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19世紀宣教士在原址建立教會。(攝影/記者鄧敏如)

香港著名的歷史建築物,大多集中在港島西區。其中1932年擴建完工的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屬於哥德復興式建築,至今已有87年的歷史,一直是這裡知名的地標,也被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存留世代更迭的軌跡,更帶來信仰的祝福。

 19世紀初設教會,早期服事客家族群  

1852年瑞士巴色差會宣教士在救恩堂現址設立教會,之後1927年教會自立並進行擴建,新堂「救恩堂」1932年落成,一開始服事客家人為主,崇拜時有廣東話翻譯,而隨著客語族群人數愈來愈少,從 1984年開始改用粵語崇拜。

「三樓主禮堂內強調線條美,不能再加上裝飾物,不然感覺會很亂。」姚健偉牧師說。(攝影/記者鄧敏如)

 

走進救恩堂的正堂,抬頭仰望看到半圓拱形的樓頂,連接兩側外牆扶壁,線條延伸讓空間更覺寬廣,目光自然往前望去,立刻被那美麗紫光的十字架吸引。十字架背後是色調柔和的玻璃窗戶,上方是尖拱窗面。講壇設計依照信義宗傳統,講台在禮堂的左側,中央最重要的位置留給上帝。

 

會堂裡的硬木長椅,沉實而雕工精美。但畢竟已使用87年,好幾代弟兄姊妹坐過,難免有歲月的痕跡,「偶爾做一些打臘翻新,至今才能有完好保留。」不過救恩堂姚健偉主任牧師也說,現在時代進步,講求座椅符合人體工學,「這些長椅不能支撐人的脊髓,會眾坐久了會感覺不舒服。」

 

哥德式建築的救恩堂,有別於傳統哥德式教堂以麻石鋪砌外牆,而是選用「上海洗水石米」,歲月痕跡相當明顯,「從1932年直到10多年的外牆大清洗前,在日漸嚴重的空氣污染下,其實雪白外牆都變成灰黑色。」姚牧師說。

以「上海洗水石米」鋪砌外牆本來的灰黑色外牆經清洗後已變得雪白。(攝影/記者敏如)

 教堂哥德式建築常見的三葉拱圖案,散落於階梯欄杆、木門雕刻、外牆裝飾。治著這條花崗岩石樓梯可直達教會的二樓。(攝影/記者鄧敏如)

 

據教會文獻資料,三道門含屬靈意義,取自以賽亞書66章2節,門廊寬闊象徵教會能容萬國子民,包含教會內三類蒙恩信徒。(攝影/記者鄧敏如)

 

弟兄姊妹走進社區,教堂不再只是歷史建築

「基督徒走進社區傳福音時會遇到各種挑戰,例如怕被拒絕,」姚牧師說,但救恩堂弟兄姊妹20年來同心積極投入社區宣教,一開始是應民政署邀請,在社區辦嘉年華,之後主動投入社區志工,「救恩堂的弟兄姊妹從教會走到摩星嶺,清除這一段的山路清除雜草,」這段路也因此被公部門命名為「救恩徑」。

由區議會提供的路牌「救恩徑」。(照片提供/姚健偉牧師)

 

「弟兄姊妹很熟悉附近西區這一帶,有的在這裡住了幾十年,有些是因為就讀救恩學校信主而進入教會。」姚牧師說,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宣教,鄰里一家親,更能樂在其中。早年救恩堂社區服事規模大,但從中期之後調整方向「從外圍換到集中服事」,例如較多的家庭探訪、開設「救恩服務社」,更加重視會友的靈性成長。

 

用教育塑造生命,贏得一家人的靈魂

為回應社區學童的教育需求,救恩堂在1946年成立救恩學校(小學部及幼稚園部),4年後再開辦救恩書院(中學部),學生在校歸信主後,校友也變成救恩堂的會友。教會辦學校,學生接觸福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老師的愛心教導,而姚牧師更大的期待是,「學校透過舉辦家長班,關心家長需要,教導如何維繫更良好的家庭關係,讓家長與學生一同在學校裡信主,一家人一起來救恩堂聚會。」

屬一級歷史建築的「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位於香港西營盤高街97號A。(攝影/記者鄧敏如)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