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你是「正義魔人」嗎?(圖/Shutterstock)

你是正義使者,還是「正義魔人」?

2019年3月13日於中原大學,舉辦第一屆華人基督教教育神學論壇與實務研討,由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老師洪詠茹、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攝影/記者林葶熙)
 

第一屆華人基督教教育神學論壇與實務研討,以「讓青年人到我這裡來」為主題,邀請多位牧長談論。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老師洪詠茹分享「教會扮演正義魔人?」,探討現代社會現象,基督徒該如何做正義使者。

 

每個人在小時都有一個英雄夢,期待自己像電視上的超人拯救世界、為社會帶來益處。然而,成為基督徒亦有這樣的想法,渴望為主燃燒、成為上帝所使用的器皿,影響社會與世代的人。早先在20世紀後期,有一詞為社會正義戰士(Society Justice Warrior),意指投身於社會運動、人類幸福、民權等人,大約到了2011年,意義轉變為負面詞,形容參與虛偽社會正義的人,其目的為提高個人聲譽,在台灣則稱這類人為「正義魔人」。

 

「為什麼正義使者是光明形象,後來變成魔人附身的狀態?」她說到,有些人因出於正義使者的想像,卻陷入魔人附身的亂象。這些人總是喜歡站在正義、公義一方,教訓、指責他人,在教會也常會見此狀態,人帶著聖潔的外在,內心卻是自以為義,假借真理之名而犧牲他人。

 

以社會常發生爭議的事件「博愛座」為例,究竟讓位是義務還是美德?許多新聞讓人以為看到真相,實際上只是真相的一部份。洪詠如表示,「正義魔人對真相瞭解不完全,自以為是正義的事,加以評論。有些人會基於善心,但實際行動卻沒有力量、也沒辦法伸張正義,反倒魔人上身。」

 

網路時代加速了正義魔人現象的擴展,網民可以藏匿在電腦、手機之後,任意發言、批評、發洩自身情緒,甚至引起網路公審,這也就是網路群聚帶來的效應。她指出,同溫層群聚關係效應使事件傳遞更快,這也是弱勢網民的逆襲,或許這個行為起先是出於善意,但也可能因此變為網路霸凌。

 

如何成為正義使者?

 

現今時代,網路資訊不完整,人常因對事件沒有深度理解,缺乏批判、理性思考,反倒加入過多個人意識。她也提醒,要避免太快下決定。「教會有時也是『暴走教會』,有時在教會裡散播的事也是個人主觀的事。該如何避免,要變得更全面,收集不同資訊,進入理解階段,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後真相世代的溝通方式可見3種人:倡議者、誤導者、誤傳者。他們的溝通模式不僅具強烈情感,更加上主觀信念與陳述。誤導者故意扭曲事實,但他不一定要說謊,只要有技巧的隱藏部份真相就能誤導人。但也可能是出於善意,避免風向而保留部分真相。在媒體社交時代,許多時候更面臨道德考驗,就如博愛座讓位問題。反觀教會,我們需要思考教會定位為何?扮演何種角色?生命塑造需要精心雕刻,需要找到更好的溝通方式,願意靜心聆聽對方。

 

約翰福音8章提到,眾人要以石刑定罪一位行淫的婦人,問耶穌該如何處置。洪詠如以此故事舉例,分享耶穌是如何溝通及其方式。當時代審判行淫犯罪需要男女雙方都在場,但卻只有女人在場,而羅馬政府並無給予猶太人判死的權力。按照摩西律法,犯姦淫罪需被致死。不論耶穌選哪一方都有方式,都會被人抓著把柄。

 

耶穌卻說到:你們當中誰沒有罪,誰就先用石頭砸她吧!(約翰福音8:7)這問題激發人的內心對話,耶穌是完美的正義使者,祂指出罪惡,也讓眾人承認自己的罪。最後祂回到婦人面前,釋放她, 更提醒她要離棄罪,活在真理中。

 

這是一個整全的溝通方式,也是完全真相的教導。洪詠茹鼓勵大家,反思我們教會扮演的角色,要再多付出心力,拼湊真相使其更加完整,真正落實行公義、好憐憫、有真理的生活。「真相通常是複雜的,很多不同角度,需要全面、完整的敘述,而且有各種平衡觀點,避免用主意識或情感誤導人達到自身要達到的目的。」

 

分享
意見反應