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世上沒有一個能投合每個人喜好的完美教會,當一個成熟基督徒更應將個人喜好先放一邊。(圖/shutterstock)

每個人都希望教會能按他們喜歡的方式運作,一篇相同的信息,對於初信者來說,可能覺得內容太嚴肅、或太深硬,但對資深基督徒可能又覺得程度太淺顯。不管如何劃分,教會中總有不少難以兼顧的地方,這些產生的批評或許正是削弱教會的力量的因素。

每人都有自己的眼光想法,喜好或欣賞的風格也都不一。但是這些喜好與看法若互相牴觸,都可能演變成讓教會頭痛的問題。這類純屬個人的喜好,其實無權無關對錯。倘若真的發生意見不合,教會又該如何呢?

 

美國《卡羅萊納森林社區教會》牧師泰勒‧愛德華茲(Tyler Edwards)為此提出以下自己的看法。

 

共同體

我們要有共同體的概念,這是基督徒的誡命。我們都來自不同背景與人生、不一樣的世代和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具有多元個性的教會團體,若要投合每個人的喜好似乎不太容易。

 

唯有當共同體其中的份子看重團體大過個人利益,這個教會團體才得以永續並發揮功能。倘若個人堅持己見或只顧自己的喜好,這個教會團體則將名存實亡。沒有相同理念與和睦觀念,便沒有團體組織。如果沒有驅動團體的相同信念或奉獻,一個由多元份子組成的團體是不會存在的。

 

主耶穌給我們的信念就非常明確:即是要使萬民成為門徒。「自私自利」是阻止我們突破文化、經濟、種族與年齡等藩籬的唯一因素。有時候,我們會被要求為所愛而做出犧牲,但是當我們依自己喜愛選擇教會,我們便是將自己的一切取代了神的一切。任何一個教會若趨向滿足個人議題或自身喜好,便難以與耶穌同行。教會是為榮耀神而存在,而非榮耀人。

 

教會為要服事萬民,萬民即指各民族、各地區與各世代的人。教會需要多元;教會若只是為某特定的族群而建造,將難以成功。而讓教會擁有力量的,多半也都是削弱教會的因素。當我們教會由幾個世代與不同觀點和喜好的人組成,要討好每個人是不可能的。即便我們可以這樣做,也不意味著我們應該迎合各人。所以,我們該怎麼做呢?

 

犧牲

當父母養育子女,一旦孩子成人後開始經濟獨立,難道父母就應該享受子女提供吃穿以及一切?答案當然是不!父母不該理所當然,要求子女為自己而犧牲他們。父母為了孩子犧牲,這是生命的法則,所以相同的道理:成年的要保護未成年的、長者保護年幼者。

 

在教會也是一樣;成熟的基督徒不該一昧固守他們舒適的方式,一成不變,要有為大局著想的態度。因他們靈命成熟,能夠理解這樣做不是為自己,而是關乎主。這也是他們在教會團體中的責任義務,需要以團體的利益為考量。

 

舉例來說,對目前許多教會來說,以活潑的旋律來敬拜,目的是希望藉著歡樂與慶祝的方式來敬拜,若能使福音植入慕道友的心中,這未嘗不可。而他們目前所使用的方式,正是能觸及到「目標客群」最有效的方式。

 

若是以活潑的旋律能夠將不認識耶穌的人帶進教會,進而領受福音,愛上主耶穌,那就非常值得了。

 

事實是,以何種方式敬拜並不要緊。聖經中並沒有指出敬拜要如何做,也未曾禁止何種特定的方式。只能說,這是個人或群體的領受。上帝並不在意我們是彈吉他或是美聲團,祂的同在是在敬拜中,而非進行的形式。

 

當個人喜好沒被滿足,有不少人會因此一走了之。從這裡可以我們可以馬上聯想到,我們都該感謝父母沒有這樣對我們,若我們的屬靈層面夠成熟,我們要顧慮的不是教會要「照我們的話走」,而是要支持教會,以教會的利益優先。

 

未信者與初信者都是我們的目標;門徒建造比我們個人議題更加重要。「犧牲」這個概念,在現今社會太稀有,但這適用於基督徒。

 

我們活在一個「自己我最大」的世界裡,一個被自私自利瀰漫的環境中,一個宣告權力的世代中,雖然我們心中都有原始渴望要滿足自身的需求,但是共同體(教會)並不是這樣運作的。

 

唯獨將個人利益放在一旁,以謀求教會的最大利益為優先,這樣,教會才能在世界中發揮最大的功能,達成主耶穌交付我們的使命。

 

(文章來源/ relevantmagazine.com

 

 

精選要聞》

安靜我們的心 因為在寂靜無聲中,上帝會行四件奇妙事

祂在窮困中提攜我! 法法.滿寇寇從小舉手要當牧師,如今進入深山部落見證神的大能

如何解決無孔不入的「癮」? 葉貞屏教授:不要著急!離開癮只是個過程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今日報新春奉獻回饋專案—福音紅包袋》點此奉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