一個朋友身上的-喜樂,正是她一直以來所尋尋覓覓的。最後姜金希答應朋友的邀約,同意去教會,而當時牧師正講到「浪子的故事」這節經文。

 

當時講道的主題是「逃離」,牆上的大螢幕上投影出「回家吧!」字幕,馬上擊中姜金希的心,她想:「我也是一個逃離的人啊!這故事不正是我的寫照?我想回家,我多麼想回家,但是,家在那裏呢?不是在韓國,也不是我的父母,原來就是我迷路的天家啊。」

 

於是她說出:「我想成為-我想成為神的孩子。」

 

她終於才明瞭,原來快樂與自我價值,不是來自於財富與成就,而是出於耶穌基督的愛以及饒恕。

 

「神的愛我買不到,唯獨神願意賜給我。只有當我向祂敞開心門,讓祂進駐,我才能得見祂的慈愛。所有我面對的,不論是黑暗或心碎的時刻,原來祂都與我同在。」

 

姜金希於57歲時,完成了她一生的心願-拿到大學學歷。她感謝神,以奇妙的手讓一個鄉村的小女孩經歷救贖。她說,神依然是她小時祈求的那一位,相同的神,而現在,正住在她的裡面。

 

(文章來源/CBN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